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发展模式探析
——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方向)专业为例

2015-03-01祁志慧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职业

祁志慧 朱 丽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发展模式探析
——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方向)专业为例

祁志慧 朱 丽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极具操作性与前瞻性。本文笔者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院校等为期9个月的深入调研,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特色等发展模式进行挖掘和修正。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特色

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方向)专业为三年制大专,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方向)专业于2011年正式招生,目前该专业已招收5届学生。

自2015年1月起,至今9个月的时间,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教函〔2014〕489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调研及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工作的通知》和《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调研及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案》,体育传媒与艺术学院组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带头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到有关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等,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等就需要的人才规格、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需求等进行调研。并与全国体育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两所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方向)专业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体职院等进行联系,就以下七个方面开展调研工作: (1)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方向是。(2)相同类型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趋势。(3)本专业定位与特色。(4)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5)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6)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7)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情况等。同时对本专业两届,即2011级41名、2012级1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座谈等方式多样的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当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找出本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特色进行挖掘和修正。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培养“宽基础、高素质、专业精、适应广”的综合人才。大学一年级是学生的入门级塑性期,该阶段学生需要定位自己的自我擅长能力,此阶段安排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入门级课程如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平面设计、报刊业务。大学二年级时学生的初级成型期,该阶段学生要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提升,此阶段安排课程如新闻专题制作、平面设计、传播心理学、新媒体传播、新闻摄影、广告策划、图形制作、影视制作。大学三年级是学生的中高级成才期,该阶段学生要开始结合本专业选择社会岗位,此阶段安排课程如出版业务、纪录片制作、文学欣赏、社交礼仪、文秘基础。

课程的设置同时也分为三个架构:职业基础教育、职业专业教育、职业专长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通用能力、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职业专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求职能力。职业专长教育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个性能力发展空间,培养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以培养学生专业文化运用能力为目标。

总之,在课程建设上,注重科学性、突出职业性、重视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在教学方法上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入实训项目,以真实工作过程来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特色

通过实际教学,形成了本专业的自己的特色即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工学结合——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构建,为学生搭建平台并让学生学有所用,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

第二,体育特色——依托体育行业学校的特色,开设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体现体育方向。该课程共计开设12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有学院该体育项目领域最优秀最专业的老师或教练员予以授课。授课内容分实战技术训练和专业欣赏两部分,通过学习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了体育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三,并行教育——每学年轮换开设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课程。二到三个年级同时上课,让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素养熏陶低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的新鲜激情影响高年级学生。

总之,在教学培养上,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实施工学结合,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打牢基础,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工作情景,客座的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让学生从新手到进步的初学者到内行的行动者到熟练的专业人才向专家靠拢。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方向)专业极具操作性与前瞻性。新闻采编与专业(体育方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是,以“培养综合能力型新闻从业人员”为目标,依靠“采、写、编、制、摄”为能力教育这一主线,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做”的职业化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合理安排课程中不同性质和不同教学内容要素的各科目在纵向的排列组合结构,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兼顾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和专业素养;利用行业背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了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在教学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打下基础。

G712

A

1674-8883(2015)18-0209-01

祁志慧(1985—),女,山西忻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类。朱丽(1979—),女,云南昆明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