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看待重大民生工程——农家书屋的几点思考
2015-02-28王少军
王少军
关于如何看待重大民生工程——农家书屋的几点思考
王少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农家书屋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是满足农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对农家书屋的认识和思考,才能促进农家书屋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启民智、惠民生”的应有作用。
农家书屋;文化惠民;读书需求
农家书屋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广大农村实施的一项宏大惠民工程。2007年,国家把农家书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一起,作为五大惠民工程开始实施[1],农家书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实现了从2007年全国部署,到2012年全国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的历史性成就。每个村建一所微型图书馆,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整个工程投资上百亿,凝聚着全国上下各方面的艰辛劳动。然而,自从该工程实施之初,就有一些不同的议论。工程完工后,更是观点迥异,颇需商榷。在此,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对这一民生项目的关注,进而把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农家书屋维护好、使用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正确看待农家书屋的成绩与问题
调研发现,当前对农家书屋的成效,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一些人对农家书屋存在不正确的看法,他们认为农家书屋“没啥用”,压根不该搞,是形式主义,劳民伤财。另一些人则相反,不承认有问题,过分美化农家书屋的作用与成效,把个别当一般,把一些先进农家书屋说成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以主管部门为主。在笔者看来,正确看待农家书屋建设,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坚持辩证的观点,不能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成绩。要看到取得的重大成绩,尤其要看到成绩的来之不易。无论如何讲,在农家书屋这一工程的推动下,许多农村过去没有农家书屋,农民没有地方读书、看书、借书,现在毕竟是有了,不管它管理是否规范,能否方便农民群众借阅,甚至有无专职管理员等,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村里有了书屋总比没有好,一个农民如果真想看书,还是有办法找到管理员,借到书读的。如果回想一下当初,诺大的一个村庄,几百口甚至上千口人,除了一些家庭有几本小学课本,几乎没有其他可读的书,可想农村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等问题,那现在看农家书屋建设的成绩就不可小视了。
二要客观地看待差距。虽然国家,甚至省级层面都早已宣称在本行政区内实现了“村村有 全覆盖”,但这与事实存在着差距。在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使用上应该看到“三性”,即承认“没覆盖”问题在不少地方的真实性,还有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更要看到不少地方,农家书屋作用发挥不够,甚至形同虚设,几乎没什么用,承认“白覆盖”问题的普遍性。我们常说的事实求是,首先要承认问题,不要掩盖问题,回避问题,甚至睁眼说假话,无中生有。
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景。发展地看问题,是我们对待新生事物的应有态度。我们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就全盘否定。毋庸讳言,农家书屋工程确实有的方面存在问题,但也确实有的地方办得相当不错,可谓管理规范有序,作用发挥充分,农民群众欢迎。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些问题本身是发展中的问题,开始可能不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是任何事情都难免的。同时,现在一些搞得好的地方,将来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搞得有差距的地方,以后可能会好起来。总之,既不能否定成绩,要看到农家书屋大面积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事实;也不回避问题,承认“全覆盖”有水分,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使用效率低下,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基本现实。
四要用全面的眼光认识其作用。农家书屋虽小,但涉及面大。管理好、使用好、发展好农家书屋,解决目前面临的和发展中即将凸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农村“五大文明”整体推进,助推中国梦实现,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正确看待农家书屋的存在价值
