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2015-02-28周桂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语文

周桂福

(河北沧州南皮县大浪淀乡大七拨小学 河北沧州 061503)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周桂福

(河北沧州南皮县大浪淀乡大七拨小学 河北沧州 061503)

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使广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对教师来说,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途径,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把教师、学生、各种设备、资料、环境等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资源都用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实起来。

小学教师 教学 自主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了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经验知识的媒体,需要我们把掌握的知识利用教材传授给学生,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机械训练的学习状态转化成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上来。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一、深挖教材 因材施教

教育不是在一模一样的模具中生产一模一样的升学零件,我们是在做人才的雕刻工作,需要慧眼和匠心。作为一名雕刻家在进行工作时就要反复研读,理解文本。通过读来弄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不同的知识点,在组织教学应该要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反复改进。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只有抓住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才能把学生的短处变为长处,因势利导,逐步提高。因此,在研读时,必须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活用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以利于教学。除了课时内重整外,也可以进行单元内调整和单元间整合。其实也就是做到:不迷信教材!

二、转变方式 激发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被动学习,二现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要我学和我要学。要我学是带有强制性值得学习方式,二我要学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对个人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教师通过学教材、用教材,借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教学活动,把握课文创设的情境,把握作者的基本倾向或观点,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抓住机会给学生以真诚的赞赏,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只有有了学习兴趣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心理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从“被迫”学习的状态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使自己有了为自己学习的责任心。

三、拓展空间 个性学习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如同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每个人的心理风貌也各具特点。这也是指人的个别差异或个性差异。我们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至今,大部分农村小学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思路僵化陈旧,不管是教什么都年复一年、课复一课地重复着。这种枯燥无味的模式,学生早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产生了厌恶,哪里还有灵性发挥可言,成绩再好,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由其语文教学跟其它教学不同,语文课堂上,个人的感悟不同,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它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世界,是发挥学生灵性和创造力的自由王国,我们要努力做到“有多少个读者,就要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四、开动脑筋 利用资源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其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再次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使广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教育问题。对教师来说,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途径,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把教师、学生、各种设备、资料、环境等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资源都用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实起来。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