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到神:民间传说的桥梁作用——以妈祖、吴真人和清水祖师为例
2015-02-28张小琴
张小琴
( 闽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我国民间传说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形式多样。民间传说源于历史上的人、事、物,但它并不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民间传说的一部分意义在于其中蕴含的民众观念,而非历史事实[1]。我国民间所信奉的神灵,很大一部分是由人转变为神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内心期望和现实需要,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判断标准,有意识地组织、选择历史人物的事迹加以附会、夸张、想象,并赋予历史人物超人的神格力量,即将历史人物神格化。所谓神格化,就是由人到神的过程,将一个人推崇到与神同等的地位,即人格力量的一种异化过程。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他们曾经在人间行善、做好事,为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民众因此对他们产生了崇拜之情。世人为了纪念他们,祈求他们过世后仍能行善,保佑人们平安,于是,在民间不断宣扬、传播他们的历史功绩,甚至夸大他们积极行善、显灵的一面。最后,这些在世间行善的凡人,被世人当成神灵供奉、祭祀,完成了由人到神的历史转变过程,也即历史人物的神格化。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实本身,而且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2]71。历史人物的神格化,从无文字记载到有地方文献、史册、典籍等文字资料记载,是一个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间传说发挥了桥梁作用。闽南地区妈祖、吴真人和清水祖师的神化过程,说明民间传说对凡人神格化起到了桥梁作用。
一、民间传说成为妈祖由人到神的无形桥梁
妈祖神格化与民间传说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妈祖姓林,因其出生至满月都不啼哭,父母因此取其名为默。妈祖为福建兴化郡莆田县湄洲屿人,生于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 年) 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太宗雍熙四年( 987 年) 九月九日。妈祖出生于世间,她的父母亲是凡人,有兄弟姐妹。她出生以后也生活于普通家庭,过着凡人的生活,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海滨姑娘。妈祖生前,甚至在她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留下关于自身的著作或生平传记。从这一点上看,妈祖生前与凡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她生前在人间积德行善,她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口头流传中,不断被传播,被补充修改,被强化。妈祖在人间行善的事迹被传为妈祖显灵,最后被民间奉为“千秋不朽”“万古流芳”“有求必应”的万能女神。很明显,在这一神格化的过程中,民间口头传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传说在流传中具有变异性的特征,人们从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出发,不断地夸大传说的神奇色彩,并将一些原先跟妈祖不一定有关联的奇闻趣事附会在妈祖的传说中,于是传说就愈传愈奇,愈奇愈玄,愈玄就愈引起人们的神秘感[3]66。最后,民间不仅流传着妈祖生前施善人间的神奇事迹,就是连妈祖的诞生、妈祖去世后显灵的事迹也传遍天下。
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口耳相传的名人、被树碑立传的伟人、永世不朽的神人,对于他们的出生,往往附有天降红霞、紫气盈门、异香盈户或室有神光等种种预示吉祥的描述。这类故事,在二十四史的帝王本纪、后妃列传中屡见不鲜,在神话传说中更是不可胜数。“民间传说具有很浓郁的虚构性和乡土性,体现乡民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4]。从客观角度分析,妈祖的诞生传说也具有很强的虚构性和乡土性。妈祖原先是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由于乡民们的审美需要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定位,在民间流传着如下三则妈祖诞生的传说故事。