当前,围绕农家书屋有一个很大的争议,那就是到底该不该建农家书屋。以及建了的书屋该不该保留、维护下去,也就是农家书屋有多大的存在价值。这是一个许多人都会问,事关重大的问题。
笔者调研后认为,尽管各地农家书屋在建设、管理、使用和进一步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但是农家书屋还是需要建的,更得管好、用好、维护好。原因有三。
首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解决农村落后面貌的治本之策。多年的农村扶贫,为什么收效不理想,农业、农村、农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久治不愈的“三农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甚至好不容易培养出了几个考入名牌大学的“人才”,还远走高飞,到城里发展生活去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之所以没有我们的“三农”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职业农民是现代农民,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训练,不像我们现在的农民以文盲、半文盲,甚至妇女、儿童、老人为主,文化素质低,身体条件差,老、弱、病、残、幼是当代中国农村生活的主体人群。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农村搞好科技文化建设,为整个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提供适宜的条件,这其中就应包括兴办农村教育和图书事业,为农民看书学习提供必要场所。在农民连自己不花钱白看书都缺乏兴趣或能力的情况下,只能由政府出面加以建设,进行管理和维护。读书兴趣需要培养,文化氛围需要长期持久地营造,这是“百年树人”体现出的道理。试想,如果连书都没有,或者只有几本谁也不想看的“书”,谁有办法培养人们的读书兴趣?这就是农家书屋存在的必要性。
其次,国家财力强大了,有条件允许我们办这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加,中央财政更是空前宽裕。据报道,近年来,仅中央财政,到年底常会有上万亿资金没花出去,需要突击花钱。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年底突击花钱可以说是我国每年的“规定动作”。2007年年底突击花掉1.2万亿元,2008年年底突击花掉1.5万亿元,2009年年底突击花掉2万亿元,2011年年底突击花掉的钱居然已膨胀到3.5万亿元[2]。这就为在全社会兴办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事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过去国家想办而没钱办的一些事,在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在全国广大农村建设农家书屋一共才需要花费区区几百亿人民币,对国家一级财政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就看顶层决策者的认识和意志。而办好图书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其影响确实是深远而重大的!可以说,只要上级,尤其是国家层面想办,就能做到。毕竟,把几万亿美元放在国外贬值的钱都有,为城乡百姓配点书,一个村才区区一、二千本,国家财政肯定能做到。因此,可以说我国日益增加的国家财力,已经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发展和更新提供了充分的财力保障,使之由过去经济欠发达时的“不可能”,成为了现在的“完全可能”。
第三,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农村的“文化方舟”。对于农家书屋,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很强的声音,那就是:现在手机、网络这么发达,谁还看书啊!笔者甚至一开始也有类此看法,但经过调研,尤其是到甘肃、云南等地调研发现,在那些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千元,一些村民日常生活连电都用不起。据当地人介绍,云南由于水电资源丰富,丰水期一些乡村自办小水电站,卖给当地村民的电,每度仅两毛多。枯水期当地需用煤炭发电,成本相对就要高一些。网络查询得知,昆明等地城乡居民用电,平时也就四毛多,电价大概居全国第25位,而一些村民却还舍不得用,可见落后之严重。有些地方还经常停电,甚至没通电。因此,可以说,在广大偏远农村,一本书往往就是一个世界,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就是文化荒漠中的一扁“方舟”,它能给山民,尤其是山区的孩子带去文明的曙光,带来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带来外面的精彩世界,带来极端缺乏的精神文化食粮。如,在四川西昌市马鞍山乡有个茶叶村,该村有6个村民小组,200余户村民,1000余人,是一个至今没有通电、没有网络通信的村落。该村处于大山中,有一个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病,如今视力右眼仅有0.02,左眼仅有0.08,双眼几乎失明的马建华老师,在其妻子的帮助下,坚持教学,使附近的孩子避免了辍学。马建华现年45岁,马鞍山乡天星村人,1995年至1997年是当地乡村临时代课老师。1998年在西昌市教师进修学校民族中师班学习后转为无编制、无社保、无医保,与正式教师同薪水,但只能永久留在本乡教学的乡村教师,自2000年起,一直在茶叶村小学任教至今[3]。盲人在教书,在传播文明,给偏远山区的人们带去光明和梦想,十分令人感动!
笔者在甘肃调研时,还听到下面一个故事。
当地接待我们的一位领导问一位山区的小孩:你家有电视吗?
小孩回答:有,坏了。
领导问:那你怎么看电视?
小孩答:去叔叔家看。
领导问:经常看么?
小孩答:不,一个礼拜看一次。
领导问:为啥?
