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云南独立学院高校学生管理挑战与对策分析
2015-02-28胡人予陈龙
胡人予 陈龙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网络时代云南独立学院高校学生管理挑战与对策分析
胡人予 陈龙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网络及其终端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工具,打破时空局限,对现当代人类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既节约教育,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但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的干扰因子,尤其进入大学阶段,远离父母监管,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更多,而学生的自控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还不够成熟,课堂互动少,人与人交际方式单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独立学院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调查研究,以学校服务能力为对象,提出加强的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约束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独立学院 学生行为 教育对策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云南省目前拥有7所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本科教育力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国家的教育做出重要贡献。云南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以“90”后学生为主力军,他们多表现出独立与依赖共存,善于接受新事物,对现代科技工具的掌握程度比较高,人际关系多靠网络平台维系。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差异,云南省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1]
1.省内学生比例高,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云南省教育水平离发达水平还有差距,因此省内三本范围内的学生比其他层次的本科生基础知识薄弱。进入到自由的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的自律性差、基础差,导致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难有提高。
2.学生培养模式与母体院校无太大差异,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不突出。省内独立学院都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但是在培养模式大多照搬母体院校,以昆医大学海源学院为例,学生的实践、实习安排都依照母体院校设置,理论课程多,教师资源不足,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动手时间少,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2]
一、网络生活化下大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1.部分学生变身课堂“低头族”,学习动力不足
第六版Macquarie大辞典中,收录词汇“phubbing”(phone(手机)+snubbing(snub冷落的进行时态),中文译为“低头族“,泛指那些只顾低头玩手机,而无暇顾及(冷落)其他人或事物的一群人或一种社会现象。
在调查过程,笔者随机进入学校的教室、会议室、实验室等,很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手机从事非教学活动,玩游戏、登录社交平台、听音乐等,“低头族”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少,并在学习链中形成恶性循环。[3]
2.网络信息来源多样化,挑战传统道德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普及,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尤其低年级的大学生,正处于紧张高考后的“心理断乳期”,身心都尚未完全成熟,对各种未知的知识的求知欲很强,因此,对一些不良信息很难辨别和抵制,例如色情信息、传销信息、学术研究、政治腐败、分裂言论等,很难作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据华东师大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46%的大学生曾浏览过色情网站,其中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色情网站,1l%的大学生承认有过虚拟性行为;57%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75%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下载盗版音乐和软件;50%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讲过脏话;更有13%的学生直言不讳上网使自己更“虚伪”。
传统的忠、信、仁、义观,在网络世界中变得朴素迷离,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在网络中寻找刺激,寻求不对等身份的信息资源,甚至是违法法纪法规的信息资源。当前,学生的爱国主义越来越淡薄,也导致学生的崇洋心理不断膨胀,在是否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中,4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51.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有4.8%的学生选择“爱国主义已经过时”。网络时空无限性,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产生巨大的冲击。
(三)网络交际频繁,交际方式单一
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大学生课堂内外的时间,很大一部分都用在网络上。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适应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打造交际关系的重要时期。信息生活化的“网络社会”,使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将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越来越小,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模式;另外,“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也会产生新的人际情感沟通方式,沉溺其中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他们只会更加依赖网络,更加消极失望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二、加强学校硬、软力量建设,提升学校教育主动性
1.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丰富教育内容
根据《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增长,从81.0%上升至83.4%,手机作为新型的信息传递工具,覆盖面积非常广,客观上要求大学的网络建设应该考虑学生手机用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特点,加强校园局域网络,将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实践知识通联手机等终端;加大无线技术开发和运用力度,使教学活动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率。[4]
2.开展网络新平台使用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能力
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力量。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围绕学生开展的教学育人活动、服务育人活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个方面谈到好老师的标准。他说;“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室队伍、辅导员队伍,应具备接受新事物、利用新事物的能力,从而为教书育人做活动。
当前,国内流行的微博、微信、腾讯QQ,国外流行的脸书、YouTube等软件,成为学生网络交际、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缩写为MOOC,中文名慕课)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需要,要求教师在课堂多媒体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上,都需要改变,广泛吸收国内外的经验,结合本校、本学科的实际,设计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5]
3.建立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水平
云南独立学院都有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的共性,辅导员队伍力量薄弱,以云南某独立学院为例,9000人的学生规模,只有30名左右的专职辅导员;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意志力相对薄弱,意志力不强,易产生懈怠的情绪,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的程度表现出自我约束力不强、独立性差等特点,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办学水平条件的要求,配备足额的的辅导员编制,努力改善辅导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积极创造辅导员培训、学习的机会,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建立一支稳定性强、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突出的辅导员队伍,是独立学院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
结语
在网络力量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方式都产生巨大变化,作为教育的载体,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者、教育工具、教育条件的功能,主动应对挑战,并依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促进学生思想、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服务。
[1]韩雪.论加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2]刘巧梅.独立学院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苏志勇.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4张志会,孙小锋.独立学院学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教学研究,2005,(11).
[5]王伟.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28.
陈龙,男,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
胡人予,女,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