第一,龙女转世。四海龙王自汉代起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海神。由于妈祖曾在海上救济亲人,民间赋予了她“女海神”的称号,因而顺理成章地将龙女的身份附会在妈祖的身上。
第二,感梦而生。在民间信仰中,人们对于神的灵验性寄予了极大的期盼与崇敬。民间传说往往给神灵的出生附上灵异的色彩,使神的灵验性得以合理化。因此,“感生”母题就成为民间传说中常见的母题之一。妈祖母亲“曾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5]269。民间传说妈祖的母亲在观音庙烧香,当天夜晚梦见南海观音授予她优钵花,于是吞之而孕。
第三,出生异兆。出生异兆的母题,自古已有之。在古籍记载中,帝王将相出生异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司马睿出生时“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真如始刈”; 宇文泰出生时“黑气如盖,下覆其身”;杨坚出生时“紫气充庭”; 武则天出生时,其母亲梦见有黑龙盘窗、天女散花;等等。民间传说妈祖的父母曾盼望生子,出生时却是个女婴,且从不啼哭,以为恶物降生,不免产生失望之意。但由于妈祖出生时,一声巨响,邻居们以为山崩地裂,争相出门观看。林氏房屋上空金光闪闪,红光万道,而且“诞之日,飘香里许,经旬不散”[5]269。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因此特别疼爱。民间传说即通过妈祖出生异兆的现象,体现妈祖注定不朽的奇异灵验能力。这样的传说虽然附会,但因为前代奇异人物出生异兆的传说应验了其不朽的一生,体现了“神权天授”的继承性与合理性。因此,民间宁愿将妈祖出生时的异兆信以为真,口口相传,甚至载入史籍,将口传叙述转变为文字流传故事。妈祖出生的神奇故事也因民间传说而千年不朽。
妈祖长大成人以后,矢志不嫁,决心终身以行善济人为事。她成为一位女巫,是一位“能婆娑按节乐神”[6]351,预卜凶吉的青年女子。妈祖性情温和,热心助人,慈悲为怀,精研医理,为乡民排难解纷,引导世人趋吉避凶。当地乡民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妈祖生长于湄洲岛上,从小熟悉水性,洞晓天文气象,能预测天气变化,常常救助在海域上遇难的渔舟、商船。
关于妈祖生平事迹,如莱屿长青、祷雨济民、挂席泛槎、化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救父寻兄、恳请治病、收服二怪、窥井得符、湄屿飞升、驱除怪风、收服晏公、收高里鬼、铁马渡江等,都广为流传。这里试述两例。
民间传说妈祖“恳请治病”的故事: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疾病。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蒲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
化草救商的故事: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 今之文甲) 。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风巨浪,不敢前去营救。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幸免于难。
妈祖在民间积德行善,为民除害,成为一位既有救苦救难的慈悲心肠,又具有能引人趋吉避凶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济世救民,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感动了世人。她的善举深受乡民们的崇敬和爱戴。于是,一种崇敬感和神秘感在人们心中自然产生,这就成为以后人们的神话妈祖、信仰妈祖的心理基础[3]66。妈祖的生平事迹,最初并没有文字记载,乡民们为了纪念她,将妈祖的事迹不断口耳相传,愈传愈广,愈传愈多,愈传愈有神话色彩。最后,妈祖从一个广行善事、济世救民的凡人升格为灵验的女神。这就是传说的效用,也正好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后世的人们为了巩固妈祖的传说,遂将妈祖的传说故事以文字形式加以记载,于是出现了《天后志》《天妃显圣录》等典籍。可以说,民间传说促进了妈祖神奇故事的传承,在妈祖的神格化过程中,民间传说起到了无形的桥梁作用。
妈祖生前的民间传说不胜枚举,而关于她去世及去世后显灵的事迹,更是传不胜传。据传,宋雍熙四年(987 年) 秋,九月初九日,暴雨天气,妈祖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险船民,因风浪巨大,不幸被台风卷去。但由于妈祖生前为人行善,人们不愿相信妈祖遇难而死,希望她像神一般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人们认为她升天变成了神龙。这样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人们传说妈祖升天时,“闻空中乐声,氤氲有绛云若乘,自天而下,神乘之上升”。至此,妈祖神格化已基本完成。
