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5-02-28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杨慧成
□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杨慧成
基于信息化平台,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杨慧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这种需求不仅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软件方面的。面对这样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为此,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建成了覆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两周一集中的培训,极大提升了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平台 未来教室 智慧校园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位于美丽的青剑湖畔,现有班级58个,学生2810名,教师157名。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公效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围绕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开展工作,以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原则,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以“交互白板”、“翻转课堂”、“虚拟演播室”和“未来教室”等作为突破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有探索,有思考,也有一些收获。
一、建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袁科学规划
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促进学校的全方面发展。学校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优化。学校建立以校长为一把手,分管副校长具体部署,信息中心牵头,由教育处、德育处、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处、教科室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并着手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我们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几年来,领导班子坚持科学、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明确职责规范,定期督导反馈,注重工作实效,从而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稳步推进。
二、做好硬件平台建设袁打造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环境
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教学效果、设备设施的管理和应用效益;是使学校走向智慧化的重要基础保证,是一项复杂的大型建设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学校一直重视信息化硬件方面的建设。其中具有
特色的建设项目为:
1.打造一个未来教室。未来教室将彻底颠覆学生、家长对教室的想象。未来教室以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为核心,结合电子书包、高清视音频交互系统、课堂直录播系统等,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我校至2014年下半年建成后,组织学校教师进行未来教室使用的全方位培训,并迅速成立了以30位青年骨干教师为未来教室种子教师和研究队伍,要求每两周至少在里面上一次课、每学期至少开一次未来教室的公开课。目前,我校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老师能够熟练使用未来教室进行高效教学的老师。
2.全面实现LCD短焦互动液晶投影机交互教学。传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一根USB数据线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利用投影仪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进行交互教学。由于需要同时购买交互白板和投影仪,投资较大,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为此,我校采取了LCD短焦互动液晶投影机的方案,投影机内置红外线交互系统,墙壁和普通白板也可以成为交互白板。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电脑上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目前,我校已经实现全面交互白板教学。
3.建成三维虚拟仿真校园广播电视台。三维虚拟仿真演播室除了节省成本与时间外,更能将我校的广播电视制作的水平向前推进到全新的视觉领域。只要一个小的蓝色背景,加上两支摄影灯光,通过数字摄像机把人物的全身、半身、胸上景拍下即可,就可以制作出豪华大场景的三维合成效果,无需为不同的节目搭建不同的演播室或场景,所以在有效利用演播室资源方面,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校园电视台取名为“逗逗娃”校园电视台,下设四个栏目:新闻快车,吴风雅韵,Show我风采,你点我播。现在“逗逗娃”校园电视台已经成为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每两周一期节目。
另外,为了提示学校的网络传输速度,提高办公效率,2014年学校实现千兆网络到桌面。无线网络在教学区和办公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三、开发教育云资源袁完善智慧校园的软环境
如果把信息技术的硬件系统比做人的肉体,那么信息技术软件系统就相当于人的灵魂。近年来,学校将借助园区教育的云资源,全面构建我校智慧校园的软件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这是学校领导的一贯共识,硬件上去了,软件也必须跟上,才能保证计算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此,学校先后基于云服务的理念搭建了学校网站平台、内部管理系统、资源库、课题管理网、教师博客、电子图书系统、《吴文化100课》专题网站、百年校庆网等平台。其中我校的内网平台和校园资源库在区内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1.校园内部管理系统:又称内网,是学校集学校管理、教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信息交流、教师培训、校务公告等一体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从2004年下半年开发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目前,该系统已经保存了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学校所有信息,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特色,在区内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前来借鉴学习。多年来,学校先后为1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提供了搭建这类平台的技术支持。
2.学校资源库:始建于2004年,最初基于FTP管理平台。2010年,学校与南京冠邦进行合作,进一步完善了资源库系统。我们学校的资源库主要重视自主开发,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资源整理上传。如今学校拥有教师自制和整理上传的资源覆盖所有学科,已达2T多,并在不断完善中。
另外,学校能够根据省市区的要求及提供的各类信息平台,积极做好电子学籍、资产、教师和财务管理等平台的信息输入。同时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库和各类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学校在考核、评优工作中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随着学校信息化日趋完善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何发挥这些平台的优势,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办公效率,是目前我校在职教师的一项任务。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参加苏州市电教馆组织的网上培训、江苏省网上在线培训、校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学校组织教师两周一培训,并利用双休日、下班后、寒暑假的时间分期、分批对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进行技术培训、上网培训,学习操作程序,掌握使用方法。并对个别中老年教师进行补习,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软件制作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信息设备的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育水平,我们又要求全校教师人人能运用多媒体交互系统上课,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定期组织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已100%通过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
五、应用至上袁初见成效
我们在启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时就明确提出“应用至上”作为信息工作的准绳,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使用交互白板、使用未来教室。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切入点,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有1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竞赛中获奖;教师教学竞赛也频频获奖,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30人次获一等奖;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我校韦彩花老师获得了江苏省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有三人获奖;第二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我校20多位老师获奖;更有数百人次在各级各类的课件比赛中获奖;学校拍摄的《百年校庆》专题片被评为全国金奖;杨慧成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和园区中小学首届“教育技术管理服务能手”等荣誉称号;吴佩芳老师被评为苏州市和园区中小学首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等荣誉称号。
我们坚信,伴随学校智慧校园的不断推进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一个更加高效、人性化育人环境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