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初探
2015-03-01程子杰
程子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动手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方面的热门话题,在目前高考改革形势之下,教育改革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的前提下,重新反思这个问题十分必要。本文是在笔者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的一个初步思考,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教。
一、动手能力的特征
关于动手能力,一般的意思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是以手为中心,用手进行操作的能力。成语“心灵手巧”,就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大多表现在手上。所以,在一个阶段的汉语言的概念里,动手能力就是和理论知识相分立,是两个对立面,或者简称为知识与能力合二为一,就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我国的教育长时期倡行“双基”理论,即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就是以动手能力为中心的操作能力。但是,把理论与能力对比,这种说法的真正含义值得商榷。
行为与能力方面的研究理论较为成熟的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在其著作《行为主义讲演录》里有几个基本观点:
其一,行为即“能观察到的行为,也就是人的所言和所为”,“说话就是在做,也就是做行为”。[1](P5)其二,“任何伸手拿一个物体这样的动作,都会实际地导致体内每一块肌肉的调适,包括内脏部分。换言之,所有动作的精确执行,都包括全身各部分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所指的总反应和熟练综合。肩部、胳膊、肘部、手腕、手指、躯干、腿、脚的动作,甚至还有呼吸、循环等,所有这些动作都按照一定的次序出现”,“通过确立伸手和操作这些早期的基本习惯,婴儿开始了对世界的驾驭。从用黏土捏玩具到锻造钢铁,从在溪流上架设简易的木桥到在大海上架设钢筋混凝土大桥,从搭建简陋的茅草泥土房到建造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楼,这些步骤虽然十分庞杂但表明了动手的习惯在发展。”[1](P170~171)其三,“如果情况足够紧迫的话,60岁、70岁,甚至80岁的人也能学习”,“绝大多数的人30岁以后就不学习了,但这没有任何理由”;“在掌握了肢体动作然后搁置一边,一定时期内弃用或不练习,习惯的效率会有一些降低,但一般不会全部丧失”,“在相应但长期弃用周期内,我们绝大多数但肢体习惯却会很少丧失,例如游泳、拳击、射击、溜冰、跳舞、打高尔夫球等。”[1]((P178,P186)其四,“语言是作为物体的替代在发挥功能作用的”,“语言替代使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在引起社会协作方面,节省时间上会提高能力”,“学习有声语言所形成的肌肉习惯,是形成内在语言(思维)的原因”,“耸肩或任何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逐步替代了语言,很快,任何身体反应也将变成了语言的替代”,“根据这种替代理论,人的大脑在从事着被称为中央处理器的二者择一和多者择优过程中,有时因神经脉冲过于微弱而无法通过运动神经到达肌肉,以至在肌肉和腺体中没有产生反应。”[1](P196,P202)其五,“无论何时出现,语言的过程永远是技能动作的实际操作部分”,“每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应都要涉及肢体、语言和内脏机制。在获得语言技能方面,训练或组织机能最活跃的身体部分是嘴巴、颈部、喉咙和胸腔;在获得肌肉技能方面,最活跃的部分是躯干、腿、胳膊、手和手指;在获得情感技能方面,内脏部分最活跃。”[1](P217,P220)其六,“人格是能够通过对实际 行为进行长时间有效观察所发现的各种行为的总和”,“只有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和复杂环境下的工作与娱乐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我们才能持续得到有关工作习惯(整洁、一丝不苟、胜任短期超负荷等)、道德习惯(诚实、忠诚、过度自由等)和情感习惯(脾气、敏感性、排斥性、羞怯、显摆、自卑等)数据。”[1](P234,P249~250)
我们现在对华生的这些观点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其一,行为主义者认为只有行为才能作为观察的对象,这是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行为主义的行为范围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行为范围也包括语言,即“所言与所为”,这就比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行为范围大多了。语言是作为一种和肢体机能相关的技能,一种和肌体机能类似的技能。从功能角度来看,语言这个技能的功用主要在于沟通和交流,在于表达个体的思想和观点,但是,要是从行为主体角度来说,语言就是一种行为,一种和肌体机能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内容一样的行为。
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文化棘轮效应”的观点。“文化棘轮效应”指人类的思想代代相传,每个人汲取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再加入自己的改造与创造,不停积累,不停进步。“2012年3月,伦敦生理学会的灵长类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Lewis Dean)在《科学》杂志撰文,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黑猩猩和僧帽猴却没有”,“由于拥有社交机能和认知能力,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这是文化棘轮效应的先决条件。”伦敦大学学院的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Mark Thomas)认为,相比小型、隔绝的团体,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的人,越有可能学到新发明,“这不取决于你有多聪明,”托马斯认为,“而在于你是否能与别人良好沟通。”[2]所以,说话也是一种行为,语言也是一种行为,现在科学界和心理学界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了。
