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重矛盾和化解路径
2015-02-28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第三中学孙洪英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第三中学 孙洪英
◆辽东学院文化社会研究所 孙 鹤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重矛盾和化解路径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第三中学 孙洪英
◆辽东学院文化社会研究所 孙 鹤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初中阶段观念性知识和思想政治意识为基础,承担着高中生的观念性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时代使命。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知识传输和观念内化、观念引导和养成、既定思想政治倾向的传播和思想政治素质需求的满足三重深度矛盾。如何化解?实为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三重矛盾;化解路径
“新课改”以后的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系列教材,从内容选取的项量关照到知识依序展开的内在逻辑,再由“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综合探究”等教学提要环节到巩固复习“问题提示”所透视的方法论设计,各元素对学生接受心理逻辑的依循和对学生接受美学规律的把控几乎是无可挑剔。然而,人们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指标的厚望,却无论如何都无法用“满意”二字括结出一个完整的句号。“非考试而不能重视”的实践,致使知识传输与素质内化的轨道式游离,良苦初衷与心愿意往的默契难达,高位标定与极度需求牛马不及,不仅影响着教学的实施,而且更能从高考政治试卷答卷的满意度反应中透得见更多的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堪忧。这些矛盾的提出并非源于我们对现行教材完美性的追求,而是基于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期望,即未来民族素质的保质期冀、人生高中阶段“三观”教育的不可替代特性的逼迫。
基于此,笔者拟从当下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普遍实际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学中接受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效应优势理论,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业已存在的三重矛盾,并就其化解路径谈点粗厘看法,以期裨益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三重矛盾”的分项解读
(一)知识传输和观念内化的矛盾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使命是什么?这原本是一个没有半点新意的问题,但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影响却非常严重。在应试教育理念下,由于高考涉及思想政治科目,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实效就在“指挥棒目的”的驱使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扭曲。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栏里,写有“学习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字样。很显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目的,不在于思想政治课的“文化知识”,而在于它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终极内化。但高考思想政治“指挥棒”的功利性驱动,扭曲观念素质内化的目的,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实际上成了高考目的的知识性传输。
事实上,人类观念性教育和科学知识性教育的区别甚大。前者需要从知识的基本认识开始,逐步迈向观念认同,再积淀成为自觉意志和价值取向的习惯性选判,接受量和接受权重比知识性教育更具自我延伸和扩张性,通常表现为创造发明性和创新性都比较小,接受过程始终处于“动态状态”。而科学知识性的教育则不同,从内容上看,都比较“新”,传输量和接受量也相对“静态”,一旦涉及自我延伸和自我扩张,则会明显地出现创造、发明或者创新迹象,这也是高中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之处。
(二)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和养成的矛盾
我们的社会已经走进了网络化时代和自媒体时代,高频速和巨容量的信息传输,已经使高中学生在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形成方面有了太多芜杂的“铺垫”。这些铺垫往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最大障碍,加之那些铺垫中不仅有趣味性的功利诱引,而且有被歪曲、被肢解、被断章取义、被“事实”验证的“实践验证”。
因此,追求养成,就成了一种奢求,一种强聒,一种事倍功半的辛苦和艰难。另外,从思想观念接受的规律上看,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规律,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固化过程,而是“眼、耳、鼻、舌、身”的体验开始,逐渐凝固在人的意识当中的。而较之那些来自于家庭的、社会的、网络的等等方面高频速、巨容量的体验式“铺垫”,有限的几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无疑是杯水车薪的。事实上,青少年身心发展到了高中阶段,“三观”奠基是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需要。它源于青少年对权利、义务等人格地位的初步获得、学识、知识、经验的汲取、参与社会化生活的基本需要等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以及能力发展的驱动。这些表现在青少年身上的许许多多的社会人资格的积累,使其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养成需求越发显得现实而急迫。
从词性分布看,开放性词类数量使用总是居前。有研究指出,数量居前三位的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占总词频的48%[13]。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青少年获取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主渠道,理应与其需求同步。但现在的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传授的内容与青少年的需求同步相互游离。由此使得原本应该同序同律的需求出现了不应形成的矛盾。
(三)既定思想政治倾向传播和满足思想政治素质需求的矛盾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观念性教育,迥别于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前者更强调知识内化后的固化与应用,后者则重在接收后的实践。就观念性教育的特质规律而言,心理认知的特殊律动和固化过程的循序渐进,是其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不关注此关键环节的特性,要实现实效,几乎是一种奢望。因为,就观念性教育的特质规律而言,接受心理规律的依循和接受美学优势的施行,具有得天独厚的效用,这种效用源自于青少年心理认知的规律,更源自于青少年审美习性的驱使。
众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既定的,即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我们在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上必须有接受着认知规律和审美规律的设计,即“教”与“学”的同律。
接受心理学研究证明:最成功的教育行为一定是最符合接受者接受规律和接受审美优势的行为。凡违背接受者接受规律的教育都是事倍功半的教育。翻开人类观念性教育的历史我们会知道:任何一种观念性的教育,大多始于接受者的需要这个基本的起点,包括宗教的传播,而把握观念性需要的程度、幅度、强度、角度和传输力度,往往决定着这种观念铸就的牢固与否。那么,我国当代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需要是什么呢?根据我们对近四年来我国高中毕业生的思想政治需要的调查显示:当代高中生对他们的自我思想的需要主要反映在:第一,独立性需求的比例约占被试人员总数的80%以上;第二,自选性需要,约占被试人数的90%;第三,开放性需要,约占被试人数的75%;第四,“据实性”需要,约占被试人数的60%。这组数字背后给我们的告诫是清楚的。