妈祖原本是个凡人,但由于她的济世爱民和心地善良,促使了人们对她无比敬仰,并产生对她神化的善良愿望。于是人们宁愿相信妈祖羽化升天,并对此加以传播。很显然,妈祖神格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间传播的影响。
不仅如此,妈祖升天之后,当地人民中间也产生和流传着大量有关妈祖显灵、救灾驱疫、伏妖护航的传说故事。这主要是当地民众对其崇拜和信仰感情的扩展和加深。“祷神其椗”“枯楂显圣”“灵泉救疫”等显灵的传说故事广为传播,这些纯属幻想和附会的虚构故事,却使人们信以为真。这些传说中的妈祖形象,已不具现实生活中凡人的人性,而纯为一种灵性的神性形象了。人们已从原来对现实中妈祖的崇敬转化为对想象中虚无缥缈的神灵的崇拜了。此时各种显灵的传说,大都与人们的信仰行为结合在一起。妈祖神像进入了殿堂,人们开始对其顶礼膜拜,祈祷许愿,妈祖的神格在民间传说的作用下已经确立了[3]67。
此外,民间传说也促进了官方对妈祖的关注与信仰。由于民间对妈祖显灵事件的附会与夸饰,妈祖的神异功能也得到了官方对她的关注。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也将妈祖显灵护佑的传说故事附会于某些历史事件上,如“救郑和”“襄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庇佑万将征剿厦门”“帮助施琅征剿琉球”等等。由于这些显灵神迹,妈祖曾多次受到官方嘉封。最后,妈祖被嘉封为“天妃”。妈祖的这些灵异事迹,像真有其事一样在民间传播开了,不仅得到了民众的接受,而且民间将妈祖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对妈祖进一步崇拜和敬仰。
二、民间传说是传播吴真人信仰的重要推动力
神秘的民间传说是吴真人由人而神的重要因素。吴真人与妈祖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吴真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 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以医为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不慕官位,不图钱财,治病救人。景祐三年(1036 年) ,吴真人为了医治病人,攀崖采药,不幸坠崖殉难。吴真人真实的救死扶伤事迹深深感动人心,人们心灵中滚动着的感情洪流,自然而然地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而喷发出来[3]62。于是,有关吴真人的出生、救死扶伤到其神格化、显灵等传说不断出现。
如关于吴真人的出生,原本与一般人并无异样,但民间传说:“吴母黄氏‘封玉华大仙,梦白龟而孕,宋太平兴国四年己卯三月十四日夜,大仙梦有神护童降于庭,曰是紫薇神人也,越辰诞神。’”[7]183或说:“圣母将娩,梦长素道人五老庆诞三台列精南陵使者北斗星君护童子至寝门内曰‘是紫薇神人也,越辰诞公’。”[7]472
当他行医之后,又传说他将被强盗砍断颈骨、脑浆涂地的少年背回家中医治,将其治愈。说他将已装入棺内的难产孕妇救活,一针救两命。说他在漳、泉两地瘟疫大流行时,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徒弟,赶往疫区,为民除病驱瘟。说他拒赴漳州知府生日的盛宴,而奔赴农民家中医治其被蛇咬伤的儿子,等等。这些传说,初时大都以真人真事为根据,传开之后,传说就按其自身的传承规律发展,人们不断以自己的愿望渗透到传说中去,于是传说中的事迹越来越神奇。如说他能用柳枝接骨,不仅能医人,而且医虎,把哽在虎喉头的金钗拔掉,另一传说是拔掉哽在虎喉头的骨头。同一主题的故事,产生不同的异文,这是传说传承发展的自然规律。传说又按其自身的传播规律不断扩大其传说圈,从吴真人的出生地,行医处逐步传向周围地区。传说故事的产生和流传,在人们的观念形态中又出现了一位吴真人的形象。这一形象比现实中的吴真人具有更完美的德行,具有更加超群的医术,他成为人世间真善美的典范。这些传说的深层意蕴,寄托着当时闽南一带人民对吴真人的深厚爱戴之情和真诚敬仰之意[3]62-63。这些民间传说,是吴真人神格化的重要基础。
吴真人去世之后,现实中的真人已不复存在,但传说故事中所塑造的吴真人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人们对吴真人的爱戴之情,由于其去世而变得更强烈。乡民们追悼感泣,画肖像以敬之,立祠堂以纪念之。这是人们感情寄托的一种形式。感情寄托的另一种形式,即人们继续以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创作和流传吴真人的各种传说故事。由于后人对吴真人的感情内涵发生了变化,已不是先前那种对现实中吴真人的爱与敬仰,而是一种强烈的怀念与强烈希望吴真人生前济世救人的功效能依旧发挥作用。因此传说中的吴真人形象就越来越与其真实的人拉开距离,罩上了一层神秘玄妙的色彩。如吴真人精湛的医术原是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博采众方而成,而后来却传说吴真人在17 岁时被一异人引至昆仑山,西王母即“授以神方济世驱魔逐邪之术”[7]473。说他是昆仑得道,西王母受术。吴真人是因采药坠崖后身亡,而后人却传说他白日乘鹤飞升。这些传说故事中,吴真人形象的人性因素已逐渐淡化,而赋予他超人的性格气质,神性因素越发浓厚。人们对吴真人的感情也从爱戴与敬仰转变为崇拜与敬奉。从传说的变异到人们感情的转变,说明吴真人在人们心灵中已从一位人世间的典范向着神仙境界中的神祇转化[3]63-64。
