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文言文情趣教学
2015-03-01方世梅
□方世梅
(作者系安徽师大文学院12级教育硕士 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教师)
如何实现文言文的情趣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好“读”这个基本点
熟读、背诵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诵读法”,诵读与朗读的区别在于,朗读多是读给别人听的,而诵读是为了自己学习,是为了通过读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诵读绝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读,而应该是有教师引导的读。但“读”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读过之后还要背诵,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讲究提问艺术,于有疑处见情趣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与修养,而问题设计得是否巧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俗问浅问,学生就会不屑;直问、呆问,学生就会慵懒。设计得巧妙,不光对于理解课文有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答后令人印象深刻。譬如,《愚公移山》中有“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一句,为了增强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有的老师常常会提诸如“什么叫‘遗男’”,“什么叫‘孀妻’”,“‘始龀’是什么意思”一类的问题,但钱梦龙老师却问得相当别致,有效引导学生在稍加思索之后获得深入的理解。
三、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文言文的内容看似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相对现当代文学作品来说更难以理解,但它终归是生活的反映,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藕断丝连的因素,让它与现实生活挂起钩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趣就会大大增加。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做到 “知人论世”、“设身处地”,了解作者的身世、性格,与作者交流、对话。另外,文言文教学要直接与现实生活挂钩,在服从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根据课文的内容有机地插入一些新信息,启发他们深思。只要联系紧密,天衣无缝,哪怕是一两句话,学生也会情绪激昂,感奋起来。
比如,教《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述对学生就很有教育意义,教师只要点一下,学生就自然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
四、将文言文学习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文言文教学,对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无疑是主要目标,但又不是学习目标的全部,培养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借鉴写作方法,也是应有的内容。所以,教学文言文,不能停留在落实字词句上,而应在掌握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研讨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如在《阿房宫赋》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赋”这一古代文体“铺采摛文,体物言志”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写作训练。“写”的操作方式多样化,可以仿写,可以扩写,可以改写……“如按照‘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的句式仿写,续写:‘莺声燕语,宫女娇也;凄凄如雨,容颜老也……’依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一句,对宫女的心理展开扩写,学生可以结合读过的‘宫怨’诗词,对宫女的心理、命运作一番想象、揣测和探讨,改写成诗句:‘阿房楼阁堆如山,如花宫女立门前。夜夜宫车辘辘去,绿云成霜三十年……’可以改写成对联,可以改写成散文。还可以搜集资料,写一篇介绍阿房宫的说明文。”
[1]李晨、郑晓龙:《阿房宫赋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5)。
[2]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