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摭谈
2015-03-01吴永前
□吴永前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摭谈
□吴永前
时下中学生作文大多内容空洞,感情苍白,思想浅薄,语言粗糙。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体悟成长,感受人生,同时注重教材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丰富书面语言的表达。
教材写作资源;开发与利用;作文与生活;自由表达
写作是学生语文发展水平乃至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温儒敏先生强调指出,“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⑴。
笔者以为,学生要写好文章,实现自由表达与真实表达,须走生活作文之路。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体悟成长,感受人生,同时丰富书面语言。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写作教学内容的来源。与其挖空心思去找素材,不如深挖教材这个“聚宝盆”,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达成共鸣,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一、传授阅读方法
1.摘抄剪贴法
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事例、深刻的哲理以及格言警句等,教师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主题或题材,及时把它们摘抄下来。若是属于自己的书籍报刊,则可把全文剪下来,粘贴在专门的剪辑本上。最好在这些材料旁边,随手写下触动心弦的所思所得。倡导同学之间经常交换摘抄本,以实现资源共享。
2.批注赏析法
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中,随时对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展示自己简洁而中肯的理解与评价;或从立意选材、构思布局、方法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对那些文质兼美之作进行评价鉴赏。最好以“读书卡片”的形式予以呈现,并定期开展读书交友联谊活动,激发学习潜能,提高语文学养。
3.背诵积累法
平时对一些优美的句段,尤其是古诗文中的佳句名篇,则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反复吟咏体味,直至准确背诵。最好与“摘抄剪贴法”相结合,以巩固记忆。凡是课本规定背诵的篇章或段落,一律要求默写,且定期验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梳理文本素材
其实,平时学生害怕作文也不足为怪:一是无“米”下锅,二是无章可循,三是语言干瘪……这些都是他们下笔之前的困惑。因此,教师引领学生挖掘教材资源,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比如,我把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各单元素材依次划分为“无价亲情、成长体验、自然景观、人生感悟、科学探索、想象世界”等,逐步引导学生去欣赏、思考、体验、感悟、积累、运用。
教材较好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体验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全面发展语文素养。所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善于从教材中积累素材,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何乐而不为?
三、研习写作技巧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工于外貌描写。他能准确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或简笔勾勒,或细腻描绘,或恣意夸张,从而让人物的面貌神情跃然纸上。下面撷取《故乡》中的三个外貌描写片段,试比较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
少年闰土: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中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杨二嫂: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于少年闰土,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其描写精练传神,通常就叫做“白描”。在描摹中年闰土时,笔画细腻有序,把人物描绘得纤毫毕现,仿佛绘画中的工笔画,我们把它命名为“工笔”。而在对杨二嫂进行描绘时,作者采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笔意诙谐幽默,令人啼笑皆非,就像绘画中的漫画法,于是叫它“漫画”。
由此可见,对教材里优秀篇章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取用,自由表达。比如:《春》的景物描绘;《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人物刻画;《天上的街市》的联想与想象;《爱莲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本,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随时去关注,并激励学生学会拓展迁移,让自己的文章有“法”可依。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⑵叶老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教材写作资源固然宝贵,但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和动力。源头活水润心田。既然学生的生活单调,我们不妨创造性地构建大语文写作教学平台,引领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悟成长,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语文活动,以我口诉我情,以我手写我心,最终实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1]温儒敏:《关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对话》,《语文建设》2012(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
[责编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