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5-02-28何君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物

何君花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江苏南京 210019)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何君花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江苏南京 21001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物教学应注重解决传统填鸭式教学下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教学效果不高等问题。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其中可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值得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将对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述、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案例教学法引入下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

生物教学 案例教学法 实践应用 注意事项

前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课程实施中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以及被动式接收等方式应逐渐被淘汰,无论从“教”或“学”的角度,都应体现出探究、参与以及互动等特征。特别初中生物课堂本身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特征,更需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依据进行教学方式的完善。在此背景下,案例教学法便以其自身的优势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其可帮助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学的要求完全吻合。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根据以往学者研究,主要将其界定在通过描述具体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方式。一般在实践过程中多围绕典型事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剖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同时培养集体协作精神,能够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与一般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下完全依托于教学材料,且在问题研究过程中需保证教师与学生有更多投入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课堂中将出现激烈的交锋,有利于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尽管问题探讨中学生可能没有得到最终答案的情况,但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仍可使学生了解问题中涵盖的知识内容,使后续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特征看,主要表现在:第一,拟真特征。案例教学法应用下涉及的案例问题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犹如置身于实际生活场景中。第二,多元特征。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在分析结论上并不固定,具有明显的多元特征。其原因在于源于生活的中的案例,本身包含较多客观影响因素,最终得出的结论也非一成不变。第三,启发特点。案例教学本身便是通过案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如问题分析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而在探究过程中便可使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等方面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第四,更新特征。其主要指案例教学中引入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生物教学中以往被淘汰的生物案例,其很难在现代生活教学中应用。因此,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应注重体现其基本特征。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

1.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角度

案例教学法以其自身的优势被广泛用于现代初中生物教学中,其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案例教学法与生物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明确指出生物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案例,利用其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初中生物教学中食物保险方法为例,其在剖析过程中探究的内容主要以食物腐败原因以及解决食物腐败问题的方法等为主。该案例实际分析过程便可作为案例分析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说明案例教学法可适用于生物教学过程中。其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供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鼠妇分布的影响因素,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需采取合作式探究方式,学生可在合作交流、探索研究中学习鼠妇分布相关知识,自身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可得到培养。最后,案例教学法是解决传统填鸭式教学弊端的重要途径。传统生物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灌输”、“苦学”等在案例教学下都可转化为“以学生为主”、“探究”与“乐学”等,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

2.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局限性角度

不可否认案例教学法应用可取得极为明显的教学改善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素。例如,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校、教师与家长为实现学生成龙成凤愿望,更侧重于学生试卷成绩,认为案例教学法应用下浪费学生学习时间,使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受到限制。另外,案例教学法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案例教学法应用下,教师除具备扎实的生物知识还需掌握更多的案例知识,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再如案例教学应用中容易出现与课时冲突情况,对于许多的难以理解生物知识,如“小肠臂结构”、“血型鉴定”等,若单纯依托于教材中的简短案例,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学内容,但利用案例教学法其由可能耗费过多课堂时间,甚至出现案例分析后课堂结束的局面,这样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将难以得到改善。因此,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不断完善,避免教学中过于急功近利,导致案例教学法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现状,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注重合理选择案例教学方法,遵循案例教学法的相关原则,并明确案与案例教学法相关的案例问题,这样才可使案例教学法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目标。

1.合理选用案例教学中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细化为案例讲授法、模拟法、讨论法、辩论法以及练习法等方面。其中案例讲授法的应用主要侧重于教师课堂主导作用发挥,通过案例的讲解使生物基本理论为学生所掌握。例如,课堂讲授中教师首先提出具体的案例,即:河流本身可作为生态系统,许多生存其中爬行动物如鳄、龟等需在河岸产卵;河中的许多动物如鱼虾是鸟类的食物,但这些鸟类筑巢位置却不在河中;河流生态系统能够为陆地动物与人类提供饮用水;除陆地水流入外,降水也成为河流水分的主要来源。该案例从表面看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介绍,但实质为揭示更多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从地域关系、生态系统中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等角度进行知识传授,如生物的迁徙、大气环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的思维将扩展到其他如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得各方面,形成基本的生物知识框架。

