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台如何办好对农节目

2015-02-28常立军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栏目广播

常立军

(昌黎县广播电视台,河北 秦皇岛 066600)

县级台如何办好对农节目

常立军

(昌黎县广播电视台,河北 秦皇岛 066600)

近年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宣传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已开办对农广播专业频道21套,电视频道12套,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这与我国9亿农民的需求,与农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对农节目面对新形势发展的适应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受地域、资金等影响,对农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高。因此,我们需要对对农节目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深入地分析对农节目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探寻节目的发展之路。

县级台;对农;节目;发展

农业信息化的今天,各级广播电视台发展对农节目日显重要,但由于电台、电视台趋利于广告收入,公益性节目缺少政策扶持,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数量不多,对农节目的播出时段、播出次数更是差强人意,更不用说节目的贴近性、制作的精致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了。

县级台由于受信号覆盖面、资金、人力等制约因素,既不能把重心放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关注的新闻、时政、经济类节目上,又不能像湖南、浙江等卫视台制作诸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县级台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占本地90%的农民受众,办好的节目应该是对农节目。

昌黎县广播电视台2013年底对节目进行了全面改版,新增了《特色奤乡》《科技之窗》《农业科技》三档对农节目。昌黎县是全国知名的“中国干红葡萄酒城”、“中国养貉之乡”、“花果之乡”、“鱼米之乡”,农业产业丰富,农产品多样,产业链健全,《特色奤乡》栏目抓住这些优势,宣传立县产业,重点企业,引导农民在种养殖上与本地企业衔接,制作了“养殖饲料有讲究”,“参皇岛品牌叫响市场”,“碣阳酒乡的葡萄酒庄”,“鹏远淀粉的创业之路”等节目,向观众传递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之窗》栏目主要报道本地企业技术研发、上档升级、吸收转化本地农副产品、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先后制作了“屋顶上的发电站”,“循环水养殖:开创海水养殖新时代”,“科技助推经济发展”等节目。针对本地种植、养殖业,《农业科技》栏目以讲解技术为主。例如,“如何建造温室大棚”,“小尾寒羊的科学饲养”等,这些节目一经播出,观众纷纷打来电话,有咨询技术的,有请专家授课的,还有的请栏目组联系农产品销路的,可见农民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同时也可看出我们栏目还是很有市场的。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对农节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与社会大环境比较,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广播电视这个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市场的传媒主体“重城市,轻农村”现象依然存在。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广播电视行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单一管理体制,对农节目虽然具有强大的公益效能,但广告创收能力不足。对农节目的受众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生活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商业不发达,农民的消费水平有限,消费的主要产品是农药化肥等农用产品,以及少量的生活必需品。这就造成了广播电视中涉农节目少,信息量低,专业的涉农频率更是少之又少。

从节目的制作看,制作理论和经验匮乏是对农节目缺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对农节目内容相对城市题材的内容,制作人在选题的取舍、主体的把握上难度较大,因为节目制作人是城市化的,他们对农村的情况了解甚少,节目制作很难出现精品。没有长期从事农村节目的经验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谁敢轻易涉足呢?

对农节目制作成本较高,也成为导致对农节目缺失的原因之一。通常,好的、鲜活的节目需要更多的制作成本,对农节目亦不例外。要做好节目,记者、编辑等必须下到农村,而由此产生的交通住宿、通讯、人力等成本都高于在城市里制作节目。对农制作成本远高于城市节目,县级台很难承受,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制作人员很难有积极性。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关注城市继而关注农村,当今对农节目的缺失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出现的现象,随着广电人的努力将会被改变和扭转。笔者认为,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的大环境,按照农业发展的方向来合理筹划农村广播电视栏目,按照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来进行节目时段的规范化布局,按照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来创办适销对路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将是农村广播电视栏目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做好对农节目,县级台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要的是增加农业频道,增设农业栏目。目前,相比于其他面对城市的频道而言,对农频道和栏目还少得可怜,没有农业频道,没有农业栏目,何谈对农节目?开办专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农”字号专业广播电视频道,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发展路子。同时,合理安排节目类型和各档节目的播出时间,根据不同地区各季节农民作息时间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及时灵活地安排、调整节目类型和播放时间,创办出农业节目的独特性,真正实现对农节目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高度快速发展。

二是增加对农节目的投入。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每位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广播电视在丰富农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之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舍不得投入,资金人员和设备不到位,就无法保证对农节目的制作。所以,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农节目资金的投入,同时,要下大力气培养对农节目制作人才,没有好的对农节目制作人,何谈好的对农节目。

三是政策的扶持。走出对农节目发展困境,首先,需要国家出台对应政策,鼓励各级广播电视台创立专业的对农频道,并给予政策倾向。世界各国均有针对广告收益不足却有社会效益的公益节目实施“政府公共财政扶持”的政策,即使在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乏其例。现存的广电管理体制与我国国情有些游移。现存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广播电视节目“重城市,轻农村”现象。在对农节目发展的问题上,国家“有形的手”必须给予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以引导。

四是媒体应积极寻找对农节目的利益点。在服务三农的原则下办好对农节目是提高广告利润的根本途径,使节目不仅好听(看),而且耐听(看);不仅贴近生活,而且确实有利于农业知识传播,能够真正做到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发展、丰富农民生活、活跃农村经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在逐渐加大,这也为对农节目创造了新的利润点。

可喜的是,对农节目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不少省市已经开办了农民频道,并有不少省级电台、电视台开设了农村栏目,市、县级电台、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制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对农节目的丰富,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各种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农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心情也会越过越畅快。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将实现协调发展,而广播电视传媒必将从中大有收获。总之,要通过我们的电视节目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成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力争使自己办的对农节目真正成为传达政策信息,普及农技知识,反映农民呼声,促进城乡繁荣的有效阵地,让农民看了舒心、强心、暖心。

[1] 2014年我国对农广播发展现状分析[Z].

[2] 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

[3] 陈致烽.机遇与出路:解析“强县扩权”背景下的县级电视台[J].新闻窗,2009(06).

[4] 陈颉.透析现实危机 明析当今抉择——县级电视台发展方向分析和思考[J].魅力中国,2009(29).

[5] 刘爱国.县级台如何提高对上发稿率[J].青年记者,2009(26).

[6] 关荣霞,杨万庆.办好自办节目才是县级电视台的出路——以湟源县电视台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02).

[7] 周凌.提高对农节目收视率之我见[J].当代电视,2007(07).

[8] 李昌发,宋维强.县级电视台新闻解说词宜浅白[J].视听界,2007(03).

[9] 张丽.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J].当代电视,2007(04).

[10] 周志扬.多方共赢的县级台“平民选秀”[J].视听界,2007(02).

G222.3

A

1674-8883(2015)14-0344-02

常立军(1972—),男,河北昌黎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对农广播电视节目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栏目广播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