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审美化教学探索
——以《峨眉山月歌》为例
2015-02-28阴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杨乔
□阴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 杨乔
语文学科的审美化教学探索
——以《峨眉山月歌》为例
□阴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 杨乔
没有审美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审美化教学以美怡情、以美启智、以美激趣的巨大功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它让语文教学以“人文”的独特魅力,实现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对美的追求。
审美化教学 内涵解读 运用分析
一、审美化教学的内涵
“审美化教学是施教者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赞科夫曾指出:“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具有的那些宝藏。”一般的未经美学加工的教学,往往驻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常态,平淡乏味而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审美需要。没有审美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审美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随时向学生展示教材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感受和领悟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审美情感的投入和渗透,就无法将二者联系起来。
《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包含着大量的美的因素,如行云流水的语言美、山青水绿的画面美、对月思乡的情感美等,如果教师能抓住“峨眉山月”这一艺术形象,引导学生进入到作者所见所闻的境界,创造审美的教学情境,从而唤起学生深切的美感体验,激起相应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检验,由形象化的画面触发,经过学生个体的想象而升华,它积淀着每一个审美个体的思想、经验、伦理、道德等丰富内涵,一旦形成,就会使其心灵得到净化,进而形成审美的人生态度。
二、审美化教学在课例中的运用
根据教材的编排规则,本诗的学习应该交给学生“课外”去完成。教材阅读提示中说明:“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途中所作。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这样的作品,教师能否取其作为课内教学内容,实际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取之,走入年轻李白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生的真谛,沉潜玩味,古今对语,吟哦探奇,情随文走,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增添情趣;舍之,让学生在自我的学习中体验个性化阅读,前后对照,与《春夜洛城闻笛》等李白的作品交相比照,读出自我的审美体验。
笔者尝试从审美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竟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1.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很多诗作都表现了对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然而,大家是否知道,李白是何时开始云游四海的,他离开家乡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走进他的《峨眉山月歌》,一起去探寻他的离乡之旅。
2.解读作品的大致意思。
3.在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背诵作品。
4.对话作者。
(1)提问:诗歌表达了作者离乡时的思乡之情,那么“我”所思的“君”是谁?学生交流之后,各抒己见。
(2)既然大家都认可“君”指月亮,那么,作品中为何提到“思君不见”呢?此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讨,相互讨论之后,回答的内容大致如下:
①之所以看不到,不是真的看不到,而是作者离别家乡之后所见的月亮已不再是故乡的月亮,是别人的月亮。
②我觉得应该是真的看不见,因为从地理课中得知,峨眉山在四川,而四川是个盆地,那里多山;而且我还知道,李白出蜀,应该要经过三峡,那里山多山密山高山陡,李白行船其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月亮被群山遮挡,自然看不见。
③我觉得不是诗人看不见,而是他无心见,或者说是不愿见。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家乡,内心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又有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他之所以不见,乃是他不愿因月而触发他内心的思乡之愁,因为那时他已经树立了“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此时的他扬帆东下,辞亲远游,固然有纵横千里的豪情壮词,但在其内心深处,这个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不敢向前。
(3)如果你是此时此境的李白,你能把诗人的感受和体验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写成散文来表现吗?(学生动笔实践,十分钟后下课,大部分学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文章)
以上是本人所上的一堂常规课,虽普通,却也浸润着笔者对美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点滴思考,算不上成功,却也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点滴参考。
三、审美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季羡林在谈到乡愁带给他的审美体验时说:“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由此看来,我们所谓的“美感”并不仅仅是指喜悦感或者和谐感。“它应该包含了人类情感从最低的音调到最高的音调的全音阶,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
陶冶情感,塑造心灵是审美化教学的基本功能。在课堂上,以作者真挚的内心世界去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促使学生领悟,陶冶情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思维活动的飞跃和教学高潮的来临。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思乡之情,借助“峨眉山月”这一意象,让“月”这一人人皆可触及的意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不断感受、思索、提炼、对照,从而升华,使其从日常情感纳入审美形式之中,接受理性的引导、调节、规范和净化,转化为渗透着理性和社会性的审美情感。
在写作实践环节中,让学生化身为作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离别思乡时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结合学生自己的思乡体验,物我两忘,主客合一,从而进入抛弃了一切功利的纯粹的审美境界。
四、审美化教学能启发创造性思维
一个有探讨价值的提问远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传授,当教师提出“诗歌表达了作者离乡时的思乡之情,那么思君者君谓谁?”这个问题时,是怎么也想不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开阔,发散性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使教师感觉备课的肤浅。比如,有学生提到李白可能是在想念自己的妻子,而当时的李白是否已经结婚,是否已经育子,教师在备课时是没有注意到的,而这种情感又确确实实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当教师的预设少于课堂生成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以发展。
这种审美化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美的情境之中。当峨眉高耸的画面、青衣浸水的情感、月出深山的意境、纵横古今的见解转移到学生的心海,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难以想象的艺术震撼力,使学生兴味盎然,情随文走,从而生产崭新的思想和非常的火花。
在情境中开展活动,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形象,展开想象,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中蕴涵的丰富的、美的形象能起到以美启智、以美诱发创造能力的作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探索和思考中,他从中得到的每一次体验都可能激发其创造灵感,久而久之便具有了敏锐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而这又更利于灵感的发生。”
五、审美化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就是寓教学于审美享受中,所谓“乐”,其实就是人从精神世界中获得美感,从而得到愉悦的体验。审美化教学就是要学生从平常的生活走向更美、更远、更有价值的艺术世界,让他摆脱固有思维的桎梏,徜徉在自然遐想的天地。语文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设门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在写作环节,教师也没有过多干涉学生的思维,而是任其发挥,自由想象,力求真实,还原作者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在投射自我的情感历程,让行走的语言文字带领孩子进入自我体验的独特的美的世界,从而获得主动的、唯一的、超越现实的心理体验。
本堂课上,教师所提的问题和要求都是开放性的,并无参考答案可以遵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在感到安全和愉快的环境中,有可能自我激发。人总是有主动认识周围世界的欲望,对他们不熟悉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当某种欲望驱使他获得新的经验、新的认识的时候,又可能转而发生自我强化的效应,鼓励的探索。”
审美化教学的审美功能,能够完善和强化教学的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使教学因而获能动发展的性质。这种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动”,使教的艺术转化为学的内驱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