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件新闻价值的倍增和新闻价值的再发现
——以“西安医生手术室自拍”为例

2015-03-01张晓慧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舆论手术室

张晓慧

(南京体育学院 奥林匹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突发事件新闻价值的倍增和新闻价值的再发现
——以“西安医生手术室自拍”为例

张晓慧

(南京体育学院 奥林匹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在海量的信息传播中,一个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引起关注,本身需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如果事件持续被关注,甚至关注度倍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事件的新闻价值增大。新闻价值的增大和关注度的提升往往需要媒介和大众对事件进行重新审视。本文以“西安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为例,通过梳理事件发展,探寻新闻事件受关注的原因、导致新闻价值倍增的因素以及如何回归理性,以期为同类新闻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理性思考提供借鉴。

突发事件;新闻价值;手术室自拍

一、事件的发展轨迹

2014年12月20日,一组医生在手术室以未苏醒的患者为背景的自拍照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此事引起了公众对该院医生工作态度的颇多质疑,网上舆论更是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对涉事医生和医院的“口诛笔伐”成为舆论的主基调。

随即,涉事医院的主管部门——西安市卫生局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遵循了“一切从快”的原则,分别给予事件所涉及的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免职、记过处分、扣发奖金等处罚。

然而,这一事件并未遵循惯常的舆论演变轨迹,愤怒的声音在重罚之后并未平息,而是随着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挖掘,不同媒介环境下同类新闻事件的不同反响,事件又引起了更广泛的受众关注和舆论交锋。

此后,媒体和大众都开始反思自己应该在此类事件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媒体应该持有何种价值观,进行怎样的舆论引导,舆论也逐渐在理性地探讨中平息下来。

二、事件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一个事件之所以能够被受众关注,首先时事实本身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再者如若事实本身带有某种鲜明的立场,就更能引起人们关注了。那么,从新闻价值的要素来看,“西安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之所以引起舆论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事件发生空间上的显著性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中,显著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显著性不仅仅包含我们通常理解的人物的显著性、时间的显著性,还包含了事件发生空间的显著性,这些共同要素使得事情本身具有社会关注度。而此次事件发生空间上显著性则是这个新闻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医院这个公共空间成为人人畏惧但又承载希望的‘神秘场所’,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故事最能为不同文化语境、知识层次的观众所接受。”[1]

而本次事件恰恰又发生在医院中最神秘的、外人不能窥探的核心场所——手术室,这就使得在这一空间上发生的新闻引起大家的强烈好奇和关注。试想,如若本次“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发生医生的办公室,即使是上班时间,可能也不会成为新闻,更不会引起大众的好奇和关注,其空间上的显著性刺激了大众敏感的神经。

(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据新华社事发后的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事件发生四天之后的2014年12月23日9时,有关此事件的信息达到38109条。其中,微博35743条,占94%(其中许多媒体的官微都转发了微博),其新闻信息1801条,论坛信息260条,博客信息259条,电子报信息46条。[2]

然而,此次事件中的照片最初并未出现在大众媒介中,而是出现在微信朋友圈。而微信的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微信不同于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被所有注册用户看见,即使未被关注;而微信的传播内容停留在互为好友的各自移动终端上,信息传达限定在精确化的朋友圈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精准性。[3]然而,这组手术室自拍照被转发到微博这个更加公开的社交平台。至此信息便发生了裂变,后经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关注”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使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三)事件关系人们切身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而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中,无论是接近性还是重要性,也都强调事件本身与公众利益之间的接近性,新闻事件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成为判断新闻价值大小以及人们关注度的最主要尺度。

此事看似仅仅和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有关,其实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密切。因为医疗卫生是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领域,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医院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4]这也是此涉医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所在。

三、新闻价值倍增的原因

这一事件并未像普通的突发事件一样随着处理结果的出台而平息,而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其关注度更大,从而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次新闻事件关注度的倍增呢?

