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疑”促“思”,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2015-02-28阴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汤艳梅

新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黄河文本教材

□阴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汤艳梅

以“疑”促“思”,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阴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汤艳梅

语文教学强调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构建以“疑”为主线的课堂,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梳理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精心引导他们探疑、解疑,并生成新的疑问,激发更深入的思考。以“疑”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语文课堂活力,从而提升教学实效。

思维能力 学会质疑 教学实效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构建以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探疑、解疑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能大大激发语文课堂活力,提升教学实效。

一、用心指导袁学会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使教学真正基于“学”的起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教材质疑,向教师质疑,在质疑求解、释疑解惑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1.培养主动质疑的习惯。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老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种质疑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初,可以在交流讨论时,也可以是针对教师的讲课等,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通过积极鼓励和表扬,为学生主动质疑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氛围,调动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好习惯。

2.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会不会提出问题,是检验其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标志。教师应有意识地予以方法的指导。

(1)紧扣课文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课题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如《黄河的主人》,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他是黄河的主人?

(2)抓住情节冲突质疑。矛盾冲突是故事情节推进的线索,也是解读人物内心活动、感悟人物形象的重要抓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爱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下命令杀了它?教会学生循着情节的冲突处来质疑,就能找到深入感悟人物内心的捷径。

(3)立足布局谋篇质疑。如《夹竹桃》,文章写夹竹桃,为什么还要写院子里开得似锦的其他花呢?这样的质疑能将学生的思维从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引向作者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的层面。

3.认真梳理学生的疑问。学生的质疑可能会比较广泛,也可能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教师需要对这些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预设的问题编织在一起,从而提炼出主要问题。

二、精心设问袁引导探疑

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基于学情找准重难点,通过精心设计有效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激荡,在学习的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1.把握教材特点。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准把握文本主题,敏锐感知文本形式及写作特色。

2.明晰问题指向。追求有效的课堂,必须精简课堂提问,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课堂提问要指向明确,才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加深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如《黄河的主人》一课,围绕学生的质疑“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问题进行思考:黄河是怎样的黄河?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筏子上的乘客表现如何?艄公的表现如何?指向非常清晰,由滚滚的黄河到羊皮筏子到乘客再到艄公,由远及近,由物及人,层层烘托,艄公的形象真实生动。

3.引导思维深入。教师的点拨引导要找准时机,如教学《广玉兰》的第2自然段,学生细细品读描写广玉兰花瓣色彩和质感的句子,被作者细腻、精准的描写所吸引,所陶醉。这时教师提问:“作者明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花瓣的色彩和质感,为什么又说自己‘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巧妙的点拨激发起学生的思考,进而体会到这样的表达含蓄而又精准,将广玉兰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4.智慧应对生成。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惑,甚至与文本的“应有之义”有偏差背离。如教学《一路花香》,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挑水工不把这个破水罐扔了换个新水罐?教学《邱少云》,有学生认为邱少云很傻,为什么一动不动被烈火活活烧死……对此,教师不应回避,如果能灵活处理,智慧应对,它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三、延续思考袁课后存疑

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终止,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通过学习,可以启发他们提出新的疑问,激发更深入的思考。

1.探究故事结局,启迪人生智慧。故事的结局是学生关注的一个焦点,而有的故事似乎并没有告诉我们最终的结局。如学完《皇帝的新装》,学生提出:故事中这个皇帝的结局会是怎样的?这个小男孩长大后还会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该怎样回到事情的本身?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人生思考走出课堂。

2.融入现实生活,积极实践探索。语文教材中留下了很多可供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研究的空间,如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以组织学生探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还介绍了哪些昆虫,有趣在哪?你在生活中观察研究过哪些有趣的昆虫?语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思考,主动探究。

“疑”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助推学习活动的动力。以“疑”为主线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积极的思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黄河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黄河』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