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5-02-28魏律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分层教学模式

魏律洋

(江西石城二中 江西赣州 342700)

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魏律洋

(江西石城二中 江西赣州 342700)

在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升学压力不断加重的今天,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在广大高校已经实施的分层式教学模式,其优越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分层教学模式是什么、其优点在何处以及如何将这一教育模式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本文将从这些问题着手分析在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 分层式教学模式

随着初中阶段招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义务教育结束后的应试入学压力不断加大,初中的数学教学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学数学教学作为由小学的基础教学到之后学习的拓展教学中承接的一部分,既要牢靠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这就注定了初中数学教育将会面临这着种种问题。而越来越多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发现,不断地完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却无法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完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由于不同学校存在的办学水平差异、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各有不同,在之后“笼统式”的教育方式就不再适应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了。在这一严峻地问题面前,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

分层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分层式教学是以“学科教学分层,学生发展自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站在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新方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三点要求出自《数学课程标准》,但为我们清晰的总结出了数学教学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即是在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个人情况与条件,进行的有区别性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的情况主要集中于:上一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知识基础以及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而区别性又突出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区别。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在教学目标上,对于不同的学生,为其树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有难有易,有浅有深,避免出现“差的吃不了,好的吃不饱”的情况。在教学环节中,突出表现教学环节的多样化,不断创新教学环节,摆脱传统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中,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参照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可以游刃有余,积极应对,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二、分层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

我国当前重点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则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分层式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克服了素质教育中的一些难题。分层式教学不仅调动起了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的积极性,消除了对其学习的恐惧心理,不断实现个人学习成绩的突破。在优生面前,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让他们能更好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以此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2.有利于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一个很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分层式教学,而这里的分层则是对学习知识的内容进行分层,不同的层次由不同的学生进行回答。让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化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日后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3.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初中阶段结束之后即将面临着应试入学,由于目前各个高中教学水平层次不齐,而且在高中的学习情况又直接关系着之后的高考,所以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就尤为重要。分层式的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教会了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对初中生之后的学习旅程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分层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应用构想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学习阶段开设的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与语文、英语等其他课程相比,前后所学内容连贯性更大,对之前的学习基础要求更高。因此,为了保证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甲、乙两个层次,甲层学习水平较高,乙层学习水平稍差。针对甲层中的同学,教师应该在牢抓基础的前提下,帮助介绍、引导、拓展一些较有难度数学知识,为之后继续进行的数学学习做下铺垫,而不断地拓展也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在面对现有问题时处理的更加得心应手。乙层次的学生则更要注重基础,从基础的运算能力抓起,不断渗透数学学习中的技巧,逐步提高乙层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优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之后的学习中保持着分层式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当然以上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分层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分层方式还可以参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推理、创新、发散等各种素质,以及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生活中表现出的心理素质、情感特征和家庭表现等因素。

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教师也要发挥起重要的作用。不断树立起符合当代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观念,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认真负责,树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学生宽容而严肃,对学习热情而严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是分层式教学模式顺利推进实施的必要保证。

分层式教育模式有着诸多益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分层教学模式必需存在于班级容量小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如果班内学生过多,很可能导致分层的不均衡以及分层依据的不合理。而且在分层教学中只是简单的依据学生学习成绩来进行分层,很可能使得原本就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加自卑,总觉得低人一头。所以在之后的实践中,分层式教学模式需要更加完善,不断改进。

四、总结

本文结合作者在教育工作中接触与了解到的分层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就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具体阐述了三个问题,分别为分层式教学的含义、分层式教学的优点以及分层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构想。较为详细的说明了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然而由于分层式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的得到推广,作者对其理解无法做到全面,可能无法做到各方面都兼顾均衡,希望本文能为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工作并希望改进当前教育方式的教师同志提供一点借鉴的价值。

[1]陈海云.数学课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时代报告,2011年04期

[2]沈宇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19期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分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有趣的分层现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名落孙山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