(一)对比增加新闻价值

在文学创作中,对比手法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对比可以使人们看到同类新闻的不同视角。

随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渴望之眼》被“挖出”后,舆论开始“沸腾”。《渴望之眼》的主人公是波兰的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当时他连续花了23个小时成功做完了一台心脏移植手术。照片中,这名主刀医生疲惫地坐在手术台旁,一名医护人员则在蜷缩在手术室的角落里睡着了,而病人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正躺在手术台上。

拍摄这组照片的摄影师介绍,因为他工作的这间手术室设备陈旧,已经达到使用年限,但却没有资金来维持更新,他希望能够通过这张照片记录下这一个充满着危机的时代,也使得这张照片成为经典。而同类照片的不同解读,其传播的价值观和“西安医生手术室自拍”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引发人们激烈讨论。

(二)舆论逆转和交锋增加新闻价值

随着涉事女医生声泪俱下地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当时手术的细节,以及这个充满历史感的手术室在这台手术后即将“退役”,病人和家属事后接受媒体采访的等等“新闻背后的故事”被挖掘,舆论则普遍转向对涉事医生的同情。一部分受众认为医疗主管部门处理问题“过于草率”,在没有搞清楚事情前因后果的状况下处罚“过快过重”,而社会大众普遍反映过度;而不同声音则坚持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病人尚未推出手术室,就在无菌化的手术室拍照,此行为即使不违规都是失当的,而且在未经患者许可的情况下,严重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此时的舆论通过互联网产生了新一轮的交锋,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间接增加了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三)社会背景和历史报道增加新闻价值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虽然国家采取多项措施来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并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解决。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矛盾纠纷将依然存在,而医院和医生往往成为公众发泄这种不满的出口,而医疗领域的负面新闻往往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

其次,同年8月在关于湖南湘潭产妇死亡的新闻报道中,媒体的失当,甚至是浮夸、虚假的新闻报道也严重误导了公众对事件真相的理解。产妇死亡的新闻报道成为公众对此次“西安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的纵向的历史参考,原本“用事实说话”的媒体屡屡在新闻报道中扮演者“不光彩的角色”,进行错误的价值引导,哗众取宠博眼球等,引起大众对新闻媒介的不满。

四、新闻价值的再发现

(一)重新凝聚新闻事件

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渴望之眼》之后,中国的网友开始戏谑,如果是国内媒体来解读这张照片,可能会这样来描述这张照片:家属走进手术室,发现病人全身赤裸躺在手术台上无人问津,刀口里插的管子还在向外流血,一名护士正躺在角落打盹,主刀医生不敢面对记者的镜头,把脸转向别处。对国内外同类新闻事件的对比,媒体在同期医疗事故中扮演的角色,舆论的逆转和交锋,都使得公众和主流媒体开始重新凝聚此次新闻事件。

(二)重新选择新闻价值

此时,媒体和公众都开始思考,这个事件中自己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网易相关新闻下获得点赞最多的评论指出:媒体只给群众看他想要透露的,如果“医生手术室自拍”照片的标题是“常亮7小时的手术灯熄灭,医生们不吃不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为患者保住了左腿感到欣喜,也为这个奋斗多年的手术室,留下了最后一抹身影”。新闻报道的角度如若换了,重新选择新闻价值,那么事件的走向和结局将会完全不同,而受众在媒介上看到的也将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

(三)重新提升新闻价值

这一事件最终经过舆论的发酵和理性的碰撞,慢慢平息下来。其中《人民日报》就曾针对近年来媒体的一些失当的新闻报道给出了自己的评论,评论指出,真实和善意是媒体的底线,失去真实性的新闻即使再新鲜也名不符实,失去善意的媒体即使有再多关注也有负社会瞭望者之名。做真实而有善意的新闻,与媒体重视社会效益、增强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近年来,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媒体在新闻价值的选择上屡屡缺乏善意的倾向性报道,都会引起公众哗然,之后又令人深思。

媒体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被大家认同,是因为当记者和编辑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如果和受众一致,就很容易产生共鸣。而新闻价值的体系不仅仅包含新闻的信息价值,还包含新闻的道德价值,如果说新闻的信息价值在于真,那么新闻的道德价值在于善。

[1] 别君红.透视国产医疗剧[J].青年记者,2015(2下).

[2] 高如,王禹涵.理性回归:网络舆情演变路径及媒体应对[J].青年记者,2015(6下).

[3] 郑怡文,白云晖.微信的传播生态审视[J].前沿,2013(16).

[4] 魏文,李亚军.医疗新闻报道实践中错位现象时间探析[J].新闻知识,2010(6).

G210

A

1674-8883(2015)18-0190-01

张晓慧,女,硕士,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闻学,大众传媒与社会。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舆论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