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考异

2015-02-28冯欣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杨伯峻用人孟子

冯欣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考异

冯欣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自古至今对其的理解和解释都有所差异,笔者结合历史资料与各家之说,认为这句话最合理的解释是孔子在批判使用俑殉葬的人,应当解释为“第一个使用俑来殉葬的人,应当会灭绝子孙吧!”体现了孔子对人生命的尊重。

作俑;无后;孔子;孟子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为了便于理解分析,现将整段原文摘录于下: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1]

此段为孟子引孔子之语,意欲劝说梁惠王放弃奢靡生活,拯救自己的子民于饥荒。因为这句话仅见于此,其他记载孔子言论的先秦古籍,如《论语》、《礼记》等,均未见此语,因而并无上下文可联系,在翻译理解上自古至今出现了不少分歧。而“始作俑者”也成为了一个常见的成语,但若对其理解有差异,恐怕使用起来也会效果迥异。故而笔者在对先有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此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解释。

一、“始作俑者”考异

分歧首先在于对“始作俑者”的解释,实际就是对孔子关于俑殉、人殉先后顺序认识的理解差异,即“孔子这句话对错与否”的差异。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为东汉赵岐,他认为是先有俑殉,从而引发了人殉,所以孔子才会批判始作俑者。在《孟子章句》中赵岐注曰:“俑,偶人也,用之送死。仲尼重人类,谓秦穆公,以三良殉葬,本由有作俑者也。恶其始造,故曰:此人其无后嗣乎。”[2]这个观点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宋代李樗、黄櫄就认为“始也以木为之,其终必至用人,既至于用人,则其终必至于善人,其源流既竭,则其末流无所不至也。”[3]意思是殉葬用木俑定会发展到用人俑,用了真人殉葬后就必然会发展为用人中之杰,这种恶劣影响将会十分深广。一直到清代的程大中仍持此观点:“孔子恶作俑者象人而用,谓其殆于用人也。用人殉葬,始宋文公。至秦武公死,殉者六十六人,穆公之葬殉者一百七十七人,三良在其中,其流毒至此,故恶其不仁,且谓其无后。”[4]程大中在此甚至直接锁定了“始作俑者”为宋文公。

但根据历史典籍记载以及建国后的考古研究显示,明显是先有人殉后有俑殉的。从而产生了第二类观点,即以史实为依据,批驳孔子这句话,以杨伯峻先生为代表。在其《孟子译注》中对这段话的翻译为:“孔子说过:‘第一个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该会绝子灭孙断绝后代吧!’(为什么孔子这样痛恨呢?)就是因为木偶土偶很像人形,却用来殉葬。(用像人形的土偶木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饿死呢?”而对“始作俑者”的注释则直接表明了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此言是错误的。“古代最初用活人殉葬,后来生产力渐渐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了供给本人的必需生活资料以外,还有剩余可供剥削,于是人才被稍加重视,逐渐地不用来殉葬,而改用土俑和木俑。从孔子这句话来看,他是不明白这一历史情况的。他却认为先有俑殉,然后发展为人殉。”可以看出,杨伯峻先生清楚了解史实,不仅明确指出先人殉后俑殉,还分析了缘由。但他结论指责孔子的认识错误却有失偏颇,他将赵注对孔子言论的解读误以为是孔子的本意,实际上他指正的是赵歧的观点,而非孔子的。

结合各家所说,笔者认为,将孔子本意诠释得最为清晰的,当为朱熹先生所言,此为第三种观点。他在《四书集注》中注曰:“俑,从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肌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必无后也。”[5]说明商朝时期是用真人殉葬的,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仅仅初具人形。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甚至有五官头发,孔子反对的原因正是因为之后的人俑太像真人,不仁显露,才会批判。《礼记·檀弓下》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说明孔子反对人殉,还因为这种行为不符合周代之礼。孔子实际希望维护周礼,避免文化的倒退。在《礼记·檀弓下》中还有:“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指出了孔子批评的理由是俑过于像人,这种“以百姓为刍狗”的不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显示的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践踏和蔑视。孔子对其的批判当是基于这种文化象征意义上的不仁。以上对“始作俑者”的解释已经清晰明了,在孔子看来,用俑殉葬尚且不仁,何况用真人呢?

