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经营中的跨代际文化分析
——跨文化分析中的时间维度问题

2015-03-01

2015年39期
关键词:代际全球化跨文化

钟 冲

全球化经营中的跨代际文化分析
——跨文化分析中的时间维度问题

钟 冲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企业所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发生了改变,使得以地域差异为基础的传统跨文化分析方式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基于时间推进的文化演变。“代际文化差异”这一概念来分析时间对企业管理文化演变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差异化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中,并讨论了地域文化差异与代际文化差异在跨国企业经营活动不同阶段中的不同表现。

跨文化分析;代际文化;地域文化;文化差异

一、引言

翻开大型跨国公司的招聘信息,你一定会看到以下几条雇员要求:专业知识、流利的英语、团队合作意识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按传统跨文化管理的观点,避免企业面临跨文化差异解决方法就是在世界任何地区都雇佣这样的员工。当跨国企业进入全球化的经营阶段,这类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文化差异不再是最重大的文化威胁:通过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文化来代替当地文化,或者是通过员工培训减少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潜在冲突,跨国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来规避这类文化矛盾。然而现实是,随着跨国企业进入超国界经营阶段,其在文化差异上的最大阻力不再来源于地域文化差异,更多地来源于文化随时间演变所带来的困境。这样的文化的差异性呈现动态变化和全球合力,因其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管理和消费文化随时间的改变,称其为“代际文化差异”。

二、跨文化分析的理论回顾

跨文化分析最早产生于人类学领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类文化学家Edward T.Hall在其著作《沉默的语言》中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不同文化如何相互沟通和作用[1]。其后他提出的高语境和低语境的语言文化分析框架也成为了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跨文化管理理论[2]。Kluckhohn and Strodtbeck提出的“价值双向模型”,从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观念、做事方法和人际关系五个方面强调文化与价值观的协调[3]。而由G.Hofstede提出的文化五维度模式影响则最为广泛,他通过对IBM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可以通过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五个维度来衡量文化的差异性[4]。以上的理论都暗含两个假设前提。第一,文化差异的划分主要来源于地域间的差异;第二,文化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变化。不过,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剧,这两个假设前提都在逐渐改变。

三、跨代际文化分析

当企业进入全球化经营的阶段,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核心文化、员工培训等措施减轻,地域文化差异的消减并不意味着全球化仅有利于消除地域文化差异,它带来的另一种文化差异具体表现为新、旧管理思维的差异,因此称为“代际文化差异”;对此的研究称为“跨代际文化分析”。

1.代际文化差异

旧的跨文化管理思维以管理不同国家雇员的文化差异为中心,而新的跨文化管理思维以适应消费者对企业管理的关切为核心。例如,雇佣劳工、生产碳排放量、环境保护等原本并不是依靠“成本-利润”分析的传统企业所要考虑的,不过由于全球化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改变,跨代际文化的差异不仅存在于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中,更成为一种实质性的力量阻碍旧思维企业的全球化经营。这种随着时间推移而造成的消费文化的演变,成为全球化经营企业需要管理的“代际文化差异”。

2.跨代际文化分析

代际文化差异是全球化在文化和经济领域发展的结果,具有个性化与道德化的要求。

一方面,跨文化管理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传统的观点认为消除或减轻员工文化间的障碍和差异是跨文化管理成功与否的标志。然而,随着消费文化由传统追求产品质量到提倡产品个性化,有意寻找文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适应全球化中个人化的消费倾向。全球化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对于员工而言,充分发挥他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优势使得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在世界不同地区做的更好。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体现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认识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得到广泛认同。传统企业的核心责任在于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如今,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往往需要保障员工待遇的公平、注重工作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等,甚至形成了衡量企业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SA8000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一旦企业没有承担超出其传统职责之外的事情,消费者将通过抗议、抵制、游行、舆论压力等方式迫使企业将道德标准转化为企业内部文化。因此,如何协调传统企业生产责任和企业道德标准,需要企业管理者跨越两种管理文化进行分析。

地域文化差异挑战企业的区域性管理策略,代际文化差异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全球战略。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Samuel P.Huntington在其代表作《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世界格局主要由七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决定[5]。同样的文明使得雇员拥有相同的语言、习俗甚至是思维方式;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除了引发Huntington阐述的政治危机,也是跨国公司对不同文化区域做出不同管理决策的原因。由于代际文化差异本质上是一种时间上演进的差异而非空间地域差异,因此这种差异具有整体性和世界性的特点。例如,在北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关注拉美甚至非洲的咖啡农遭遇,使那些全球连锁企业不得不考虑在世界各地引入公平贸易咖啡。又或者是西欧的消费者,拒绝购买在大陆的另一头由童工制作的成衣等。这些现象表明,企业所遭遇的代际文化差异要求在公司的全球性策略中添加或调整内容。代际文化差异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例如地域文化的差异来源于被投资国,而代际文化差异更有可能最早出现于投资企业母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代际文化的差异;跨代际文化管理的核心是树立企业形象等。

3.代际文化差异与地域文化差异

当然,并不是所有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都会遭受严重的代际文化差异,正如地域差异的文化因素并不随全球化的浪潮而完全消退。根据Richard D.Robinson对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的划分,可以构建一个企业在不同国际化阶段的文化差异维度 (图1)。

图1 企业不同国际化阶段所面临的综合文化差异维度图

图中,不同国际化阶段的企业所遭遇的地域和代际文化差异不同。其中,多国企业面临的地域文化差异最大,在点F上形成了地域文化差异AOFL,而在点G上形成的代际文化差异AOGP则最小;其综合文化差异为三角体ALPOFG。同理,跨国企业面临的地域文化差异为BOEF,代际文化差异为BOHN,综合文化差异为三角体BNKOHE;超国界企业遭遇的地域文化差异为CODJ,代际文化差异为COHM,综合文化差异为三角体CMJOID。直观上看,企业国际化程度越深,所面临的综合文化差异越大。

将图1拆分为图2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所面临的地域文化差异开始随着其国际化的程度加深,而后出现由大到小的抛物曲线。这是由于在企业刚开始跨国经营时,一般都选择与自身文化相近的周边区域作为起点,因此面临的地域文化差异较小。当企业逐步展开跨国经营规模,面临的地域文化差异逐步扩大。当企业成长为超国界企业时,由于其多中心的特征和前期经营所积累的经验,地域文化的差异对企业的影响逐渐减弱。而代际文化的差异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强化。这也说明了在企业进入全球化的经营阶段,所面临的跨代际文化的差异性会逐渐超过地域文化的差异影响,因此有必要调整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1] Hall E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Doubleday,1959.

[2] Hall E T.Context and meaning[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2000,9:34-43.

[3] Kluckhohn F R,Strodtbeck F L.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J].1961.

[4] Hofstede G.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Organiza-tion,1980,10(4):15-41.

[5] Huntington S P.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M].Penguin Books India,1996.

猜你喜欢

代际全球化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