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新媒体时代背景,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2015-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媒介价值观信息

李 婷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顺应新媒体时代背景,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李 婷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越来越复杂的传播环境,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新媒体为时代背景,来谈意识形态的传播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做到“以变制变”,从而提高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

新媒体;意识形态;传播

新媒体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产生和发展起来,其作用已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信息传播及时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正在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上打下烙印,我们的意识形态传播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传播局势,要想提高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有效性,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方式,改变传播策略。

一、新媒体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性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一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本身具有跨时空、及时性、互动性等独特优势,这些与生俱来的特点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信息冗杂的时代,人们精神无所适从的今天,主流价值观面临被消解的挑战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意识形态传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

(1)整合社会不同利益分层。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多元的社会分层使不同阶层之间独立性、差异性加大,人们的思想领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矛盾,主流意识形态可以通过整合人们的思想观念,用相对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引人们的行为,用共同的理想信念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多元的价值诉求提供了平台,更加需要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来凝聚人心,最大程度地形成共识,让人们朝着共同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2)引领先进的网络文化。意识形态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工作,与文化息息相关,在新媒体时代中,网络文化对人们影响巨大。其一方面作为信息的传播通道,方便人们的信息获得;另一方面,起着重要的娱乐功能,给人们带来消遣和放松,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存在的瑕疵也显而易见,网络文化的丰富多样使得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多样,大量信息的产生和堆积,造成价值观的多元和混乱。在网络文化中,充斥着对经典文化的抵抗和排斥,尤其是一些青少年人群,出现了对主流文化视而不见,而对喧嚣的、无厘头的、享乐式的文化取向趋之若鹜的现象。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有必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

(3)引领人们树立崇高的核心价值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考察期间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可见,意识形态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至关重要。

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使得很多上不了台面的消极的价值观在亚文化群体中得以支持和传播。非主流的价值观影响力上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其支配作用,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指导人们行为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新媒体特点及对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新兴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媒介形态,其自身具有很多独特性,当人们的生活被新媒体包围时,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互联网通过扰动人们的感知器官,引发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从而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传播环境。

(1)移动性强。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形成的新媒体,移动性强是其重要特征,网络媒体的可移动性,使得信息的接收、储存不仅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终端,而是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信息的“无线”传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通过移动终端利用零碎的时间获取大量信息。于是,相比于长篇大论,深奥晦涩的语言,人们更加习惯于接收那些言简意赅的碎片化的信息和平民化的表达。

(2)整合性强。新媒体的整合性特点,首先体现在媒介技术的整合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跨越了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媒介之间的界限,综合传统媒介的优势,使得新媒体的表达更加灵动和不拘一格,新媒体灵活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传播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多个感觉器官,增加了人们阅读和接受信息的立体感。其次,这种整合性还体现在媒介文化当中,媒介技术的整合为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条件,做意识形态工作,要利用媒介文化的整合性,吸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新的、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又符合民族传统的核心文化。

(3)交互性强。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方式相对于旧的传播方式而言,从单向传播发展成为双向传播,在交互式传播中,人们也由曾经的习惯于受动的沉默式的角色转为主动式的参与。置身于互联网状态,人们自我意识增强,习惯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在这样的信息自由选择的环境里,人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会追随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传播,也不能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单向传播,而要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向传播和交流。

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应做到——“以变制变”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主流价值观,使之作为人们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并以此鼓舞人心、凝聚共识。大众传播媒介是意识形态的交锋、冲突的场所,统治阶级不能一味地控制传播媒介,实施精神灌输,而要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适应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调整传播策略,以期受到好的传播引导效果。

(1)意识形态传播要“接地气”。如今的意识形态传播不仅是政治工作的需要,更要服从服务于人民的利益,迎合百姓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意识形态的传播要想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转变话语方式,客观分析传播对象的思想实际,关注当下人们的内心体验和精神困惑。同时,意识形态的传播不是简单地通过媒介传达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要将意识形态的原始语言转换为可以被受众接受的,平民化、生动性的语言,要迎合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学会用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2)进行立体化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传播要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的感觉器官。无数事实已证明,单一的传播形式已不足以吸引和打动人,一味地说教或是文字表述也已不能被新一代年轻人喜欢,意识形态的传播也要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来呈现自己的思想。例如,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历史、讲述传统,通过政治漫画的形式表达政治思想等,这种运用两种或多种传播形式的意识形态传播,既寓教于乐,同时可以通过调动多个感觉器官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G206

A

1674-8883(2015)14-0327-01

李婷(1990—),女,山西晋城人,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媒介价值观信息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