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爱心 润物无声——浅谈后进生转化的艺术
2015-03-01刘琳
刘 琳
(广安实验学校 四川广安 638000)
胸怀爱心 润物无声——浅谈后进生转化的艺术
刘 琳
(广安实验学校 四川广安 638000)
“后进学生”,又叫问题学生,称呼他们为差生是有失公允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应尽职责;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关爱后进生才能做好转化工作;在转化工作中,善于换位思考,才能找到转化后进生的最佳方法,从而让教育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后进生 转化 爱心
一、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应尽职责
曾经有教师这样总结: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算不得真正的做过教育工作。在这里,我补充一点:不重视转化后进生的班主任,同样算不上真正的教育者。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难免会有差异的,如果只在意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那就是教育工作的失职了。事实上,转化后进生已经成为每个班主任都不能回避的工作。
所谓“后进学生”,又叫问题学生,以前被习惯性地称差生,意思是这些学生思想上不求上进,思想品德水平较低,行为习惯较差,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不好,缺点、问题较多。其实,这样的称呼是有失公允的,是对他们的歧视。后进生,只是暂时陷入思想困惑或者学习困难的学生,并非天生的顽劣与愚笨。这个称呼的差别,可以反映出教育者是否真正做到了人内心深处关爱学生。
虽然后进学生在班上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其活动能量大,稍有不慎,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要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明、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就必须多关心帮助后进生,并作好转化工作。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谈我的一点作法。
二、用爱心让后进学生亲近老师后拾信心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对于后进生,更要爱,并且还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班里的一名男生唐源曾经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他是四年级转来的。因家庭特殊原因,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担心他没有得到母爱所以对他特别娇惯,百依百顺,长大后,就特不听话,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上课迟到,不做作业,上课说怪话、惹同学笑,还骂老师,把有的科任老师气得哭,各门功课都不好,行为习惯也非常差。有时还在校外偷自行车,经常有人向我告状,他是班上有名的坏学生,真让我头痛。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冷处理”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他不闻不问。时间长了,也没老师督促他学习了,同学们也疏远了,他渐渐的孤立起来了,自己反到觉得不自在,想学又有一点不好意思。然后我看准时机,给他分配一些小任务,我又给予适当的表扬,慢慢地他找回了信心。我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学校开展帮扶贫困学生活动中,我根据他家的实际,虽然他家比较贫困但不算班上最贫困的,但我却破例将指标给了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真正的爱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有好转的迹象:学习兴趣浓了、纪律也好了许多,再也没去偷东西了,有时还主动问问题。
三、用换位思考找到转化后进生的最佳方法
在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我们也要换位思考,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随时随地以同学生“心理”思考,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班上有位同学名叫李江林,父母都在从事个体经营,平常家庭教育顾不上,这个孩子简直成了班里的捣蛋鬼。我找他谈话,道理说了一千遍,全成了耳边风。听到任课老师反映他调皮的情况,一气之下命令他写检讨、写保证书,这一招虽然奏效,但好不了三天。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得不静心深省。
一天下午,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并让他坐下来。我接着和颜悦色得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一直解决不了,我想请你帮我出出主意。”边说我边用真诚的目光盯着他,老师的信任使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紧接着,我让他对当前班级和卫生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征求改进管理班级的意见,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给他委以重任,担任班上劳动委员,充分激发其责任感。果然,“调皮鬼”不在调皮,班级情况明显好转。
我曾经路途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学习基础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还经常骚扰其他同学。我刚来到班级的时候,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教室靠窗的第一排,而且各其他同学左右后后面都保持着至少一米的距离。我看他孤零零地坐在那里,感到好奇,就问其他同学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老师,他不听课,还喜欢恶作剧,影响别人学习,所以原来的班主任就为他安排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我听了有些不以为然,将心比心,如果自己也遭遇这样的孤立,心里会好受吗?如果心里有情绪,是不是会故意和大家作对?长期处于这样的心态下,成绩能不差吗?性格能不古怪吗?
于是,我先和班上一个比较懂事的孩子——李伟商量,告诉李伟说,我们不能再孤立了这位同学了,而应该接近这位同学,让他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集体的关爱。李伟最终主动愿意和那位同学同桌,同时,让他们的课桌也与大家恢复了正常的距离。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位同学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变得遵守纪律、团结同学了。他经常对同学们说:“谢谢老师,是他为我着想,让我不再自暴自弃……”
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