APP下载

“爱”在花季——内地新疆班女生青春期自我形象辅导手记

2015-03-01孙志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失败者异性辅导

孙志艳

(苏州新区一中高中部 江苏苏州 215000)

“爱”在花季——内地新疆班女生青春期自我形象辅导手记

孙志艳

(苏州新区一中高中部 江苏苏州 215000)

本文是一例真实的心理辅导手记。其来访者身份特殊,既是作为千万青春期开始对感情懵懂困惑的一个普通女生,又是一个深受其家庭影响的女孩,还是离家万里来苏州求学孤立无助的孩子。本文中记叙了运用心理学面质,信念改变,NLP等技术对其进行的一次辅导,从跟踪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失败感” “自我评价” “青春期”

眼前见到的这个孩子,是在学校被发现其在宿舍有情绪激动,想法偏激等异常表现被要求关注。和她见到的时候,班主任正在细心的和她交谈,观察所见,衣着自然,朴素,有正常的自知力,表达能力尚可。但是她坐着的姿态很不自然的扭紧,且手里不停把玩着2支笔,情绪有些激动,身体轻微的颤抖,说话中始终低头,思维有些混乱,且不停提及自己是个“很失败的人”,初步判断该女生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在青春期对自我形象不满意而产生的自我攻击。

暂且称她小A吧,已经高三的她正经历着青春期女孩子的“怀春之苦”,她说之前发现有个男生很喜欢看她,关注她,她害怕那目光(不过我也看的出她也暗自欢喜),非常不安,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她向男孩子写了纸条“请放弃吧“,而那个男同学并没有直接正面的回应,还是会微笑着看她,慢慢的让她从他的眼睛里读出幸福的味道,于是写信表白,但是男生予以拒绝,这个时候她发现她对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好像看到他才能安心,才会安全,常产生亲近他的愿望,甚至要求和这个男生坐一起。在叙述中,看得出她很焦灼也很迷茫,她在不停的述说她的“失败”,甚至留下了眼泪。她悔恨自己的“不知羞耻”,她恨自己临高考50多天还是不够努力,为这些事情而分心,她也隐约流露出对那位男同学的莫名情感的疑问。

其叙述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她的“失败者”的感觉,这份感觉如此强烈的在吞噬着她,如此之深的挫折感,我猜想并不只是这件事情所引发的。有不少心理学理论已经证实,人在青春期后,很多在童年期建立的“亲密关系”都会折射到和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也就是说,很多感受想法的出现仅仅是自我在小时候建立的“自我评价”被现实事件击发了。顺着这个思路,我开始引导她:

一、觉察被贴着的“失败者”标签

“小A,你能告诉我,回忆一下,在你的成长中,有人经常说你是个失败者吗?”

问题问完,我看见她很无奈的笑了一下,“我的哥哥姐姐们都这么说我,他们一直很优秀,他们觉得我很笨,从小就说我反应迟钝,考初中和内高的时候他们就说我肯定不会考上,”说着她流下了眼泪(可以想象,一个从小就被贴上“笨蛋”“失败者”的标签的孩子心里该是积压了多少负面的情绪)

“小A,我知道这么多年,你都带着别人给你的这个标签艰难的成长,但是你非常努力,从考上初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就能看出,你很想摆脱这个标签,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可以反击的成绩,找到一些自信,让你可以忘记那个标签,可是眼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似乎又唤起了你的失败感,是吗?”

“也许吧,我哪里都不好”女生略带迟疑的说。

“那么你觉得,也许你无意识的在印证别人对你的评价,并且认定自己是个失败的人,不重要的人,可能吗?那么你愿意和我说说看,现在你有哪些证据说明你的失败吗”(引导其理性思考失败感得来源,)

二、“爱”在花季

“老师听你说自己是个失败的人,那么你是不是每件事情处理对待上都很失败呢?“(具体分解其大而统的自我否定,让其知道自己的不合理观念”)

“那也不是”

“那么,你能举2个例子和我说说你成功的经历呢?”

“考上内高班,还有我有几个好朋友”

“那么,也就说你并不是完全失败的人,但是最近有几件事情可能让你觉得自己有些不完美,是吗?”(有强烈失败感的人,往往对自我要求比较高,对自我形象的维持过分在意,所以淡化失败这个词)

“那么你能和我说说,有哪些事情上你处理的让自己不满意呢”(继续弱化失败的概念)“首先,作为女性,我觉得我没有了自尊,我主动给他写信,他都没有主动和我表白什么或者说什么”(有些激动,流泪)还有,我现在分心了,学习状态也不好,我不该这样子。(语气激动,手颤抖的很厉害)

注意到她身体的反应,我拍了拍她,让她放松,示意她闭上眼睛,跟随我做几个深呼吸做放松,然后开始和她讨论她的“理由”。

“小A,你觉得你主动向他表达你的情感是很丢脸的事情,是吗? 这并没有所谓”不知羞耻“的问题。悄悄告诉你,老师以前也做过这件事呢?”

