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俗文化 丰富文章底蕴
2015-03-01何芬
□何芬
民俗文化是与他人交流、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民俗事实上构成了人的基本生活和群体的基本文化,任何人、任何群体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充分的民俗。有生活的地方就有丰富的民俗”[1]。因此,写作者要表现人的生活、表现生活中具体的人,有必要关注民俗、关注民俗文化。中学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应重视开掘和利用民俗和民俗文化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
一、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民俗文化作为“民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2],涵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历代名家汲取民俗文化营养,创作出一大批流芳百世的文学名作。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民俗文化、丰富写作素材,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路径之一。
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因集聚丰富的民俗文化,而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巨作。翻开《红楼梦》,民俗风情扑面而来:出自《淮南子·览冥训》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木石前盟”的传说、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操办秦可卿的丧葬事、贾元春的省亲等章节,我们都能窥见曹雪芹所处时代、所处阶层的民风民俗。比如“抓周(阄)”,俗称“试儿”,即在婴儿满周岁或百日时,家人在其面前陈列刀剪、彩线、玩具、弓箭、砚墨、算盘等物品,任其抓取,以示未来的志向和前途。贾宝玉,身为封建宗法家庭的正统继承人,在周岁时也举行了“抓周”。众目睽睽之下,它物不取,偏抓“脂粉钗环”,惹得其父龙颜大怒,独叹“将来不过酒色之徒!”《红楼梦》中有许多婚嫁丧葬的情节,“宝钗出闺成大礼”中对“金玉”结缘婚俗场景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清代江南的结婚风俗。再如,秦可卿死后的丧礼中,有敲云板报丧、停灵、守孝、吊唁、择寿木、捐龙禁尉、诵经、出殡、沿路吊奠等细致的民俗描写。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一部独步古今的名著,与其民俗描写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描摹之细,是密不可分的。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优秀文学作品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是 “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3]因为作为历史积淀的产物——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经济生活、心理特点的综合折光反映。当作家将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民俗现象融入文学作品时,民俗的古朴性和时代性也就直接加强了作品生动的时代感和历史的亲切感。运用民俗进行文学创作不但可以增强作品本身的凝重感,还可以为发展和繁荣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做出重要的贡献。这方面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愧为一部值得借鉴的典范之作。
鲁迅的《祝福》主题深刻、多样,这与作者将丰富的民俗描写融于作品息息相关。初到鲁四老爷家的祥林嫂,头上扎的“白头绳”是我国民间死了当家人标志的一种风俗。当祥林嫂因失去丈夫又死了儿子再到鲁家帮工时,在准备民间一项重要活动——民间称之为“过小年”即“谢年”时,身为“罪人”的祥林嫂虽倾其所有捐了门槛“赎了罪”,但在四婶“你放着罢,祥林嫂”的一声断喝中,身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所有希望化为泡影,随风飘逝。除此,“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祝福”民俗在文章的首尾都有出现,它显示着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的民俗描写不仅增强了作品内容的丰富性,而且强化了文章主旨的深刻性。
总之,不论是鸿篇巨制《红楼梦》,还是短小精深的《祝福》,无不注重对民俗的描写。有的将民俗作为整个故事的一种背景或一种烘托,有的则作为情节线索揉进作品的整个艺术构思之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自觉地加以学习借鉴,在自己的文章中写点民俗,让文章更有底蕴。
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积累素材
现在的中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课余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而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定的家庭传统,这些家庭传统往往与一定的民俗文化有关。比如,家中的晚辈会在长辈整数倍生日时为其做寿,这就是人伦礼仪和孝文化;行走在街巷里弄常会碰到泼洒在地的中药渣,这是病人家属希望病魔通过药渣让过路人带走的习俗;每年除夕夜,南方家庭一般会吃有“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的元宵和谐音为“年年高”的年糕……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出了不一样的家庭生活,相信这也能成为学生撰写作文的素材。
各类节假日是学生感受民俗文化重要的时机。各种节日文化充满了民俗特色。比如清明节是我国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人们这天会到亲人的墓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冬至,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一个节日,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还有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这些节日活动,不仅是人们平凡日常生活的点缀,也寄寓了丰富的意蕴。学生在参与节日活动的同时,可以积累最生动的第一手写作素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旅游中不同的见闻也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取材的重要途径。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摔跤、赛马,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银制作……多彩的生活,孕育着具有广阔外延和深刻内涵的民俗文化,这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生活世界和写作素材。
有了写作素材,学生还需要运用言语将其连缀成篇。文章的语言尚雅忌俗,但名家的文章常会在雅语为主的语言中缀入信手拈来的俗语、口语,使文章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别有风味。如鲁迅的《古书与白话》中有“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脚色,……愈善于摆臭架子。”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中“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这些扎根于本国土壤、吸收着本土养料和气息的语言民俗,既能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也能在广泛吸收各类新兴语言的同时,保持内在的本土特色和隽永之美。
综上所述,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可以起到充实写作内容、丰富言语表达、提升文章底蕴等作用。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不可小觑!
[1]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页。
[3]郭豫适:《红楼梦问题评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