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的新闻体文学特色及其潮流成因探析

2015-02-28张慧娟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学

张慧娟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记者的新闻体文学特色及其潮流成因探析

张慧娟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文学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以个人化的艺术表达阐释对于特定历史阶段人和事的理解。记者的新闻体文学是现代纪实文学的变体,是记者这个群体对于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观察方式和表达方式。记者文学正在向精英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文学在形态上兼具新闻报道、纪实文学、个人传记、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在内涵上则突出了记者的职业属性和国家新闻机构的政治意蕴。记者的新闻体文学一方面代表了知识群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向和分化,另一方面反映了精英群体和社会大众内在的分歧与隔阂。

新闻体;现代性文学;知识分子

2013年,央视记者柴静的《看见》在年终荣登多家图书榜单第一位,成为年度畅销书,引起极大的关注。与之前媒体主持人或记者的作品相比,柴静的作品不再单纯以个人生活为主线,而是将个人化的思考融入到特定的新闻事件当中,融入到事件中的人的认识当中。阅读她的作品,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还可以从其点滴的工作经历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细微变化。从文学的角度看,这种文学的成功并非偶然。除柴静以外,原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孙玉胜、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等人在最近的10年都有类似的作品问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只是柴静的作品将这类文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总的来说,这种文学在形态上兼具新闻报道、纪实文学、个人传记、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在内涵上则突出了记者的职业属性和国家新闻机构的政治意蕴。

一、新闻体文学的“新闻体”特色

新闻体文学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和新闻相类似的一种文学类型。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既存在于新闻史中,也存在于文学史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且到目前为止依旧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文学形式。当前,它在文学界较为常见的名称有“非虚构小说”“纪实小说”“新闻小说”“新新闻主义小说”“文献小说”“口述实录小说”“报告文学”等等。新闻学界对它的叫法较为简单,有“文学新闻”“新新闻报道”等等。本文没有沿袭这些叫法,是因为从柴静等人的文学作品来看,它们既不是新闻作品,也不是小说。综合来说,这类文学的“新闻体”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即新闻主题、新闻结构、新闻语言。

(一)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体文学在选题上的主要表现。在这类文学体裁中,作者所回顾和论述的通常是已经发生过较长时间、在媒体上刊载或播放过、产生过较大影响甚至有争议的真实新闻事件,作者是这些事件的亲历者、记录者、参与者。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作者息息相关,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对事件的反映也是对作者本身的反映。另外,这些选题最重要的特点或在出版市场的卖点是对原先事件内容的扩展,也就是对已经在媒体上公开的事实做更多内容上和细节上的揭示。正是它突破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历史局限性,这种文学才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吸引了众多好奇的读者。

(二)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是新闻体文学在行文安排上的特点。从白岩松等人的作品来看,其在结构上的特点首先不是单一事件的纵向叙述,而是多事件的交叉叙述。其次,这些事件的串联有多种形式。例如,孙玉胜的《十年》和柴静的《看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分别论述不同的新闻事件的,而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是按照事件主题来谋篇布局的。最后,这类文学有较为鲜明的自传体性质,也就是在结构上还有另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这条主线由“我”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构成,基本不以单独的或连贯的章节出现,而是附着在特定事件的某个部分,和这个事件形成某种内容上的统一或主题上的统一。

(三)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是新闻体文学在叙述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其鲜明的特色是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同时,注重客观描述,尽量剔除主观性的表达。20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出现之后,新闻语言出现了文学化倾向,和当时文学界的现代纪实风格相类似,开始注重主观化、个性化、情感化的语言表达。经过数十年的演化发展,当前中国记者群体的新闻体文学继承了这些语言特点,同时加入了他们特有的艺术性和思辨性效果,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文学意蕴。例如,孙玉胜的作品突出的是专业性,白岩松则突出了思辨性,柴静则兼具情感和思想两个层面的特点。另外,由于这些作者都是电视新闻记者,其作品语言不论是独立的段落、句子或词语,都较为简短,且语意转换迅速,颇具电视传播中的蒙太奇色彩。

二、新闻体文学的文学性

(一)文学性叙事

新闻体文学终归是一种文学,它不同于讲求客观性和专业性的新闻写作,追求的是情感化艺术化的文学意蕴。从央视记者群体的这种文学形式来看,它们也具有这样一些文学特色。

首先,深沉的主题。新闻作品的主题一般会在作品中直接明了地表达出来,但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含蓄和不易察觉的,它会将主题隐藏在所讲述的故事当中,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地被理解领悟。记者的文学主题一方面有“新”的特色,即对重大的和有影响的事件的重新揭示和更多细节的披露;另一方面则来自记者对众多新闻事件的历史性和宏观性的思考,特别是站在国家机构的平台上应如何理解新闻事件或新闻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站在新闻人的角度应如何理解社会中的“人”在历史潮流中发生了哪些改变,该如何理解这些改变,可以说有“国家”和“人”两个主题视角,国家是文学叙事的起点,人是文学叙事的落脚点。