二、“其无后乎”考异

接下来的分歧则是对后半句“其无后乎”的理解。笔者根据各位学者的研究,总结出三种观点:

其一爲“猜测说”,译为“第一个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是没有后代吧?”但用这句话来解释用俑代替人殉葬的缘由显然过于牵强,也不合乎逻辑。另外还有人将这句话理解为反问语气,翻译为“第一个用俑殉葬的人难道就灭绝子孙了吗?”,认为孔子在支持用俑殉葬,因为“孔子反对用假人代替真人陪葬,认为这坏了老规矩,甚至诅咒第一个获得俑专利的人断子绝孙,无后”。周朝真人陪葬陶俑人陪葬都有,孔夫子是主张祭奠要“诚”的,所以反对欺骗祖先的“俑殉”。但此说与孔子的主张和孟子引这句话的意图相矛盾,孔子如若为了复礼,就如此轻贱人之性命,也就不会成为大家尊崇的孔子了。

其二爲“警告说”,即将这句话意思理解为“第一个使用俑殉葬的人,他的祚命不会长久。”这种说法是由如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者为了寻求理论突破而提出的新观点。这里将孔子批判的核心锁定在了使用俑殉葬的贵族阶级,而非制作俑的工匠。那么“无后”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就不仅仅是子孙绵延的问题,而是统治和国脉的延续,家族和封号的发展,即“祀”。“无后”即为“无后祀”,封地的丧失,家族的败落,王朝的颠覆,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孔子在这里是警告统治者。但此说的问题是,把警告祚命不会长久的理由归于作俑的奢侈浪费,然而孔子是尊礼的,尽管他也不赞同越礼,但这一句话也看不出俑殉超出了什么礼仪制度形成了浪费。而且结合全文来看,更多体现的是孔子对于生命和人的重视与尊重,并非对统治阶级的建议,所以我认为这个说法过于求异,对原文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解,断章取义,过分发挥,是错误的。

其三爲“咒骂说”,代表如杨伯峻先生,即认为这句话是在诅咒始作俑者断子绝孙。这个观点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因为孔子作为一个尊礼的学者,为人师表,很难想象他对他人语出恶言,何况咒骂,这与其性格和形象相悖。所以杨伯峻先生将这里理解为孔子在情绪激愤之时的失言:“在别处,孔子从来不曾这样狠毒地咒骂人。骂人‘绝子灭孙’,‘断绝后代’,在过去社会里是谁都忍受不了的。用孟子的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孔子对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都这样狠毒地骂,对于用活人殉葬的态度又该怎样呢?由此足以明白,在孔子的仁德中,包括着重视人的生命。”[6]结合原文来看,孟子引孔子这句话的确是为了证明人之性命的可贵,应当重视和保护。但有些学者对此说抱有疑问,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作俑的工匠无后并不影响这一职业,所以“后”当翻译为“继”之义,“其无后乎”则译为“无后作俑者”。这样就不会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的咒骂之语,与其为人就不再相悖。但从《说文》,及当时其他典籍来看,“后”的使用大部分都指先后或者后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子》中出现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从情理上来看,孔子虽“温润如玉”,有仁德,讲礼法,但也并非从未有过因激愤而指责过他人。例如《论语》中孔子两次用“贼”字骂人。其一就是他的老朋友原壤两腿张开像八字,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到来。孔子一见原壤那副德行,勃然大怒,骂他“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最后还拿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7]可以看出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也并非没有可能会措辞严重地指责他人,但其出发点和意图还是将其与市井之徒鲜明的区分开来。

三、结语

笔者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最合理的解释当为孔子在批判第一个使用俑殉葬的人。从孔子角度来看,他批判了使用俑殉葬的这种行为,以其仁爱之心表达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其“爱人”之心已从对人本身的重视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关怀。他批判俑殉,实质就是孔子对人之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再从孟子引这句话来看,孟子引用孔子因为俑过于像人用来殉葬,就对其进行痛斥的言语,来表示对于真正的人之生命就要更加以重视,从而警示梁惠王作为统治者不能厚敛于民,置百姓饿死于不顾。事实上,与其说赵岐是对这句话最先进行理解注释的学者,不如说是孟子才是第一个理解使用这句话的人。因为这句话就是出于《孟子》,孟子用其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就是因为本身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总得来看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是最符合史实和贴近文意的,唯一瑕疵是误将赵岐的注中对孔子之言的理解,直接等同于了孔子本意,朱熹先生的注与之结合,当是最恰当的理解与翻译。故而这句话最合乎情理也符合孟子引此言意图的翻译应当为:“第一个使用俑来殉葬的人,该会子孙灭绝断绝后代吧!”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8.

[2]赵岐(注),焦循(正义).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 1987.63.

[3]黄櫄.毛诗李黄集解[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144.

[4]程大中.四书逸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05.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7]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3.209.

H13

A

1672-4658(2015)04-0116-03

2015-05-22

冯 欣(1991-),女,陕西武功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杨伯峻用人孟子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磨刀不误砍柴工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
用人还需讲原则
《列子》撰写时代考
成吉思汗的聚才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