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影视城建设发展SWOT分析

2015-02-28星樊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横店陕西省陕西

樊 星樊 江

(1西安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陕西省影视城建设发展SWOT分析

樊 星1樊 江2

(1西安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影视城在影视剧作品的拍摄、制作与审核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一座运营状况良好的影视城,对带动当地影视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陕西影视城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本文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影视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议。

陕西省;影视城;建设;SWOT分析

一、问题提出

影视城由影视拍摄基地发展而成,专业从事影视剧拍摄制作、影视剧拍摄景区及相关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等业务。作为影视产业衍生产品的重要一环,影视城促进了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也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1987年,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城——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落成,轰动一时。近年来,全国各地影视城的发展与建设如火如荼。

纵观陕西省影视产业发展,近年来虽有西部电影集团、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的影视剧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承担影视剧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审查的影视城建设却相对滞后。

二、陕西省发展影视城的优势分析

(一)陕西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影视资源优势,发展基础雄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切地盼望和期待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作家们也纷纷创作尝试将自己的作品改编为剧本。陕西作家在中国文坛上形成了文学功底扎实、生活积淀深厚、作品朴实无华、文风超然大气的整体创作风格。[1]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陕西作家的作品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剧本,《人生》《高兴》《白鹿原》等作品本就为大众耳熟能详,被搬上荧幕后更受关注,作品迎来了“二次生命”。2015年初,《平凡的世界》热播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此外,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由来已久、基础雄厚。西部影视集团的前身为西安电影制片厂,是西部电影发展的策源地,现已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300多项,出口影片80多部。近年来,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影视产业链上的后起之秀也在陕西影视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人才资源储备实力雄厚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省现拥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千余所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百余所高校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大量人才,这些年轻人才最能走在时代前沿,产生丰富的创意理念。科研学术机构更可以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锦上添花。

影视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荧幕上的表演,更需要幕后的工作与先进技术的支撑。陕西高校已开设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如西北大学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系、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等,这些系所开展电影科研教学的经验丰富,具备一流的电影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能力,为陕西影视产业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2015年年初热映的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导演之一、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2003级学生李姝洁,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使其处女作大获成功,昭示陕西电影发展的新方向。

三、陕西省发展影视城的劣势分析

(一)影视产业链不稳定

产业链是由一个主导产业与其相关产业共同组成的一个产业系统。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地位是动态变化的。产业链中的产业既可以为一家混业经营的大公司所拥有,也可分属于不同的公司。[2]作为宏观产业链的细分部分之一,影视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发行、播映等多个环节。目前,陕西影视产业的影视播映物质条件相对成熟,影视生产环节中必需的拍摄基地资源相对匮乏。

作为影视产业的辅助环节,影视城是影视作品生产的重要拍摄基地,为影视制作提供场地支持、经营平台、服务平台和资源交换平台,其重要性随着人们对影视产品要求的提高而日益凸显。此外,除了满足影视作品的制作,影视城还发挥着区域发展影视旅游的作用。运营状况良好的影视城,可以借着入驻剧组的影响力,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扩大经营范围。然而,陕西至今未建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影视城支撑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为拍摄影片《白鹿原》,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在西安市灞桥区投资建设了白鹿原影视城,还原了影片中的几个主要场景,但如今发展速度缓慢,自《白鹿原》剧组后再无剧组入驻,由于影视城未对外开放,其影响力也大幅下跌。

(二)具有“集聚效应”的影视城品牌尚未形成

集聚效应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3]它将是今后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现象。国内外有不少影视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案例,如好莱坞、浙江横店影视城、宁夏镇北堡影视城等。以世界电影制作龙头好莱坞为例,通过影视剧制作尤其是大片制作,拉动了影视基地建设、城市开发、旅游业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研发等行业联动发展,产生了较强的集聚效应。

目前,西影、陕文投、曲江影视等影视集团都纷纷在陕西省内规划建设影视城项目,部分项目初见雏形。例如,神木神影村影视基地、西安白鹿原影视城等。但由于存在营销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现阶段尚未吸引到相关产业的企业加盟,产业链延伸难以突破瓶颈,人们对陕西省影视城发展的概念还很模糊,陕西尚未形成能够带来集聚效应的影视城品牌,产业优势亟待彰显。

四、陕西省发展影视城的机会分析

(一)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

2001年3月,“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发展文化产业遂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产业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影视产业得到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201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内容涉及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土地使用倾斜与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等,释放陕西影视产业即将迎来大发展的信号。

(二)广阔的市场需求

2013年,陕西省有12部影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映。2014年,陕西省共生产电影31部、电视剧16部、562集,位居全国前列。[4]在这些作品中,取景自陕西的作品并不占多数。假如,陕西能出品更多在本土拍摄的影视剧,将陕西的发展新貌展示给更多人,带动旅游、餐饮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在陕西省建设具有影响力、配套设施完善的影视城,为“影视陕军”作品拍摄提供场地。