再以案例模拟与讨论法为例。其中模拟法具有生动性特征,主要由教师教学前做好案例脚本的编写,这样在案例教学中直接由学生充当案例中角色。以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传染病传播途径为例,模拟案例完全可采取同学甲在饭店吃饭,而邻桌的同学乙吃饭中不断打喷嚏,同学甲回家后也开始打喷嚏。尽管该模拟案例较为简单,但其涵盖的生物知识极为丰富,如病菌的传播途径等,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案例讨论法方面,其与讲解法不同,主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例如,针对大雁迁徙现象,在休息过程中会有两只孤雁充当“放哨”角色,一旦有危险接近,两只孤雁便会大叫,提示雁群做好逃生准备,但因自身暴露目标却容易遭到捕食。对此,要求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分析,孤雁放哨可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得出与案例相关的生物知识。

另外,在案例辩论法与练习法应用下。其中案例教学法可用于含义较为模糊的生物知识内容中,可采取分组形式,不同组别拥有自身的观点。如给定的案例为在我国外来物种中,病原菌与害虫分别为23种与32种,直接使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对此围绕外来物种是否对我国生态系统会产生破坏作用进行辩论。辩论过程中学生会对外来物种有所了解,而且相关的生态系统知识也将得以巩固。而采取案例练习法,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习得的知识得以巩固,可直接将案例作为课后作业内容,能够补充与检测学生的知识。

2.遵循案例教学法相关原则

为保证案例教学法开展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遵循相关的原则,包括:①参与性原则。案例教学法的引旨在解决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缺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教师充当课堂的“导演”,而学生是参与的主体;②适应性原则。初中阶段学生无论在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比较有限,在案例选取过程中除保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外,还需做到满足学生知识理解与接受要求;③启发性原则。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特点便可发现,其本身体现出启发性特征,要求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不应过于盲目,很多生物教师完全以学生兴趣的提高为出发点,案例的应用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案例教学应注重能够使学生思维视野得以开拓,在兴趣提高的同时习得更多生物知识;④多样性原则。生物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完全根据课时要求进行案例教学时间的控制,实施时间较为自由,而且案例教学法在开展形式上也包含许多种,如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3.教学案例法具体实施的环节

教学案例法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做好案例教学设计工作。其中在设计内容方面主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而在教学方式上设计上需考虑到情景问题的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方面。其次,应注重案例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案例选编工作,引入的案例应注重简明扼要、针对性较强、生物意义较高、时效性较强等。例如,关于种子萌发条件知识讲解中,可直接将实验案例引入其中,案例内容为:取同样大小的4个瓶子,在瓶底处放置两张餐巾纸,此时分别装入10粒绿豆种子。对于前三个瓶子,在放置环境上主要以有光照、温度为25℃为主。在处理方式上对第一个瓶子倒入少量水,保证残疾致湿润即可,并拧紧瓶盖,最终发现种子能够萌发。而对第二个与第三个瓶子分别采取不洒水或倒入较多水,最终实验结果为种子未萌发。另外,对第四个瓶子,在放置环境上为有光照、温度为4℃,此时倒入适量水,最终种子未发芽。结合该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包括:4个瓶子实验结果分析;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光照条件与温度环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最后,在完成案例编写后便需考虑案例运用问题。该过程主要体现在生物案例的呈现、生物案例的封系、生物案例的评价与总结等方面。可选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完成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下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法应用下的案例汇编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案例的汇编是重要基础。现行大多初中生物教学中,仍缺足够的教学案例,整体表现为案例零散、数量不足等现状,这样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耗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案例编写与材料寻找。因此,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中可考虑进行案例库的构建,生物教学中直接从案例库中查询对应材料内容,保证案例质量的同时使教师负担得以减轻。

2.案例教学法应用下的教学评价问题

案例教学法应用下,许多课堂讨论结果无需采用统一的答案标准,仅需将其作为参考即可。因此,评价过程中不应单纯以学生讨论结果为依,应从多方面素质包括学生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角度出发,判断学生在案例教学下各方面能力是否得以提升。

3.教师综合素质问题

教师综合素质是制约案例教学法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实践教学中,教师在掌握基本的生物理论知识外,还需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确保案例的引入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还需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根据现行生物教学相关要求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如案例教学法应用下问题情境的创设、小组讨论形式的开展等。只有在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以及其他各方面行为方面不断完善,才可使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论

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现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的现状,合理选择案例教学中的相关方法,遵循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基本原则。同时,案例教学法应用下还需注重做好案例汇编与教学评价工作,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下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社个综合能力共同提高的目标。

[1]白淑清.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04:76-77.

[2]吴佳平.初中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1:71-72.

[3]张艳.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管窥[J].新课程导学,2014,20:64.

何君花(1980.07-),性别:女,籍贯:吉林长春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生物学教育。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第12话 完美生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