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废除及现状

2015-02-28曾思雪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实名制服务商外国人

曾思雪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0044)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废除及现状

曾思雪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0044)

韩国在2012年8月23日正式宣布网络实名制违宪并将分阶段进行废除,一次历时五年之久的网络治理尝试宣告失败。韩国网络实名制不但没有取得如期的成效,反而带来了诸如抑制匿名表达自由、损害本土网络服务商利益等各种问题。韩国网络实名制的推行究竟存在哪些争议,废除后的现状及今后治理措施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我国的网络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网络实名制;韩国;废除

一、韩国网络实名制实施后的争论焦点

韩国网络实名制通常指的是《促进使用信息通信网及信息保护关联法》颁布的“本人确认制”又叫“有限实名制”,其规定使用者在网站留言板发表或回复信息时有关网站管理运营者必须对其身份进行确认。在注册时只需绑定本人真实姓名及居民登录号即可,实行后台实名前台仍可化名发言,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身份确认制度。

(一)恶意评论不减,社会公益效果不明显

网络实名制设立之初是希望能减少网上的恶意评论、诽谤等网络暴力,同时也为事后追踪网络犯罪提供线索,它被认为是更好治理网络言论的有效武器。然而根据首尔大学行政学院禹智淑()副教授发表的一篇有关互联网实名制效果研究的结果来看,网络实名制带来的效果不仅有限而且还抑制了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研究发现网络实名制实施后发言IP数减少了71.5%,而诽谤和辱骂发帖数量分别仅降低1.7%和2.1%。另据韩国放送通信审议委员会的一项数据表明,从2009年至2011年处理的涉及淫秽、暴力、人身攻击等相关内容的网络言论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09年的17636件增加到2011年的53485件。[1]显然,当初立法时想要达到的社会公益效果并没有实现,反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网民发表言论的热情。

(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实名制的实效性减弱

近年来各种社交网站(SNS)的兴起也给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带来了不小挑战。自2010年开始Twitter、Facebook、Me2day等社交网站开始在韩国迅速普及,一种所谓的“社交回复”也相继产生。用户只需通过捆绑自己的社交账号便可在必须实名注册后才能发言的网站进行评论,这种方式有效规避了网络实名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韩国网民的青睐。此外在媒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众多国外网络服务商开始进驻韩国,加之智能手机兴起带来的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让现行的网络实名制度面临众多问题。首先,网络实名制的实施迫使大量本土用户转向选择不受韩国网络实名规制的Twitter、Facebook等国外网站与媒体,导致本土用户大量流失。这不但让用户生产内容(UGC)的网站受挫,也大大冲击了韩国本土网络服务商的利益。其次,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下逐渐兴起的移动互联曾一度处在实名规制的灰色地带,其是否应受网络实名制的规制在当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网络实名制逐渐在一个越来越小的范围内起作用。

(三)侵害匿名表达自由与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实名制是一种与表现内容无关的程序规定,它要求注册时必须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这项规定不但剥夺了网民匿名表达的自由、抑制了网民发言的热情还出现了所谓的“网络亡命”现象,即在本国无法自由发表的内容通过移步海外网络媒体进行表达。针对聊天内容进行保密设置的Telegram在韩国一度超越其他应用成为手机APP下载量最多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网民对于实名规制的抵触情绪。此外,网络实名制需要网络服务商在用户注册时收集其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并对个人信息进行6个月以上的保管。这一方面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进行维持,另一方面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2011年7月Cyworld和Nate遭黑客攻击,3500万网民信息泄露,11月Nexon又爆出1320万会员信息泄露的消息,一时间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韩国民众热议的焦点。

(四)某种程度上的文化“锁国政策”

韩国网络实名制实施后外国人只能浏览韩国网站而无法发表评论,因为网站发言必须先进行注册,而只有输入韩国居民身份证号或外国人登录号才能通过实名审核。这样一来访问韩国网站的外国人无疑被排除在了韩国网络言论之外。韩国互联网振兴院发表的《在韩外国人互联网使用实态调查》中的数据表明:在有过韩国互联网使用经历的144名外国人中,31.7%外国人表示即使有外国人登录号也无法通过实名认证,21.4%需要借用韩国人的账号登录,37.3%外国人因为没有身份证号或外国人登录号而无法注册。[2]韩国政府一方面努力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一方面却又阻断了世界与韩国民众交流的通道。

二、网络实名制废除后遗留的问题

(一)恶意评论、诽谤等网络暴力卷土重来

网络实名制被废除后网上的自由表达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但与此同时各种恶意评论、诽谤行为也紧随而来。仅2013年一年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引发社会极大关注的网络暴力言论。韩国放送通信审议委员会对最近四年涉及侵害个人权利的恶意评论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需要审议的恶意评论数从2010年的1926件增加到2013年的4768件,四年间增长了2.5倍,尤其是2012年废除网络实名制后恶意评论数量明显增多。

(二)本土社交网络(SNS)遭冷落,用户持续流向国外网站

网络实名制的实施给本土网络服务提供商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本土用户的不断流失让以用户产生内容(UGC)的网站举步维艰。2013年门户网站Daum的社交平台“最近”,SK.COMS的“C-log”,KTH的“pudding.to”等相继关闭,随后韩国最大门户网站Naver旗下的社交网络平台“Me2day”也在2014年6月30日宣布正式终止服务。网络实名制的实施给本土社交网站带来了重创,大批本土用户的出走造成了本土网络服务商经济利益受损,部分社交网站因用户数不断减少导致无法继续运营最终只能停止服务。然而,海外社交应用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不断攀升。

三、韩国网络言论治理现状

《信息通信网法》中规定网络服务商在运营、管理网站中不得传播侵害他人隐私或损毁他人名誉的信息。这客观上要求网络服务商自发地强化监管与过滤功能,加强对恶意评论者的处罚力度,强化事前的防侵害机制;同时加大对被侵害者的保护力度,强化事后权利的救助机制。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与网络服务商共同设置了针对名誉毁损等网络言论暴力的举报专线HOT-Line,该专线设置在各网络服务平台供网民进行监督与举报。韩国政府开展了网络专项行动加大对不法网络言论行为的处置力度,增加网络警察数量,完善网络定位追踪系统。为打造一个健康、持久的互联网空间,提高民众的网络媒介素养,韩国政府将“互联网伦理课程”增加到小、中、高的正规课程中来并且还针对老师、家长开设相应的网络素养课程。韩国政府积极发动民间团体参与到网络政策制定的协商中来,形成一个由政府、网络服务提供商、民间团体三方共同参与的网络政策协商共

同体。

[1] 禹智淑(韩).有关互联网实名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行政论丛,2010:84-86.

[2] 韩国互联网振兴社.驻韩外国人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EB/ OL] . www.kisa.or.kr/notice/press_View. jsp? mode=view&p_ No=8&b_No=8&d_No=687. 2011-11-3.

[3] 李政勋(韩).关于有限实名制违宪决定遗留问题的启示[J]. Internet&Security Focus,2013.

[4] 成乐寅(韩),等.网络实名制相关研究[J].世界宪法研究,2010,16(3).

G206

A

1674-8883(2015)14-0313-01

猜你喜欢

实名制服务商外国人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外国人学汉字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青岛市构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街上遇见外国人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实名制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