此外,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全民休闲时代悄然到来,影视和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结合与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影视城旅游,可以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受影视剧的拍摄情景,高参与性和娱乐性并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陕西省规划建设影视城,将会促进影视旅游的新发展。

五、陕西省发展影视城的威胁分析

(一)国内影视城数量众多、竞争激烈

随着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陕西的影视城规划建设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从国际环境来看,国外的影视城发展相对成熟,优势明显、竞争力强。而在国内,来自横店影视基地、无锡影视基地等诸多实力雄厚的影视基地的压力,使得陕西的影视城面对着激烈竞争。

以国内发展较成熟的横店影视城为例,1996年,为配合著名导演谢晋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建,并对社会正式开放。建成以后,横店集团累计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广州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拍摄基地。目前,横店影视城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从影视作品的拍摄,到后期制作工作、审片等都能够在这里完成,横店影视城为剧组建设了一个产业链条完整、产业要素集聚、品牌活动集合、综合服务齐全的国际化影视城。[5]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陕西影视城的规划运营,要突出重围,在国内独树一帜,值得深入探讨。

(二)影视城盈利周期较长

一座影视城的投资数目巨大,通常是其他文化产业项目的数倍。以一组数据为例:2011年,斥资60亿元的英皇影视文化村和斥资10亿元的“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相继落户浙江;2012年3月,湖北襄阳“唐城”、“汉城”影视基地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分别达到30亿元、22亿元。[6]在国内影视基地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真正实现盈利的却是少数。其中,运营管理是原因之一,影视城较长的盈利周期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国强曾向媒体表示,从1996年横店影视城第一个项目开始,到2006年横店初成规模,整整10年,影视城都是亏损的,全靠横店集团贴钱支撑的。[7]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就了今天的横店。由此可见,运营一座影视城,盈利周期较长,需要规划运营者极大的耐心和恒心。

六、陕西省发展影视城的对策分析

(一)利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充分发挥地区产业优势

近年来,国家、陕西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陕西影视产业发展迎来了良好契机。在规划建设影视城时,可以适当地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整合部分现有资金项目,设立影视城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利用土地使用优惠政策;调动陕西强大的人才储备资源,以实现项目的合理规划,发挥陕西的产业优势。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纵深化发展,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的城市定位将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笔者建议规划具有“丝路”风情的影视城,鼓励相关主题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时,在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影视城也可提供相关便利条件,吸引更多剧组入驻。

(二)注重理念革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

目前,很多影视基地大多走的是大而全的路子,未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面下功夫,提出要建“国内之最”,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资产沉积甚至恶性竞争。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在影视城规划时,可以侧重打出人文历史的宣传口号,体现陕西与其他省份影视城建设的不同之处。建设秦文化主题基地、思路主题基地等,在影视拍摄场景、影视服装、影视道具的设置上独具匠心,在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提升参与度、体验度,使现代的影视剧拍摄平添几分文化意蕴,使影视城一定要成为陕西文化基地、秦文化的宣传窗口。

(三)注重社会效益

陕西是一个拥有丰富影视文化资源大省,但并不是一个影视文化强省。目前,陕西影视产业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获得同步发展。在规划影视城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回收,还应兼顾社会效益。

兼顾社会效益,就应将影视城作为一种文化主题宣传的载体,把剧组、游客消费看作一种陕西文化宣传的承担者。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市场的需求,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消费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有针对性的挖掘文化内涵,促进市场拓展。

(四)建立稳定的产业链

目前,能将影视投资、生产、发行、特技、相关服务集中在相对完整的区域,形成影视产业集群的影视城尚属少数。例如,好莱坞、横店影视城等。更多的影视城选择利用本地优势,介入核心产业,通过影视与其他相关行业互动,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如镇北堡影视城等。

影视主题公园化和以影视基地为核心、集上下游产业纵深发展于一体的影视产业集群是影视城的未来发展之路。一座成功的影视城,往往能带动一个庞大的经济商圈,最终实现彼此支撑发展。陕西影视城的发展,最终要形成的正是影视拍摄与游乐体验双线互动、影视旅游与创意产业结合的良性局面。这也是旅游化的影视城比功能单一的拍摄基地式的影视城更具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1] 匿名.在《讲话》发表的土地上——回眸六十年陕西文艺界取得的丰硕成绩[J/OL].新华网陕西频道,2002-5-21.

[2] 王志标.文化产业链设计[J].科学学研究,2007(2):245-249.

[3] 花建.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从创意集群到文化空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4] 2014年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成绩单[N].陕西日报,2015-1-25(6).

[5] 王敏.影视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与镇北堡影视城为个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1):173-176.

[6] 段菁菁.影视城“大跃进”背后的忧思[N].新华每日电讯,2012-4-26(7).

[7] 钟文.横店模式难复制[N].中国企业报,2015-1-28(3).

G114

A

1674-8883(2015)14-0210-02

樊星(1992—),女,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横店陕西省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横店影视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横店少了戏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