小孩答:电太贵。
试想,在这些根本没有电,平时不能或看不起电视的地方,很少会有手机、电脑可看,书不就成了很好的精神家园吗?闲着没事就读书,这种看似无奈,却又相当高尚的传统生活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乡村,能没存在价值吗?甘肃、贵州成为全国农家书屋的发源地也就顺理成章。可能有人会说,如今我国这么发达,还有不通电,没有网络的农村吗?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除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份外,四川也有这样的村庄。至于有电,但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村庄,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大量存在。如,上面讲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西昌市,就有这样的村庄,盲人马建华老师还在坚守着。
反过来讲,对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你有钱了,买些书,办个书屋,偶尔有人来看看,区区几万块钱,根本没有什么困难,为什么不办?花几万块出去旅游有钱,买点书,抽空读读不行?还有,有些古本、善本书、线装书,一些有钱人不看都买,仅仅为了收藏,国家为农民买几本书放着,有何不妥!况且,要说对农村的投资存在闲置和浪费,农家书屋也不是最严重的,比如有的省搞的送电影下乡,经常是农民在家看电视,电影放映员在街头放电影,也很少有人看,这比书屋要费钱多了。据了解,有的地方规定,每个村必须每月放几场电影,而往往是观众寥寥。可见,对接文化需求很重要。
三、正确看待农家书屋的借阅率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者不多还是有的。针对农家书屋的存在价值,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农家书屋借阅率低,平时读者少,有些书的用处也不大,于是否定农家书屋建设的必要性。其实这也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观点。国家许多图书馆的藏书平时都没人看,我们能得出结论这些书不需要收藏吗?有些书,包括普通百姓家和大学者的藏书,都不一定天天看,但还是需要收藏的。偶尔看看也要保存。其实,一个村庄建个图书室,其象征意义还是很大的,最起码能起到对农民的文化熏陶作用,偶尔还有人看也可以。有时可能就是这一两个读者,读了某一本书,就会为一个村庄发展起一个种植、养殖或农产品加工的产业,或者普及了一次法律知识,或者学会了一门手艺,能够更好地服务一方百姓。这样看来,一些书不一定全村人都要看才受益,只要有一个人或者将来可能有一个人需要,都有必要收藏。尤其是政府并不缺这点钱,许多效益不大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投资数亿,甚至数十亿、上百亿,都可以上马,为全国农民配点书,一个村庄仅仅需要几万元,实在不应该过多地说三道四。当然,农家书屋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图书知晓率上,多进些农民读者欢迎的图书并没不妥,还是要积极倡导的。
四、正确看待农民的读书需求
关于农家书屋,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根据农民不想看书,于是否定农家书屋工程。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也是需要商榷的。首先读书需求需要培养。众所周知,没有人生下来就爱读书,人们的读书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简单地说农民不爱看书是不科学的。现在的城里人,许多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他们都曾是农村娃,经过考大学、参军、经商等途径,才变身城里人。我国目前所谓的“城里人”,其实多数是城一代、城二代,真正的城N代只有在北京、天津这种大城市才有少量存在。这些人中的一些人,当初之所以能够有读书的兴趣,克服困难读书,因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正,整个社会基本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他们于是深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并为之付诸了行动。可以说,没有人天生爱读书,只有整个社会让人们看到读书的好处,才会唤起整个社会的读书热情。在极端环境下,还坚持读书的人总是极少数。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中国就曾掀起全民读书热,并产生了一代大学生,这些人至今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力量。其次,正因为没书可看,农民才没有这一需求。“农民生活三件事,干活、睡觉、看电视。”农忙时节如此,农闲时节一些村庄则是“吃饭、睡觉、打麻将。”这是当前许多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我们不能把原因当结果。笔者认为,现在的农民读书需求不足,与他们长期以来没有书可读,整个村庄都几乎找不到几本有意思的书有关。即使现在有书屋了,农民还不爱读,也与长期以来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而又没有好书值得吸引他们等有关。任何习惯都靠养成,读书这一相对枯燥的事更是如此。再次,对农民的读书兴趣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农民的读书需求还是很强烈的。调研发现,有的地方虽然不富裕,但是由于当地有一个“非耕即读”的好传统,整个村庄的百姓都爱读书。这在全国有许多,一个村可能就考上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历史上出过多名进士、举人。这在江南一些历史文化名村镇几乎普遍存在,在北方也有存在,包括一般人眼中落后的河南农村①。甚至在笔者调研的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都有一个几百户人家的小山村,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了几十名硕士、博士。最后,对于广大还没有形成浓厚读书氛围的农村,我们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要积极倡导,防止“愚昧——贫穷——愚昧”的恶性循环。