吴真人神格化以后,民间又传说他做了各种佑民护国的显灵事迹,如宋人庄夏、杨志撰写的《慈济宫碑》记载了当时的民间传说——吴真人显灵降甘雨、驱贼寇等。庄夏还现身说法,说自己右股赤肿大如杯,求祷于真人而痊愈,说他曾双瞳失明,也是求真人而复明。这些传说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吴真人的信仰心理,于是就在民间广泛传开。吴真人的宗教信仰也随着传说的流传而日益扩大其范围[3]64。
民间将吴真人的出生神秘化,将一个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世人,转变为“神医”,使其医术显灵化,最后将其结局说成“白日升天”,进入神仙世界。很明显,民间关于吴真人事迹的传说,已融入很大成分的虚构性,但“计较传说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决定人们信仰的不是传说的内容,而是信仰的目的,信仰的目的使得信仰者深信不疑,而对传说的质疑产生心理上的抵制”[8]26。可见,民众对吴真人的敬仰之情促进了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发展,而民间传说又促进了吴真人由人到神的转化。
三、清水祖师的神格化也是民间传说推动力作用的结果
同妈祖、吴真人一样,清水祖师也确有其人,北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 年) ,他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小岵乡,本姓陈,名普足。自幼出家,师事大静山( 今永春县吾峰乡境内) 明禅师,道成业就而还。后居安溪清水岩,为民请雨,延福一方。年65 岁,无疾端然坐逝。因祖师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百姓感恩而崇奉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乡人即恭抬佛像,求师祛除;每遇干旱,乡邻以至府县官员,也必迎请佛像,祈雨驱灾。几乎有求必应,有应必果。由此师名大噪于泉、汀、漳等地[9]183。《清水岩志》简要概括了清水祖师一生的行为轨迹。从中我们知道,清水祖师生前是位僧人,因其在世时多行善事,善男信女们感念他,于是尊其为神明,以香火供奉。但清水祖师如何从一个凡僧转变为神灵? 清水祖师这一身份地位的转化,需要有传播媒介。当时,人们正是以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清水祖师生平事迹在社会上加以传播。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劝善惩恶的说法。人们对于作恶惹祸的坏人,总是添油加醋,极力加以贬斥,而对于好善乐施的好人,也总是不断扩大其丰功伟绩,对好人寄予心灵期望和情感诉求,不断强化社会记忆。社会记忆与其说是基于过去,不如说是现在生产出来的,过去成为表述人们当下情感的有用的资源[10]。
清水祖师在世时,处处行善,具有神功。其中最为人称赞的有两则传说。一是清水祖师与吴真人一样,医术高超,在瘴疠之气盛行的闽南一带,救治患病的民众。一是清水祖师生前常为民祈雨,只要祖师祈求降雨,天必应之。民众无不感激、爱戴。“传说往往造成家乡中心的意识,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11]336。从表层上分析,清水祖师治病救人、为民祈雨,体现了他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而从思想意识上看,是乡民们对自己的家乡寄予深厚情感的委婉表述。祖师被世人认为有功于解决旱灾,祈雨应验被认为是神迹。清水祖师也因此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这样的神迹,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意义和作用是十分重大的。清水祖师的神迹也因富有家乡意识、乡土观念的乡民们的传说而不断得以传扬。随着清水祖师神迹的不断传播,敬仰、崇拜祖师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清水祖师的神迹成为民间的共识,人们不愿承认清水祖师仙逝的事实。于是,民间将祖师的仙逝,说成祖师因为父母早逝,他代嫂炊事,以足当柴,化成一道黑烟,从烟囱里遁飞到天上当神仙去了。