其二,这是行为主义者对动手能力较为全面和科学的阐释。这里虽然没有“动手能力”这个词语,但是各个动作的描述、动手习惯的阐述、行为模式的归纳,已经比较完整地界定了动手能力的范围和基本特征,即从动作到动作系统再到动作习惯(即肢体到肢体系统再到人体)。
其三,解释了动作习惯与肢体习惯的连接,而且可以保持下去(即文中所说的记忆)。其实,这是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对动手能力的另外一个角度的诠释,即学习与动手能力。我们一般认为人到老年就没有所谓的动手能力,或者动手能力在下降、减退,实际上只是老年人自己本身不学习不努力不练习,而不是肢体的僵硬与蜕化。这在某种程度上驳斥了所谓的动手能力就是肢体能力的错误观点。那种错误的观点也就是极其片面狭隘的界定动手能力的范围,把动手能力与肢体能力直接划等号。而事实上,这里的“手”已经不是“肢体”这么简单的含义了,这里的“手”已经含有“行为”等方面的意义了。
其四,在解释语言的替代作用的时候,即有声语言是替代肢体动作,同样,无声语言(动作)就是替代有声语言,这个相互替代作用实际上是在进一步阐述语言是行为范畴的基本观点。
其五,说明语言与思维涉及到相关的肢体、内脏等心理机制,这其中的涵义是语言与思维,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范畴。反过来说,也能够通过这种对肢体、内脏等等心理机制的刺激和练习,来影响人们的语言与思维。华生说过一句名言:“给我十来个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让他们成长,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甚至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具有什么样的天才、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 什么。”[3](P335)这说明,行为方式、语言、思维方式是一些密切相关的范畴,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
其六,人格也表现为行为。通过人格和行为的联系,其实动手能力也是人格的表现。人格也可以通过动手能力表现出来,现在心理学特别是人格心理学,基本已经证实这一点。
综合以上的分析,动手能力的范围应该包括语言,语言与思维又有所关联;甚至,动手能力也和人格紧密相关。这才是动手能力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中国哲学有“知”和“行”两个基本概念。历史上有“知行合一”、“知难于行”、“行难于知”、“知先行后”等各种说法。但是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他认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是,“心的功能是思考”,“耳朵和眼睛的功能是不思考,就被其他物体所遮蔽,耳朵和眼睛都是直接和物体相接触来发挥其功能的。心的功能就是思考,思考就有收获,不思考就没有什么收获。)[4](P246~247)孟子这里说的是“思”。表面上是指出耳朵眼睛与心的功能不同,实际上是指出间接的思考和实际的实物相接触的区别,也就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出了“思”与“行”的区别,比较接近行为主义动手能力的含义了。所以,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思想概念中,动手能力相当于“行”,并不是肢体能力。
二、心智模式与动手能力
《孙子·计篇》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军队中的将领,要有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格这5个基本素质。古代汉语里,很多时候“智”和“知”是相通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但是这里,“智”和“知”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智”是智慧,“知”则是其他的意思。知识非智慧。
智慧是心智模式,是真正的智力涵义,心理学上常讲的智商,就是测试智力指数,心智模式的指数,就是想把智力和心智模式进行一个量化。但量化的前提要质化,确定智力的基本特征及其范畴,即我们至少要列出智力的内在因子的内涵,然后才能对内在因子进行量化,这样才能对智力进行测试、对比、应用。
斯腾伯格认为,对智力的解释有两种基本类型:外显理论和内隐理论。[5](P1~39)外显理论又分差异理论和认知理论,差异理论研究人类的个体差异,力图根据一系列主要能力,比如语言能力、推理能力等来理解智力,所以差异理论大多在理论上表现为设置的因素数目和将这些因素进行的几何排列。例如,斯皮尔曼(Spearman)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指渗透到全部智力任务的能力,各种特殊因素是指只在一项任务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没有多少心理学意义。瑟斯顿(Thurstone T.G.)提出智力包括7种“基本心理能力”:言语理解、词汇流畅性、数字、空间知觉、记忆、推理、知觉速度。
智力的认知理论是依据人类进行认知的任务操作的心理过程上去理解人类智力,有纯速度、选择速度、词汇存取速度和推理过程的速度这些时间方面的过程研究等等。
智力的内隐理论是以公众的智力概念为基础,或以公众的智力观对其加以验证。专家关于智力特征的看法就有:从正确或事实的角度出发所体现出的正确反应能力;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已经学会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或具有这样的能力;适应生活中相对于新环境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已具备的知识、一种生物学机制,在一组复杂的外在刺激的效应下,人体得以汇聚并在行为中赋予某种联合效应、抑制直觉调适的能力;人们根据想象的试误经验对抑制的直觉调适进行重新定义的能力;个体作为社会性动物将修正后的直觉调适表现为行为的意志能力;获得能力的能力;从经验中学习或获利的能力,总共有9种。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结果是,智力有三个因素,言语智力、问题解决和实践智力。
