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公平

2015-02-28郑桂芳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平重点差异

郑桂芳



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公平

郑桂芳

(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河北邢台 05400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所依据的原则,公平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取向,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过程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教育目的的真正实现,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育过程的公平。

义务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教育过程公平

在我国,随着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差异的日益凸显,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问题成为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公平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教育起点的公平,关注的是教育权利的公平,是为了确保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个层次,教育过程的公平,关注的是教育条件和机会方面的公平。是为了确保每个学生所享有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经费等处于一个基本持平的状态。第三个层次,教育结果的公平,关注的是差异基础上的平等。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天赋和能力,为他们提供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第二个层次:教育过程的公平。

一、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危害

(一)教育过程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在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南方沿海地区开始的,开放早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也带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东部沿海地区,教育相对发达,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处于落后地区的人们,迫切希望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现状,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出身,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后天的教育上,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千百万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辛辛苦苦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能有钱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愿望特别强烈,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就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期望,也是在维持社会的稳定。如果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得到公平对待,会毁灭他们心中的期待,极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教育过程不公平会影响教育目的的真正实现

如果教育的过程不公平,整个教育也无法真正做到公平。譬如: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那些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跟那些只能进入非重点学校的学生相比,拥有更好的教师,更多的教育资源,重点学校的学生因此更加自信,而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每当想起自己在一个非重点的学校,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动机水平比较低。而在一所学校里面,又分重点班和普通班,那些普通班的学生也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种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人为制造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对少数被选拔出来的精英学生有利,而对绝大多数学生是无利的,这种牺牲绝大多数而照顾一小部分精英的选拔式教育,跟我们教育目的是相违背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明确规定: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过程不公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学校,缺乏优秀的老师,一些本来天资聪慧的学生,因为没有机会接受好的学校教育,丧失对学习的信心,辍学去打工,调查发现,最近几年辍学的中小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本该上学的年龄却辍学去当童工或辍学在家务农,严重影响了这些农村孩子的健康发展。

在城市,在同一所学校,因为老师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那些成绩差的学生面临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心理承受很多的压力,一些学生为了逃避这些压力而沉溺于网络,有的离家出走,更有甚者,因为压力过大精神崩溃而选择自杀。不公平对待学生导致的悲剧一次次敲响警钟:不要再区别对待学生了,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通过受教育而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我国当前教育过程不公平的现状

(一)城乡学校之间的差异日益突出

城市学校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城市学校的学生已经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高水平的老师也都留在城市学校任教,而农村学校,很多基础的教学设施还不完备,有的学校连操场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桌椅板凳都破损不堪,农村学校留不住老师,很多老师跳槽,留下为数不多的老师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使得农村学校跟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拉越长。

(二)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十分突出

在所有的城市,都有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重点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和经费,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师,能进入重点学校,还意味着能更容易的升入高一级的重点学校,而非重点的学校,因为师资的薄弱,办学的硬件软件都跟重点学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招到的学生也相对比较差,校风和学风往往也差,升学率也低。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使优者更优、弱者更弱,这种现状,逼迫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而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择校。因为要择校,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购置学区房,有些家长抛弃脸面求人送礼,家长们的焦虑与势利,直接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校际差异主要来自人为的因素,解决校际差异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属于公共服务,所以,政府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缩小校际差距。

(三)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的对待

个体差异中,主要表现在不同成绩学生之间的差异、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成绩成为学生之间差异的最突出的标志。成绩好的学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鼓励和支持,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遗忘在教室的角落里。有的学校为了保证有高的升学率,在毕业考试的时候,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劝退,不让他们参加升学考试,这样不仅剥夺了学生继续求学的机会,还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女孩子因为安静、遵守课堂纪律,而得到老师的喜欢。男孩子因为活泼、调皮、爱捣乱,得到老师更多的指责,这样就导致男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不如女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好,师生关系的不良,直接影响到男生学习的积极性,最近几年,每年的高考,女生的成绩都普遍高于男生,一些有自主权的学校,不得不对男生降分录取,甚至有专家开始呼吁“拯救男孩”。

家庭背景不同,也导致了学生在教育机会和条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些家庭条件好的,有钱买学区房,孩子在那个区居住,就可以享受那个区重点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那些贫穷的家庭只有羡慕的份。

三、保障教育过程公平的措施

(一)要做到教育过程公平,必须有正确的公平理念

我们追求的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教育平等,更不能搞平均主义,真正的教育公平是一个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性:第一,平等性,即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第二,差异性。即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天赋才能和智力水平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育。第三,补偿性。即向特殊教育人群倾斜,对于有残疾或缺陷,各个方面处于弱势的人群,在教育方面给予倾斜性的补偿。

(二)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

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现实中的情况是爱优秀学生易,爱后进生难。学校应该营造一种无歧视的、尊重学生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校园环境。把是否尊重爱护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指标,以便引起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

(三)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第一,建立合理的城乡教师定期流动机制。

实施城乡教师轮换制,定期让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让农村学校的教师也有机会到城市学校任教,因为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对那些去农村支教的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生活费用的补贴。

第二,对农村的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农村学校要实施多种教师培训模式,比如:请优秀的专家进驻学校,帮助学校进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周期性派教师外出到高等师范院校进修,让教师通过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从教能力。

第三,国家不仅要把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持续推广下去,还要有保障措施,使这些免费的师范生毕业以后能到最需要教师的农村学校任教。

(四)对农村学校加大投资力度

加大投资力度,保障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学校,还要加快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使农村的学校也能上网,把城市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上传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农村学校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义务教育是由政府提供的,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保证其具有公平性,公平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努力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才能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到实处。

[1]薛海平,李岩.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预警机制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2-137.

[2]徐蕾.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08,(5):160-163.

[3]徐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42-46.

[4]王一喜,严桦.关于我国实施教育劵制度的几点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8-101.

2014-11-06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HB14SH007

郑桂芳(1968-),女,河北邢台人,硕士学位,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G640

A

1672-4658(2015)01-0154-02

猜你喜欢

公平重点差异
公平对抗
相似与差异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找句子差异
重点推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公平比较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