后世人们只要疾病染身,或希望天降甘雨使农作物丰收,往往虔诚地向清水祖师烧香跪拜,希望得到祖师神灵的护佑和帮助。清水祖师有求必应,次次显灵。有关清水祖师显灵的传说有许多相关的文献记载。《怡里清水祖师公碑记》载:“清水祖师者,……每有祈求,如响斯应。或施以药饵,立起沉病;或示以趋金,利获倍多。盖其福佑于吾人也,厚矣。”[12]62宋泉州府太守真德秀《祈雨疏》载: “嘉定十年( 1217) ,真西山为泉太守,是年旱甚,有田等石,抱瓮无从,上下奠瘗,靡神不举,爰闻清水大师,往而祷焉,其疏曰: ‘伏惟盛夏,实司长养,久缺甘雨,与此邦有大因缘,莫如清水,肆迎法驾,来驻梵宫,昔混迹世间,不单曝身而救旱,今游神天壤,岂难翻手以为云,愿垂慈悯,立降滂沱’。叩毕,油然作云,沛然下雨,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濡之,又专口之; 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太守登坛斋戒意肃然。”[13]
由此可见,清水祖师仙逝以后,民间将其当成神明供奉,清水祖师成了民间的保护神。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师的恩泽,另一方面又有求于祖师,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愿望寄托于祖师。清水祖师普救众生的功绩必然得到民间的广泛弘扬与传播。这种弘扬和传播,由最初口耳相传的方式发展到后来以文字记载的方式,进而建立寺庙,供奉香火,作为朝拜清水祖师灵异的圣地,这足以说明清水祖师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与影响。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庐,宅门户院,总有个灵异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之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8]26。可以说,安溪清水岩寺早已成为人们信奉、敬仰清水祖师的灵异圣址。清水祖师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与民间对其神迹的传播是密切相关的。清水祖师的神格化,也正是民间传说这一推动力作用的结果。
四、结语
从以上叙述可知,民间传说对于人的神格化,对于人们对神灵的信仰与崇拜,是一种传播媒介,是一座无形的桥梁。凡人行善,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民众做出常人无法企及的贡献,自然引起了民众的关注与崇敬。这种关注与崇敬的程度随着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人们因此不断扩大、夸饰超人的各种能力,希望得到超人的护佑。这种理想愿望一旦实现,民众对超人的崇奉就进一步加强,民众不断重复超人的神迹,在重复、传言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将超人神奇化,越传越神,越传越脱离现实。最后,民间传说将凡人的现实故事说成神话故事。这样,现实中的人被转化成神,其地位达到了极致,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可见,由人到神地位的转变与巩固,民间传说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间传说作为无形的桥梁,架在人与神之间,起到了牵引的作用。
[1] 小 田.民间传说的社会史内涵——以一个江南市镇的成长历程为依托[J].河北学刊,2006,(1) :163-169.
[2] 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陈育伦.民俗·文学[M]. 新加坡: 新加坡文艺协会,2008.
[4] 陈志勇.论民间戏神传说的互文叙事形态[J].民族艺术,2013,(2) :78-83.
[5] 林清标.天后志[G]//蒋维锬.妈祖文献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6] [宋]不著撰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O].民国二十四年长沙中国古书刊印社汇印本.
[7] 吴锡璜.民国同安县志[O].民国18 年(1929) .
[8] 柳田国男. 传说论[M].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
[9] 清水岩志编纂委员会.清水岩志[Z].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89.
[10] 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再生产的情感力量[J].学习与实践.2006,(10) :109-112.
[11]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 傅吾康.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G].新加坡:南洋学会,1988.
[13] [清]黄崇惺. 清水岩志略( 卷三) [O]. 清光绪二年(1876) 刻本,泉州市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