我们发现,斯腾伯格归纳出来的对智力的不同理论中,两个基本因素都是存在的,语言和操作,也就是我们发现无论是内隐理论还是外显理论,关于智力的模式里基本都有语言和操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和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相一致。斯腾伯格自己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即智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成分、经验、情境,而成分又包含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经验包含应对新异性、自动化加工,情境包含适 应、选择和塑造。[5](P312~320)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三元理论”含有“经验”,所以,照此推理,智力模式的因素至少有三个:语言、操作、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了斯腾伯格先生在这本《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著作里谈到了“行为”,“根据以下几点可以判断行为是否称得上智慧:(1)是用以适应、选择或改造环境的行为;(2)是对新任务或新情境的反应,或是行为的自动化过程;(3)是成分亚理论确定的元成分、操作成分或知识获得成分作用的结果。”[5](P312~313)这里的行为措辞,就是一般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概念,然后把这些行为叠加起来,就组合成行为模式了。这个行为模式实际上就是智慧模式了。这个模式其内部的要素有:情景、任务、操作、行为。
情景即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适应、选择和塑造情景,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也就是学会放弃和择优环境条件,塑造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改变环境因素,变不利为有利。
任务,就是具体的事情,对智力的要求来说至少需要分清任务的来源,比如一般的学习任务就可以分成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求的培优、社会要求的文体技能这些。其次是任务的数量。教师布置的作业的多少、家长的培优项目的多少、社会技能的项目等等。最后,还有任务的难度。学生就是在这些中间自觉不自觉地进行选择,有所倾斜,有所放弃,有所应付。
操作,就是处理具体事务的技能,比如动作的顺序、精力的投入等等。
因而,从心理学的智力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如果把动手能力理解为肢体的能力范围的话,是极不准确的。动手能力实际上就是人的行为能力、行为模式。按照这个理解,人的行为能力当然就是人的智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智模式。
智力理论,按照斯腾伯格的三元理论,操作成分就是实际操作(处理事情),知识获得就是学习,经验中应对新异性和自动化加工,就是通过以前的经验来提高现在(新的不同于以前的物性,即新异性)的能力的能力(不是别人外在的给予的,而是自己生长出来的,即自动化加工的含义),即要会总结,会进行延伸(新异性和自动化加工)。情境中,要求能够适应、能够进行选择,并且进行塑造环境。动手能力应该包括:“操作”(不完全是肢体动作,而是把人的行为全部化整体化)、(亲身经历之类的)“经验”的使用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选择和塑造。而且,在经验里面,“概念”(涉及到语言)和“任务”作为智力因素,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见识过的经历过的就是经验。
经历过见识过的实际上是“旧经验”,没有发展,没有延伸,人的真正智力是要思考要推理要延伸的,所以,要求在“旧经验”中产生“新观念”、“新概念”。这就是接受力和理解力(斯腾伯格所说的新异性和自动化加工)。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认为,“虽然智力活动与人体的种种联系是分布在人体的各种感觉中,但这种联系主要集中在眼、耳和手。感觉和思维之间有一种协调,大脑活动与身体的创造性活动之间也有一种交互作用。在这种相互反应中,手的作用特别重要。究竟是人手创造了大脑还是大脑创造了手,这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但手和大脑之间的联系肯定是密切的、交互作用的。”[6](P89)可能就是脑与手这种纠缠不清,紧密相关的关系,我们才习惯于用“动手能力”来代替人的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怀特海用“技术教育”来指代关于人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所以,前面所说的“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就是错误地把知识和能力相对立,相分隔。
三、关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起码也得包含三个方面的模式:第一个是行为模式,第二个是语言模式,第三个是思维模式。
1.行为模式
要是按照智力因素的范围来进行的话,首先是任务模式。任务模式就是围绕任务进行。任务模式首先确定任务的空间和时间、任务的种类,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任务不同,完成任务的模式就不同,这是有区别的。在任务模式之后,应该有操作模式,任务到底该怎么操作,怎么完成的模式,首先是动作的顺序的模式(规程);其次,就是操作的主体范围,需要多少人员,什么人员。再次,是操作的纠错模式。一旦出错怎么处理。这就是“适应”和“改造”的内涵,“适应”别人的操作模式或者以前的操作模式,“改造”别人的操作模式或以前的操作模式。
2.语言模式
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语言也是行为,语言和行为处在一个地位上,其基本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语言模式的教育,首先就是培养语言的表达模式,即以一个适当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是不是有错误,是不是容易产生误解,产生歧义。或者训练怎么以简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二是培养语言的交流模式,就是在表达的时候考虑别人是否能够接受,能够理解。表达与交流,这是语言模式的两个基本因素。
3.思维模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模式,是思考模式,是和行为模式语言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种思考,是直接和事物相关的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很多方面就是前面所说的“选择”与“改造”的含义,其中涉及到价值观方面的因素比较多。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是欧洲19—20世纪和美国的杜威齐名的思想家,他认为“在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中须有三种主要的方式,即文科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但其中的每一种课程都应该包括其他两种课程的内容”,“文科课程的教育途径是学习研究语言,即学习我们向别人转达思想时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需要掌握的技能是言语表达的技能,需要掌握的科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以及分析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关系”;“科学教育主要是一种训练观察自然现象的艺术,以及训练知识和训练对涉及一系列自然现象的法则进行演绎推理”,“在教育中泛泛地学习科学是不可能的,所能做的是学习两三门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大体上是训练这样一种艺术:运用知识生产物质产品。这种训练注重于手工技能,眼和手的协调动作,以及在控制构造过程中的的判断。”[6](P85~88)怀特海的思想在欧美影响极深,可以说,现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实行教育的。
