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因你而美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魅力
2015-02-28江苏省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王夏军
□江苏省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 王夏军
教学相长,因你而美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魅力
□江苏省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王夏军
赋予学生真心的教,学生回馈你用心的学。只要老师能够亲近孩子们的心灵,多给予开启智慧的鼓励,多给予积极引导的欣赏,那么每个天赋纯真的孩子都会被学问所感染,被知识所感染,被教师的真诚所感染,使得我们的教与学变得相得益彰。老师懂得欣赏学生,学生珍惜欣赏老师,彼此欣赏,才是做好学问最大的魅力所在,才是教学相长的美。
数学课堂教学相长魅力无限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各不相同、别具一格,没有统一的格式复制成功,没有统一的模式依样栽培,但是教学中引领学生发展、进步的法则却始终如一:赋予学生真心的教,学生回馈你用心的学。诚如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的,只要老师能够亲近孩子们的心灵,多给予开启智慧的鼓励,多给予积极引导的欣赏,那么每个天赋纯真的孩子都会被学问所感染,被知识所感染,被教师的真诚所感染,使得我们的教与学变得相得益彰。老师的教学因为教得认真、诚恳、细腻、精致而赢得学生对学问的崇敬,学生因为敬仰学问而踏实、用功、细心,赢得老师的赞赏。如此,教学相长,教学因学问而美,因治学中师生彼此的认同、彼此的欣赏而美。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但是,真诚、精致地传授知识始终是老师必备的素养。如果我们在平时精致的教学中,还能时不时地关注学生与教者间的感情交流、功课交流,达到教学相长,这是可以温暖师生心灵的一种美好境界。我在数学教学的几多实践中,倍感教学间师生彼此欣赏、彼此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互动交往赋予我心灵的那份充实与美好,让我更加认真地去教好书,让学生因我的认真而更加专注地学好数学,提升成绩,享受提升智慧的快乐。
教学相长魅力一:学生欣赏你的课,因为那份欣赏,课就格外精心设计,回馈学生真心的喜欢。
当我们的教学不因老师独美,不再一言一贯之,留给学生更多出彩的空间后,孩子们会获得有益的发展机会,坦诚对学问的理解、分析、思考与解答,有了他们独立的思想空间,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就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当我们的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认同,学会自主研判和推敲后,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更为细腻、严谨、专注。于是,老师总能乐享在一种治学严谨、求学若渴、敬业进取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孩子们总能开心地浸润着老师那份对他们由衷的欣赏中,获得长足的进步。这就是我热切期待、乐于看见的教学魅力。
数学教学尤为注重简洁、明快的教学节奏,而学生的认知度在一堂课上并非是长久持续的。这就需要教师驾轻就熟地合理安排教学细节。如六年级教学“正反比例”的知识时,通过两种相关联量的大小关系分析,推导到对应的数量比值计算或者乘积计算,研究两种相关联量究竟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最终确定:成不成正比例,看比值;成不成反比例,看乘积。可是只对定义加以注解和演绎,学生对枯燥的表述往往难以熟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事例研讨对应的数据关系,学生通过演算,一次次巩固应用,就能强化这样的比例分析。可是也有让学生犯难的地方,如人的身高和年龄。一部分学生认定从小到大慢慢长高,符合正比例关系,于是判定就成正比例。教师在课堂上要立刻捕捉住这样的不成熟判断,认可一部分见解是对的,而后启发学生思考:当一个人长到一定年龄还会继续长高吗?于是学生顿悟这两个量的变化并非始终相伴的,明白了不能判定正比例的道理。由此可见,不直接抹杀学生合理的推敲、分析,在尊重基础上机智的点拨,也许让学生更受用,更有顿悟的感觉,也激发学生更喜欢数学的探究思考。
教学相长魅力二:难免有错虚心承认,及时弥补,学生体会老师的诚恳,更尊重学问,更爱研究你的数学。
任何数学老师都并非智力通天、全能全会的解题高手,总有遇到解题时磕绊的时候;不遮掩在学生面前的困顿,用诚实的态度坦诚自己的一时无解,有时候恰恰让学生更易接受你的教学。因为孩子们懂得并非人人都是天才,人人都会出错;老师也不是神,也有普通的时候,也会有不会解的困惑,倒是更像做学问时的伙伴了,更容易亲近,更容易宽容自己的不足和老师同样的不足。
教学相长魅力三:彼此认同,良性互动,拓展提升,激发学习热情,是学生做学问的最佳动力。
老师最痛苦的往往是教到一些学习能力较弱、思维不够敏捷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多鼓励,多认同他微小的进步,这往往是促使他成长的催化剂。如曾经带过的一批学生,他们的资质并非聪颖,但是肯静心听讲,课后作业不拖欠,总是争取及时完成,也不喜欢抄袭。他们虽然总是出现一些错误,但是只要你细细跟他们讲解清楚,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订正,直到完善为止。所以,有时候我深深地感悟到:面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数学老师要有心栽培、引领提升;面对学有困顿的孩子,数学老师更要懂得悉心引导、精心辅导、用心鼓励。这样,一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氛围才会格外浓厚、专注、热情、努力,教学效果才会稳步提升。
师者传道解惑,教者有时候也是学者,学者有时候也是教者,只有彼此尊重、欣赏,才是良性的互动,才是富有魅力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