听完我的自曝,她笑了,眼睛亮了一下。“

我倒是觉得和你想法不一样,我觉得你的表达对自我情感的尊重和重视,你很勇敢,能直面自己的感觉,有时候,别人的反应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也有他的考量,而他是否接受你是不是最重要的呢?

“是啊,这是我尊重自己的感觉和情感,最重要的,我说完了,起码对自己有个交代了”

“小A,你知道吗?你们现在这个年龄,对异性的这种感觉很朦胧,也很美好”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看到身上有优点的异性,去欣赏,去喜欢也是我们对整个人生美得感知,爱的感知的开始,这也是我们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这是多么值得欣喜的一件事情,你说是吗?

“刚才听你说,是他的目光吸引了你?你能说说那目光给你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幸福的,而且欣赏,肯定的。我觉得我很少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和目光,”

“所以,其实你的欣喜的感觉并不只是因为是他,而是因为这份被欣赏,被关注的感觉是吗?”

“对,从小到大就很少有人会这样”说到这里她又有些低落和无奈。

“我知道你所说的他身上确实有挺多优点和值得欣赏的地方,所以,没必要隐藏,把你的情感自然的表达出来,欣赏他就试着大方的表达出来,身边值得欣赏的同学也很多。是不是因为是男同学,所以你会敏感的把这份被欣赏的感觉和异性的恋爱关系联系起来,觉得不该这样”

“是的,我和他现在大家都有意的去绕开对方,都会觉得有点别扭,不自然”

“本来是自然的互相欣赏和喜欢,因为这样躲闪和不自然,是不是会感觉更加敏感和紧张,而变得奇怪?

“呵呵,确实是”她自己说着笑起来,明显感觉到她放松了很多。

三、别被“害怕”打倒

说到这里,她的状态已经比开始放松了很多,继续说到学习,我猜想班主任会比我更了解她的情况,于是就请班主任和她继续交谈,班主任肯定了她的努力,事实上她以为的状态会对学习有影响,但是从考试的成绩来看并没有退步,她只是画地为牢的被自己以为的结果给束缚和感到恐惧,了解到这点,小A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些轻松的表情。

最后我和她做一个比喻来说:对于已经努力了三年多的你们来说,就好似已经一幅画已经画完了,大概的样子已经定型了。所以现在只是最后的润色并不会影响最后的样子了,所以别害怕你这一时的问题会影响最后的成绩好吗?

她坚定的点了点头,看的出有如释重负的愉快感,每个人对生活和自己多一些了解,就会更快乐。

后记:

1.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被动的受到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别人的评价和态度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经常会带入到我们的成人阶段的社会关系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觉知到这点,而只是沉浸在消极作用的漩涡里,甚至无意识的迎合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尤其在青春期的迷茫阶段,情绪上的痛苦和需要会让很多孩子在心里和行为上产生偏差,所以“十八岁前我们是被动的成长,而十八岁后我们的教育者就应该提示孩子们跳脱出家庭,学会主动成长,”这该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2.据说道德感是中国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产生的对异性的好感带来的自己不纯洁或者不是好孩子道德上的批判,常常会带给一些善良的孩子心理矛盾和痛苦,而他们自己以及成人也常常忽略是人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该予以温柔的接受。

3.人最大的心理问题常常根源于“恐惧”2个字,很多时候我们被想象中的敌人战胜,消耗自己的精力,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在帮助孩子清楚了解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面质他的疑问常常能给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达到辅导的目的。

4.对于每个人来说,周围人的重要性往往不是体现在一个人的整体上,而是他身上的某一个或者2个特质迎合了我们的内心,比如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子,对男生的想接近的心情某种意义上也是其在男孩子身上满足了“有人欣赏自己”这份潜意识,同时童年的”失败者”的标签又不允许她享受这份感觉,从而产生矛盾与纠结,如果说这个女孩子本身对自己已经有足够的欣赏,她潜意识里对“被欣赏”的渴望可能就不会让她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5.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格姆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中有这麼一句名言: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而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在家庭关系中受的伤可能都会浮现出来,想填补找寄托的情感可能会走入歧途,让孩子们知道真正的真爱是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我想是青春期孩子要上的重要的一课。

猜你喜欢

失败者异性辅导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异性组
异性齿轮大赏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不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
父 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