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再思考

2015-02-28王兵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新鲜教学活动中心

王兵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000)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再思考

王兵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000)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广大语文教师最关心也最迫切想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课堂实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丰富新鲜的教学内容,灵活得当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精巧美观的板书设计,饱满端庄的精神态度。

语文课堂效率 学生主体 教学要素

语文,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其教育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直至今天,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这种模式使得语文教师走入现代语文教育的误区,其表现为:

1.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实施生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从一般的课堂教学来看,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取得真正的共识。不少课堂上,“主体”却成了“客体”,“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俨然成了“真理的奉送者”。所以,在教师机械生硬的灌输,学生简单、被动的接受的氛围中,学生无兴趣可言,更难采取较好的学习策略,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丧失了,于是“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2.课堂活动已教师讲解为中心。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同于“自学”,它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然而在不少课堂上,教师却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唱主角,使教学活动形成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因而教学活动便是教师按自己事前准备的内容和设计的教学程序讲解,讲完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则考虑甚少。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识活动代替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3.一切讲解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中考”、“高考”、“会考”成了中学教学的指挥棒,怎么考、怎么做,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误区,并带有“唯分数论”的倾向。许多地方仅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学校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再形象不过,教师与学生仿佛成了死对头。这种形势又怎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加之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教条,教师教学生也只管授业、解惑兼或传道,舍此无它。一篇优美、生动的文章,也因“分”的追求、古训的影响,被搞得支离破碎,遍体鳞伤,索然无味,更严重的是教师的死教带来了学生的死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两而不闻窗外事”,其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所以面对教育的严峻形势,不少教育理论家提出:“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识记、思维、理解、概括、分析、判断等各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势必无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无视活动课的开设;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讲解又以教材为中心,当然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也就难以实现知识的转化和能力的形成,选修课、活动课自然形同虚设;由于一切讲解是以考试为中心,必然忽视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被异化为考试技能的训练,“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所取代,课堂教育步入误区,效率低下,势所必然。

而针对上述情况,我个人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五点要求或者叫做课堂教学五要素,即:丰富新鲜的教学内容,灵活得当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精巧美观的板书设计,饱满端庄的精神态度。比如说,20年前,有为中学语文教师给学生上了这样一堂作文指导课。它在简要评析了上次作文情况并指出存在的文不切题的缺点后,宣布本堂课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怎样审题。他板书了“踏花归来马蹄香”这个题目,启发学生研究“题眼”在那里,如果要画一幅画,怎样才能表现出马蹄子这个“香”?学生们议论了一阵,想象了各种画面,都觉得要表现这个“香”实在太难,这时,这位教师不失时机的讲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他说,从前有个主考官,主持一次画家考试,题目就是“踏花归来马蹄香”。第一个画家画了篱笆圈起来的万紫千红的花园,还画了篱笆外面昂首奔驰的骏马。主考观看了说,离题太远。第二个画家以美丽的花卉为背景,画了一个人手捧一束鲜花,骑在行进着的马背上。主考官说,不切题义。又看了第三个画家的画,不禁连声称赞:妙、妙、妙!讲到这里,这位教师问学生:“你们猜第三个画家画的是什么?”他停了几秒钟,用期待的目光注视了全班学生一会儿,速度较慢地说:“他既未画一寸篱笆,也未画一朵花,而是——”他有意识地把这个“是”字拉长了些,又目视学生们一眼,以较快的速度说:“他画了一个人骑在马背上,一群蝴蝶围着马蹄子旋转!”同时用右手画了一个蝴蝶旋转的动作。当他绘声绘色的讲完这句话时,学生们不禁惊叫了起来。待大家心情稍平静后,他有启发学生分析前两幅画为什么离题太远、不切题义,第三幅画为什么妙。最后归纳学生发言,得出结论:下笔作文前必须审题,仔细研究“题眼”在那里;作文时集中笔墨表现“题眼”,文章就不会离题。全部谈话讲述过程,大约只有十五分钟。时间整整过去20年了,上过这堂课的学生,现在都已成了有一定阅历的中年人,但谈到这堂课,他们都认为终生难忘。这堂课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其实从教学内容方面看,这堂课知识一堂作文指导课,教师只讲讲题目怎样审,材料怎样选,文章怎样写……也说得过去。但这位教师为了使教学内容丰富一些,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画画的故事。这个故事许多人也许知道,但对普通中学生来说却很新鲜,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对新鲜故事更感兴趣。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更爱听新鲜有趣的故事。这位教师正是掌握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选择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把课堂变成了“磁场”,紧紧的吸引住学生,让其自始至终保持者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

总之,在教学中,自觉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握文与道的统一,在提高学生分数的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唯分数论”,那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定不至于流于口头,也决非高不可攀,遥遥无期。

猜你喜欢

新鲜教学活动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编来说“新鲜”事
新鲜汇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新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新年好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