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人陈冷的新闻职业道德
2015-02-28王慧超
王慧超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中国近代报人陈冷的新闻职业道德
王慧超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陈冷是我国清末民初的名报人,颇负盛名的小说家和翻译家,曾先后担任《时报》和《申报》的主笔,首创“时评”专栏并颇具影响力。本文以清末民初的报人陈冷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陈冷的新闻职业道德。
陈冷;新闻职业道德;时报;申报
一、陈冷其人
1904年,《时报》在上海创刊,陈冷被聘为主笔。在任《时报》主笔期间,他不断尝试业务改革,最终奠定现代报纸的基本版面形式,同时他创造了一种配合事实来抒发议论的短评栏目,后被称为“时评”,各报纷纷仿效。
1912年史量才聘请陈冷作为《申报》主笔。此后至1929年的18年间,陈冷为《申报》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他和史量才整改编辑部,使《申报》顺利发展,销售数额一度达到十五万份以上,达到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1930年,陈冷因为新闻理想受挫而离开报业。1946年抗战胜利之后,《申报》邀请陈冷继续主事,然而由于彼时《申报》被国民党CC系统所掌握,不可能实现其新闻理想,陈冷遂而放弃,再次脱离《申报》。
二、陈冷的新闻职业道德
(一)不畏权贵,坚守理念
陈冷作为当时的报界名人,多为达官贵人所拉拢,但他性格清冷,面对权力的施压,他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理念。
1928年,陈冷应蒋介石之邀上庐山为其讲孙子兵法,此后被蒋介石引为好友,“每有大事,蒋氏必到上海访陈,听听他的议论”。[1]当时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党被文人们当作改变中国现状的希望,因知遇之感而为蒋介石所用的报人也确实存在。《商报》主笔陈布雷就因感恩成了蒋介石的文胆和谋士,并为蒋介石撰写了许多有利于他的文章。陈冷却始终没有成为蒋介石的幕僚。曹聚仁曾说:“只有陈景韩可以有进入国民政府,成为蒋介石张子房的机会,却留在望平街的岗位,并不以为鸿鹄将至。”陈冷保持着独立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理念,继续奋斗在新闻事业上。
虽然他与蒋介石仍是朋友关系,但他试图保持一定的距离。陈冷支持史量才抵制国民党以新闻检查的名义派人进驻《申报》,并极力保持报纸在舆论上的自主性。在陈冷任职《申报》期间,《申报》始终没有被蒋介石控制,依旧进行了许多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甚至揭露了国民党在“四一二”政变中的残酷行径。
(二)致力改革与实干
陈冷在新闻业务方面致力于实干与改革。在成为《时报》主笔之后,陈冷参与了报纸的创新改革。
⑤Alpert F.H.,Kamins M.A.“Pioneer brand advantage: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opositional inventory”,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4,22(3),pp.244 ~253.
首先,在论说、上谕、宫门抄之外将新闻分为三大部分:要闻、本埠新闻、外埠新闻三栏,要闻中又设立专电、北京通信,这两种都可算是《时报》创始。其次,在每一栏的新闻旁又配上一则“时评”,用简短扼要的文字,对此一栏的重要新闻进行点评,让读者能立刻获知新闻的要点。这种时事、时评结合的方式奠定了现代报纸的基本版面形式,并为其他报纸所效仿。第三,在报纸上直接设立“小说”一栏,刊登著、译各种小说,当时的小说成了最受欢迎的文体。
戈公振对此创新改革进行了概括,说《时报》“独创体裁,不随流俗”。[2]而胡适也曾经说过:“他(《时报》)的内容与办法也确然能够打破上海报界的许多老习惯,能够开辟许多新法门,能够引起许多新兴趣。”[3]由此可见陈冷在《时报》改革创新之成功。
当时的《时报》中,以陈冷为代表的报人不断进行着“文人”到“记者”的角色转型,成为专业的新闻人员。他们致力实干,拒绝空谈的作风,体现出相当高的新闻职业报人的素质和优秀的新闻职业道德。
(三)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
陈冷先后在《时报》《申报》担任主笔,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全身心投入了新闻事业中,没有丝毫懈怠。
在《时报》期间,撰写时评之余,陈冷还主编新闻,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他负责的“要闻”专栏内容主要是晚上十一二点以后才能送到的来自北京的专电。为了不遗漏当日要闻,陈冷每日都在报馆里等待。此外,陈冷作为总主笔,每天还要审查报纸大样。
进入《申报》之后,陈冷对待新闻工作更加勤勉。他曾提到“凡百事业,任事皆在日间。而报馆之编辑,独在于夜。凡百事业,任事之人,皆有休息之时。而报馆之编辑部,则一年仅有数日之休息。”[4]感叹新闻工作的忙碌。其实陈冷自己也知道报人之艰辛,但依旧无悔前行,其全情投入可见一斑。
《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在编者按中提到陈冷:“视新闻事业恍如第二生命,新闻事业以外,一切谢绝,二十年殆如一日……最近十年间,因病告假者未有一日,因事告假离职者不及五十日……”[4]至此,陈冷其认真负责之态,勤勉努力之姿,对新闻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也就不用再多言说了。
(四)高尚无私
陈冷对新闻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并不妄加利用,他认为“报纸上之记载与议论,记者断不可因权在于手之故,任以私意侵入其间。”[4]
1945年,《申报》由国民党CC系统掌握,为了恢复民心,他们请陈冷继续主报事。但此时的《申报》难以却恢复昔日自由民主的主张和风采,陈冷遂拒绝了邀请。该报依旧打其名号办报,并每月打一支票,致送薪金,陈冷悉数退回,拒不接受。由此也可看出陈冷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正如他自己所言,并不为金钱所动。
三、总结
陈冷从报业20余年,致力于报业改革,将精力和热情都献给了新闻事业,为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畏权贵,坚守理想,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和节操。但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他遇到了保证新闻真实性和保证报纸延续性的两难处境,其坚持新闻舆论独立自主的理想还是破灭了。虽然陈冷的新闻理想最终难以为继,但其新闻职业道德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1] 曹聚仁.上海春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商务印书馆,1928.
[3] 胡适.胡适作品精选集[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4] 申报馆.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1872-1922)[M].申报馆,1923.
G214
A
1674-8883(2015)14-03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