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点思考与实践
2015-03-01李红梅
李红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哈达阳中心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891)
转变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点思考与实践
李红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哈达阳中心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891)
多年的教学工作,我们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同时也养成了凭借“老底”而“以不变应万变”的经验主义教学习惯。于是继续着“百家讲坛”教授学者式的教学,自以为洋洋洒洒,面面俱到,不辱使命。可当教改春风吹满地,不学习难免落后。在专家讲座、外出听教改课等活动的洗礼下,我真正感受到了课改思想的先进,看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高效。
转变 初中语文教学理念 思考 实践料渠道有限;难以选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组长;汇报发言怯场,语言表达不够流畅 ……
转变教学理念的确很难,但很有价值。渐渐的,学生能够分工搜集资料,资源共享,能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锻炼中准确表达见解。我在欣慰之余不免内疚——老师的不相信、不放手,孩子们的潜能被压抑了。我们的努力有了成果,我校第一节转变教学理念研讨课任务由我们班承担。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很兴奋,我们选择了综合性学习课《走进小说天地》,并为之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后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1.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分组,布置任务。
教学内容是《走进小说天地》,学生分为四小组:古典名著组,外国小说组,现当代小说组,新锐网络小说组。在每个小组,由组长再做具体分工。他们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人人参与人人精彩。尽管条件有限,难得的是课外知识的整理有条不紊。
2.分组汇报,认真倾听,积极点评。
在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听得认真,从多方面予以点评,而且字字用心、句句到位。
3.敢于发问质疑,热烈讨论,开阔视野。
比如这节课在活动中出现了思维碰撞。竟然纠缠于四大家族是“贾王史薛”还是“贾史王薛”这样一个问题。她们唇枪舌剑争论不休陷入僵局,都把目光投向我。他们习惯于把老师当做公正的法官,于是布置成了课下读书作业,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急于课下再PK。
再比如“新锐网络小说组”的有同学力挺《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遭到大面积抨击。他们各有自己的见解主张,不妥协、亦不盲从。在这些或深奥或片面甚或幼稚可爱的碰撞中,孩子们被激发了学习热情,开阔了视野。
4.教师参与引导,共同学习,师生相长。
在教学活动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为他们欣喜;也深深感受到,转变教学理念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学生却可能把生成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抛出来,考验着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机智。老师走下讲台的同时,几乎等于走下教育的“神坛”,我们不再是能够主宰学生求知领域的“神”,心安理得地接受崇拜和信仰,我们只是和他们共同进步,相携相长的“人”
5.教学无止境,课内课外,迁移延伸。
课堂活动中的热情延续到了课下作业中。在“想象写作”环节,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续写。其实续文练习,以前也进行过,可因缺乏指导,学生续写没有积极性,敷衍了事,远不及这次深入、精彩。以前批作文是苦差,这次却让我惊喜连连。一样的学生,一样形式的作业,差距真是不小!从学习新理念、思考新理念到尝试用语文新课改理念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来上课,这一过程似是教育工作的一次涅槃,感慨良多。
我深切感受到,转变教学理念不能浅尝辄止,现成的经验与模式也绝不能用来机械套用。
那天有幸聆听了新课改理念示范课《初三诗词专项复习》一课,感觉耳目一新、获益良多,大受触动。
一、教学内容丰富
本课为复习课,选取了六首诗词。体裁上有诗、有词;题材上有送别诗、写景诗、抒情诗。均为诗歌代表作,一斑知全豹,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
二、教学理念创新
1.大胆放手,相信学生。
对以往“填鸭式”教学进行了颠覆性的革命。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获得了彻底解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观摩过程中,老师很少发言,基本都是学生主持、发言、评价、总结。没有想到学生能做得那么好,满腹诗书、声请并茂、配合默契、自信大方、能力超群!教师的角色意识创新了,“解放思想,理念更新”在课堂上得以彰显。
2.搜集资料,合作学习。
除了课内复习内容,本课的最大亮点就是激活发散思维,发挥课堂辐射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修养,深入理解感受,或自主、或合作,还能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把它们展示出来。他们之所以能够感情充沛、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皆因先入己心!
学生分组展示、板演、练习、合作、讨论、筛选,按顺序,把时间、空间、机会最大程度地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合作者融入学生中间,对他们的合作指导清楚及时。
3.读写结合、重视反馈。
写自己的感悟,内涵深刻。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写法上的;既有客观评议,也有主观对照,体现了对话意识。学生表达流畅、旁征博引,有独立见地,难能可贵。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我感觉到了教学内容已被完全吃透,而且远远超出了预期。通过反馈,有效检验了学习成果。听、说、读、写相得益彰,不再割裂,有机结合、浑然天成。
三、教学原理科学
教师始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要求,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师遵循情景原则,创设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成为引导者、参与者,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前后连贯、明白晓畅。以学生活动为主,恰当组织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渗透于每个环节,润物无声。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和学生认知规律。
课堂是不完美的艺术,须执教者在正确的理念指引下,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评价方式等等,可即便备得很充分,也依然存在预设和生成之间的不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见解、想表达的学生!
于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到的东西,精心设计了学案,分了组,撤了讲台,备了黑板,打破常规。经过预习指导,一切就绪。可还是不放心:孩子们一贯有我牵着,离了拐棍不会有什么差池吧?果然,我们的改革,没能一蹴而就,遇到了很多难题:搜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