其次,艺术的表达。从新闻记者到文学作者,身份的改变给予了文字表达极大的张力和感染力。同时,不同于电视观众被动地接受画面语言的直接传递,阅读书写于纸张上的文字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去重构属于自己思维中的故事情节。因此,记者的文字通常会将电视传播的艺术特质和书面语言的艺术能动性合二为一,创造出另类的艺术想象空间。例如,在柴静的《看见》中,她对“药家鑫案”进行了艺术性的解构与重组,加入了“我”和其他类似人群的生活经历,从而显示出超越电视画面的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新闻体文学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其一,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其二,同一线索下不同人物故事强化的历史厚度和情感厚度;其三,纪实性风格所蕴含的现实感。除此之外,出版业的设计包装也强化了外在的艺术效果。

最后,个性的体悟。学者徐子方认为,“文学的生命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的表现性活动”[1],其魅力来源于“真实生命之内充”。而由于生命发展的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文学的内涵变得十分复杂,也就是文学这种形式本身就代表了作者个体对生命的自我体悟,而不是模仿。新闻体文学即使来自相同的记者群体,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正是文学释放了个体的思维局限,激发了他们对于更广阔的自由空间的追求和向往。

(二)现代性文学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该如何评价新闻体文学这种文学类型呢?

首先,它是一种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的特质。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开始向现代转型,大约在20多年后,中国的现代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的文学也开始向这种文学形态转变。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最显著的特征是感觉上的当下性,现代性即是在转瞬即逝的刹那间被感官把握的东西,具有自生自发的特点,它与静止凝固在僵化程式中而死气沉沉的传统,判然不同。”[2]新闻体文学正是这样一种文学,相较于原生态纪实文学叙事的单一性和纯粹性,它更注重的是时代性、节奏性和现实关照性。借助于短小精悍的散文外壳,作者笔下的众多历史性事件可以同时被艺术性地激活重现,而来自记者身份的“独家”视野,可以使读者阅读到“当下”社会独特而丰富的众生相。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或许是最纯粹的现代派文学。

其次,它是启蒙式的文学,具有转型社会特有的文学气质。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学往往会率先承担起思想启蒙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学继承了五四文学启蒙的传统,从理性和人道主义出发,试图在文化和精神层面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市场经济中启蒙运动内部出现了分化和彼此对立冲突,但文学启蒙作为一种业已形成的文化思潮已经在某些方面完成了共同价值观念的调和与认同,并通过文学的公共活动实现了多元的思想传道。所谓的新闻体文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记者身份的公共知识分子以文学形式进行的另一种思想启蒙。在白岩松等人的文学作品中,传统的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被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所取代。宏大的国家叙事不见了,代之以细微的个体思想和个体生活。它们所体现的启蒙精神寓于这种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中,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建设性的,不是一元性的而是多元性的,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政策性的。记者的文学作品在转型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独有视角和思考,正成为启蒙文学阵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它是潮流化的文学,具有消极的文学外表。学者黄发有对这种文学有过这样的评价:“这种向新闻靠拢的创作都以现实主义作为外衣,但是其堆砌现实表象的写法,痴迷于追逐如流沙一样的‘现在’,缺乏历史与文化的景深,在笔端只剩下仿真的‘现实’,抛弃了对现实进行审美提炼和价值透视的‘主义’。”[3]这种批判的论调和西方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等人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如出一辙,并且阿多诺本人就将矛头对准了“新闻”的源头——电子媒介或视觉文化,认为这种文化催生的是精神侏儒的大众文化。新闻体文学在本质上就是视觉文化在印刷媒体上的延续,它所呈现的外表和表达的思想就仿佛电视画面,转瞬即逝,不会留给人过多的思考。在这里,思想被碎片化,不能站立。如此,文学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当前,记者群体的文学作品正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了一种潮流文学。这似乎正契合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但也印证了现代文学的悖论式生存。究竟是坚持一种古典的文化保守主义还是尊重正在蔚然成风的大众文化,这是现代文学作者和读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新闻体文学潮流的成因

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央视记者群体的文学作品似乎没有什么新意,它在形式上依旧如散文一样随意,在内容上也没有脱离传统纪实文学和名人自传的特点。那么,这些作品靠什么获得读者的青睐呢?抛去市场营销的作用,从其内涵所指上来讲,这种文学作品的成功似乎有这样两个原因:第一,作者本身浓厚的知识分子情怀;第二,内容上和现实政治的多重关联。加之他们的官方身份,使得这种文学成为透视当前中国主流政治思想的一面透镜。