其实,现在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社会阶层板结化”问题,也不能全怪社会、怪体制、怪国家帮助不够、怪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经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这也有贫困阶层“人穷志短”、“不求上进”、思想不够解放及懒惰、不善理财、甚至沾染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偷等不良习气的原因。河北张家口坝上的一些偏僻村庄,冬天向阳的墙根下坐着一些晒太阳的青壮年劳动力,似乎也在注解着这些地方长期贫困,屡扶不富的原因。这应该是当前我国出现“阶层固化”,或者说“阶层板结化”的一个重要内因。据笔者观察,现在农村很多孩子辍学,并不是因为家庭穷,读不起书,而是觉得读书不易,又没多大意思。全国真正因贫困辍学的学生,少之又少。到一些初中调研,就会发现,初一人数最多,初二开始流失,初三往往大量辍学。如果说是因为贫穷而辍学,哪为什么初一辍学的少,初二开始增加,初三达到了高峰呢?这么多家庭,都正好到初三就穷得上不起学了。上得起初一,上不起初二、初三?显然不是经济原因。学习成绩差,初中物理、英语难学,而学生的升学动力又不足,应该是众多初中阶段辍学的主要原因。
五、正确看待现代信息技术与农家书屋的关系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农家书屋的影响可谓全面而深远,且利弊兼有。首先,从有利的角度看,现代信息技术,方便了图书管理,在图书的分类、编目、查询、借阅等环节都实现了大的飞跃,节约了管理员的时间,方便了读者查阅。电子书的出版,更是节约了房屋空间,提高了读者的借阅和阅读便利性。其次,从弊的方面,人们可能更喜爱阅读电子书,从而使纸质图书、报刊杂志的影响力下降,读者群萎缩。网络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免费阅读、免费下载的流行,更使纸质读物受到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实体书店、纸质读物、传统图书馆都面临生存危机。
但也有调查在传递着纸制读书的希望,称电子读物并不会彻底取代纸制书,甚至有不少人还是很喜爱纸制图书。如《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4)》[4]显示,在上海,纸质阅读占优势地位,高出数字阅读25.15%。在阅读时间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上海市民阅读纸质读物的时间回升。70.6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市民的购书热情也有所提振。上海市民买纸质书的预算已从2013年的每年最多200元大幅提高到500元。“内容简介”和“熟人推荐”是影响图书购买的两个主要因素。从阅读内容来看,男女阅读的喜好也保持差异。男性更偏爱“政治”、“军事”,女性则更钟情“艺术”、“心理”等读物,但男女读者都喜爱文学和历史类书籍。
面对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这一新形势,笔者认为,农家书屋工程要积极应对挑战,用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卫星数字书屋,购置电子读物,方便村民上网查阅信息,也可通过网络购置村民喜欢的纸质读物。根据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信息技术并不是图书馆的末日,而是其提档升级的机遇。农家书屋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借此机遇和挑战,大力推进农家书屋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使自己鸟枪换炮,升级换代。
当前建设好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好来之不易的农家书屋工程成果,把农家书屋这件好事办好,发挥出应有作用,实现书屋的永续利用、健康发展、不断升级,除了正确的认识,大力深化农家书屋的全面改革外,还必须遵循正确路径,努力营造良好的村民读书氛围。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述。
最后,笔者期待着经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使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农家书屋,能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的先进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也为我国农村图书事业在农村的大发展,大繁荣,谱写出新的华章,使“经济落后、文化荒漠”不再是我国农村的形容词!
注释:
①《河南“博士村”:近代以来出20个博士、23个硕士》,2014年4月28日《郑州晚报》.据报道,邓州大丁村,人口不足2000,尊师重教,文俊辈出.从明朝以来先后出知州以上官员50余人,举人1人,拔贡、岁贡等36人,廪生、增生等321人.近代以来,出了20个博士、23个硕士、90多个大学生,被称为“博士村”.很多村民的祖上就是举人,还有不少秀才.好学成才的传统,为现在人才辈出打下了坚实根基.村民再苦再累,也不会让孩子辍学.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该村很多有志气的青年头脑中存在.历来很多成功的榜样,无疑让一代代年轻人受到很大影响,激发了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1]第十届全国人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3/05/content_5800951.htm.
[2]李春平.如何避免年底突击花钱[N].经济观察报,2013-3-1.
[3]四川新闻网.双目几近失明山村老师让妻子当“眼睛”坚守讲台[EB/OL].2014-09-21.
[4]石家庄新闻网.七成上海人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EB/OL].2014-08-12.
2014-12-22
“当代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
王少军(1973-),女,河北徐水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研所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研究.
D699
A
1672-4658(2015)01-0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