文科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言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表达与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他人交流不同的思想观点,如果脱离这个基本目的,语言教育基本就成了无土之木,无根之树。因此,文科教育,要是没有培养学生自己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就是文科教育的缺失。结合到我们的语言教育来说,就是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了。但是,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已经不是以作文为核心的时代了。现在的语文考试,作文只占总分的40%,其余50%以上考的是“伪语文”、“伪能力”。[7]在高等教育中,专业语言的能力训练更少得可怜。一般本科除了最后的毕业论文,很多课程大都是缺乏专业写作训练的。我们的应试教育,提倡的都是死记硬背的功夫,而对于语言本身,则是思辨不够。许多专业词汇,大都是死记硬背式的强行接受,极少进行细致地分析辨别,所以理解极其粗略。
科学教育,要学会观察、学习知识、学会推理。知识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需要学会用知识进行推理,学会用知识进行观察。这里的科学教育,实际上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教育,而不是我们常说掌握知识的能力。掌握和运用,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运用知识,重点在知识客观那里,从哲学的意义来说,主体是人。我们必须发现知识的有用之处,然后我们才能去利用。知识的用处,从某种程度上是实践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们智力的一个转换,我们不能纯粹以别人不知道为荣,而是以充分使用知识为荣。就是在生活中、生产中,充分利用知识,发挥我们知识的最大潜力,也不需要全面掌控知识,而只是我们需要发现知识就行,需要发现知识的可用之处,有用之处。
技术教育,要教育学生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也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制造一个产品出来。这种技术教育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知识的突破点,真正把知识体现在一个产品上。产品的制造,可以说是工艺问题。制造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哲学上讲,就是一个现实性和可能性的问题。对教育而言,应该要求学生多练习,多操作,多进行日常的训练。可是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基本都看不到单独专门设置的操作课程或制造课程。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是把实习或者实训实操作为理论的附属课程设置,即相关的理论课程包含相应的实训内容。或者美其名曰教学做一体化,其实都是没有将学生的实际操作独立出来。德国的双元制,也就是实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这里没有所谓的理论知识掺杂进来,而是非常明显地分开,相互独立。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10000小时理论”,“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的 练 习。”[8](P42)丹 麦 心 理 学 家 埃 里 克 森 与 赫 伯特·西蒙、比尔·蔡斯等研究人员共同验证了“10年法则”,也就是,在任何领域想获得世界级的专业能力大概需要10多年时间专心致志的练习,“练习”就是要反复,不停地做。10000小时,要是按照每天3个小时,就是起码10年时间。也就是我们要训练和培养一个高技能人才,至少需要10年时间。任何技能无捷径可走,长时间的、专业的、具体的操作训练才是必须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教育核心。
儒家的经典《论语》其开头第一篇《学而》,记载了孔子说的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P1~2)(学习知识,经常操作练习,也是很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知道我,但我不生气,不就是君子的态度吗?)这实际上就是讲了学习与生活的三种情景。这就是学习的多方面的含义,学习与操作的互动性,“学习”的情景性,“学生”生活中的群体性(己与友)。
[1] [美]约翰·华生.行为主义讲演录[M].艾其来,译.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0.
[2] 普林格尔(Heather Pringle).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文化棘轮效应[N].南方周末,2013-03-21:E25.
[3] [美]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M].李斯,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4] 金良年.孟子译注·告子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 R·J·斯腾伯格.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M].余晓琳,吴国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 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N].南方周末,2013-03-14:E31.
[8] [美]丹尼尔·科伊尔.一万小时天才理论[M].张科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