(一)记者的知识分子身份

在学理上,记者很难归于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因为,知识分子一般指“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超越职业、专业界限和个人利益格局,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以理性代言人的角色批判社会,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4]。记者处于特定的新闻机构当中,需要秉持客观中立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因此记者并不具有独立的身份,也无法进行批判和进行直接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干预。不过,在现实上职业规范并不能完全限制人的身份转移。现代社会不仅以职业的多样性为特点,也以职业的高流动性为特点。并且,基于某项知识的多职业共同体建设也为身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以柴静的作品为例,她在新闻采访中为采访对象擦拭眼泪会被认为是“表演性主持”[5],违反职业规范。但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可以为此辩解,还可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解构被遮蔽的新闻细节的政治属性——“它们没有被呈现,这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我们叙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框架,但只是一个简陋的框架,以保护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萨义德认为,“知道如何使用语言,知道何时以语言介入,是知识分子行动的两个必要特色”[6]。新闻本身是一种制度化的语言体系,记者不可能在这个体系当中完成一种独立的介入。与此相反,文学语言的开放性使知识分子具有了超脱性的地位,记者在文学领域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转换,还直接实现了对政治生活的介入。

(二)记者文学所表达的政治思想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包含新闻体制改革。记者作为这个体制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见证和记录着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也亲身参与到这场改革之中。他们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还具有特殊的权力属性。从央视记者群体的这些作品来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保守的内在与自由的外在。他们在语言上表述一种思想的时候常常流露出西方式的自由主义,例如个人权利、理性、自由、信仰、常识这些话语的阐释,还站在政府的对立面,批判官员的腐败、渎职、违背法治和僵化教条;而从他们的自传式陈述中,他们的行动体现的又是一种保守的政治思路。正如有学者所言:“他们在主观意识形态上可能持有更为自由的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媒体话语实践中,他们使一些激进的声音边缘化,并希望以他们认定的‘新主流’主导其他社会力量的话语和声音。”[7]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系,试图以专业性的技术改良或政策修正来推动政治上的改革,特别是以信息公开为突破点,以新闻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总的来说,贯穿于行动的保守政治思想在当前来看既符合政府利益,也符合市场利益和知识群体自身的利益。因为它有利于树立政治权威、维护社会秩序,也有利于缓冲极端自由主义带来的冲击。在发展中国家出现这样的政治文化明显利大于弊。

四、结语

文学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以个人化的艺术表达阐释对于特定历史阶段人和事的理解。记者的新闻体文学是现代纪实文学的变体,反映了记者这个群体对于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观察方式和表达方式。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看出,记者文学正在向精英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转变。从宏观角度来看,它代表了知识群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向和分化;从微观上来看,它也反映出精英群体和社会大众内在的分歧与隔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思想建设领域体现出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更强调政治思想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力图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弥合思想分歧,推动改革的深入。在我国,记者群体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无论在新闻工作中还是在其他的文化活动中,都应该坚持党和国家在思想领域的指导方针。因此,在以纪实为特点的新闻体文学中,不仅要客观地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不足,还要明确地反映国家的主导政治思想。任何社会都有主流思想价值观,这和社会多元价值格局并无矛盾。反之,只有多元而没有主导的思想,那社会也会是一盘散沙。文学可以反映分歧但也要在分歧中表达一定的原则性,对于具有特殊身份的记者群体而言,他们的作品理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1]徐子方.千年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89.

[2]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62.

[3]黄发有.潮流化仿写与原创性缺失: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片面反思[J].当代作家评论,2008(5):125-134.

[4]刘亚敏.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31-36.

[5]柴静.看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0.

[6]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23.

[7]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80.

【责任编辑 郭庆林】

The reporter’s news body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ause of its trend form

ZHANG Huijua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3, China)

Literature is a kind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take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of people and things. Reporter news body literature is a modern variant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which is the reporter group’s observation and expression way 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Reporter literature is developping towards elite,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direction. Which morphologically has many kind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news reports, literature, biography, essays and so on. On the connotation, it highlights the professional property of journalists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 of the state news agency. Reporter news body 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represents the intellectuals’ steering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on the other hand reflects the elite and the public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barriers.

the news body; the literary modernity; intellectuals

2015-05-17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B630015)

张慧娟(1982—),女,湖北蕲春人,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G212.2

A

2095-7726(2015)08-0043-04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当下文学的尊严与自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爱上了文学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
我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