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变”让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异彩纷呈

2015-02-28王秋红刘博冯兆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蛟河市节约用水意识

王秋红刘博冯兆海

(1.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2.蛟河市新站中心校 吉林蛟河 132500;3.漂河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

“五变”让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异彩纷呈

王秋红1刘博2冯兆海3

(1.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2.蛟河市新站中心校 吉林蛟河 132500;3.漂河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

“综合与实践”是实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目标的有效载体,其新课程设置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变革,而我们更有“五变”可以使数学综合实践课更精彩。

综合实践 经历过程 “做数学” 整合创新

增设综合与实践课程,是数学课改的突破。综合实践课“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1]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全程参与、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体会数学价值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就应当努力探索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方法,务使这一课程形态成为一个亮点而闪烁于日常数学教学中,更期异彩纷呈。

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调整实践主题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是荷兰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就应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作为主旋律,从而能够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而取得最佳教学效益。为此,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拘泥,而应结合当地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相关的实践主题,使活动内容更具现实性、开放性和挑战性,这样,因为是学生所熟悉或关切的,他们就会有兴趣进入参与角色,并在实践中真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和服务于生活,从而体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五年级下册“粉刷围墙”的内容,原确主题是“粉刷围墙”,但在市域内很多学校的四围是铁栅栏,无需粉刷。我们就调整实践主题,设计了“粉刷教室”、“粉刷教学楼外墙”等实践活动。通过照片、视频、实地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唤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人翁意识,又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出方案,并郑重提交校长,研讨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把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结合生活实际的改编与设计,生成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实践主题,保证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变师主讲为生探究,自主合作学习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性的实践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因此,应把学习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教师已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了。

首先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往往还习惯于师讲生练模式,不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就需要转变其观念,鼓励大胆尝试,通过引导合理的分组分工,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以及猜测验证、讨论交流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其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是要充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传统的课堂,大都是教师精心预设自己主导的每一环节。但综合实践课,却应把舞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示,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六年级下册“节约用水”之教学,课前要学生搜集水资源的资料以及节约用水方法,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和家庭用水情况。在引导环节,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照片和缺水地区的图片投影展示,不仅使之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刻地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而且使其成果得以展示,极大激发了其自主学习积极性。

最后是合作探究。小组成员间既有明确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被动参与或唯我独尊情形,又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展示自我,培养了其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了效率。

三、变教数学为做数学,关注过程经历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是要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上,使之在操作探究、体验中,积极参与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要主动地去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应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从课前搜集的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估算1小时的滴水量,再通过讨论交流求出平均每个水龙头1小时的滴水量,进行实践体验。在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容器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不仅切实感受到了其漏水量,构建了计量的表象,而且在经历、体验与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自然会深刻反思、认识到浪费水的严重现象。所以说,我们渴望最优方案或结果,但更关注经历过程,以及此中易被忽视的如情感体验之类。

四、变求同为存异,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在宽松、民主、互相尊重、信任、理解的和谐氛围中,使学生能各抒己见。应允许出错和失败,鼓励大胆创意,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并积极展示个性特长。在教学“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中,课前布置,课上教师展示亲手制作的年历以为引领,并创设出了“比一比哪个组制作的年历更有创意”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既宽松又充满挑战的情境中充分发挥了创造潜能,结果制作出的年历各具特色、美观新颖。这正是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提供了一片自由天地。

五、变单一为整合,视界开阔

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以培养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课程形态,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类课型。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据内容的不同,可与语文、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整合,达到在综合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促进综合发展的目标。如在“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状况和节约用水的方法等资料;在“设计运动场”的实践活动中,向体育老师求助确定起跑线的方法等等。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生针对问题情境,综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就深化了理解。这种学科整合,能使视界开阔。

实现“五变”,能够使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绽放异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5

王秋红(1971-),女,高级教师,大本,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刘博(1990-),女,特岗教师,大专,吉林省蛟河市新站中心校教师。

冯兆海(1957-),男,高级教师,教育教学。发表论文180篇,有专著出版。

猜你喜欢

蛟河市节约用水意识
节约用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蛟河市推进未来教育学习中心建设与应用
节约用水
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难题及破解对策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蛟河市农广校开展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培训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