当代高中生虽对思想政治素质的需求程度较高,同时对需求内容的要求性指标也非常高。思想政治的独立性、自选性、开放性和据实性,都要求我们必须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上述四方面的界说的同时,再以其对高中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当中的“三观”基奠形成现实的同构。否则,既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作为思想政治需求特质的矛盾就很难弥合。
二、“三重矛盾”的根源分析和化解途径
(一)“三重矛盾”的根源分析
毫无疑问,任何矛盾的形成,自然都有其主客观原因或方法论是否得当等“过程性”的原因。如果我们冷静深入地分析三重矛盾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冲突焦点则会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矛盾,其实都不表现在教育内容主体正确与否和接受主体是否需要这两个根本的基点之上,而完全存在于方法论和“过程性”的操作之中。例如,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编撰科学性都是无懈可击的。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材中的独立性、自选性、开放性和据实性的融合处理深入浅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传播形式亦具体深入地融汇到了高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实际当中;理论的抽象性以图文并茂的教材体系和案例设计浑然一体。
那么,“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呢?其实,这在当代高中学生们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中是不难找到答案的。首先,高考指挥棒颐使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从实践初端就受到了应试目的的扭曲;其二,商品化社会的功利性价值习惯选判助推了观念性教育内容原本特有的实现难度;其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就已经泛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期盼目标;其四,许多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在把握观念性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技能技巧方面,出现了接受心理学规律和接受美学操作优势的“跛足”和“无知”。由此也就造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三重矛盾并现的局面。
1.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以观念性教育内容特有的本质
应该郑重指出:人类的思想观念教育,虽然同属于人类的知识教育,但较之纯粹的科学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本身有着特殊的律动本质。这种特殊的律动本质,首先表现在接受主体对“知识”意志性固化,也就是说,接受者在接收到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后,这些“知识”不再是具体实践层次的技能性常识,而是内化成了意志要素。其次,观念性教育过程本身,从来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暂发生过程,即使可能会出现“一语惊天”、使人“茅塞顿开”的显现,但将这“惊天”一语转换成需要恪守的意志观念,仍然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内化过程;第三,观念性教育,无论教育的过程怎样形象化或情感化,但终极形态从来都是哲学式的抽象或宗教式的图腾固守,这是为人类观念性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所决定的。
2.让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们接受心理认知的规律
人的心理认知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发生各异的循序过程。这个过程,受信源系统的客观外在因素、信宿系统的内在的需求程度、信载系统的“信质”保真以及信传过程的诸多因素左右等等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受接受主体的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其认知的发生状态和接受的结果也会呈异常复杂的境况。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讲,这种教育特性似乎更加特殊,首先,教育内容处在观念性教育的“抽象”意义范畴;其次,认知的对象处在理性初成、认知欲超强、认知力不足、情感性相间、体验性匮乏的阶段;第三是面临信息源广泛、信息质芜杂、信息流骤增的背景;第四是存在目的“双因”并存、过程性不能复来、实效性追求紧迫的前提等等。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面对这四项“特情”的考验并收获预期的实效,实在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过程复杂。基于此,我认为,要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的目的,其教学必须能和上接受心理学的律动之旋。
3.让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尽占接受美学的优势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或“接受与效果研究”,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其核心理论是从接受出发来探讨作品传播的效果问题。
虽然接受美学最初只是针对文艺作品的传播问题而提出来的,但它对教育活动所带来的革命,是不可小觑的,因为教育活动本身的传播,即是围绕着某一“作品”(教材)而展开的。而且这种展开,并非如文艺作品的展开那样,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形象色彩。教育活动的传播,许多时候是在没有“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魅力下展开的,因此,探讨接受美学所说的作品被受众接受的过程,对我们更好地借助接受美学所特有形象优势、情感优势从事教育活动,追求教育目的,显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众所周知,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信息对于人脑的作用方式、作用力度、作用范畴等因素对人脑最初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到最终“记忆曲线”的强化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为信号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鉴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想实现最佳的实效获得,就必须关注接受美学的优势所在。其实,从人的认知发生时的信号刺激强度、认知接受范畴,到信号刺激渠道,优势的刺激源应该是信号对人的多感官的作用,我们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抵是通过理论灌输和实证性枚举来进行的。那么,能否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化处理,将预授的内容尽可能多地附上情感的、形象的或者其他更有利于接受主体实现“通感”接收的状态。因为从尧斯关于“作品”与读者审美交流过程的五种模式中,无论是联想型认同、敬慕型认同、同情型认同、还是净化型认同、讽刺型认同,其实都是在浸满了情感和注塑了形象等太多的美学元素之后的一种作用力量。因此,借助接受美学的优势接受规律,乃是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导入更为科学途径的理想道路。
其实,在近年来学界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研究中,汗牛充栋的著述和琳琅满目的高论是随处可见的。而且大多的微词指向,均锋芒所向于因高考“指挥棒”的颐使所扭曲了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其由此兹孽的败坏性元素,但在我们看来,原因的追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对策的科学设计。所以,本文在此提出引入接受心理学原理和接受美学优势理论来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乃是一种设想或假说,以此供广大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们做教育实践性的参考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编辑:刘金华)
孙洪英,辽宁省丹东市东港三中教师,曾受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材培训团专家。曾获得辽宁省政治学科“教育教学能手、典型”称号;孙鹤,中国遗憾学创始人,辽东学院文化学研究所所长,辽宁省文化学会会长。
G633.2
A
1671-0568(2015)34-0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