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 新体系 新方法——评申亚民教授的《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
2015-02-28郭涛
郭 涛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西安 710065)
在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经济发展又要依赖于教育。发展教育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教育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且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为现代化不可能在一个教育贫穷落后的国家实现。然而,教育要发展,又离不开教育投资。
但是教育如何投资?比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给教育投多少资金?即投资的比例,就是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教育总投资在三级教育之间如何分配?即教育的投资结构;教育经费在教育使用过程中如何分配?即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教育投资到底能带到来多大的经济收益?即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资源如何配置?教育经费如何管理?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申亚民教授撰写的《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对上述问题都做了比较科学的回答。
《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虽然是由八个课题研究报告结集而成的,但是在框架结构上,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在宏观结构上,它分为教育投资与评价篇、教育资源优化与配置篇和教育经费管理篇。教育经济学的体系到底如何构建?由于跨学科的原因,教育经济学在中国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教育学学科,它竟被合并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名下,处于边缘状态;另一方面,在经济学领域,它同样被边缘化。因此,能够真正全面、系统、描述分析教育经济现象的教科书不多。在我看到的《教育经济学》教科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在体系构建上有其突出特点:
第一,在理论上,作者以教育经费投入为主线,以教育投资效益、资源配置、经费管理为重要内容,以模型化、定量化分析为手段,其体系结构完整,逻辑线条清晰,简洁明快。
第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者基于经济学、教育学理论模型,紧密结合中国西部、陕西、西安教育发展的实际,构建教育经济问题分析框架,重点探讨教育经济领域内的教育投资、教育投资评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经费管理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一部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的专著。
总之,专著在体系构建上既具有严密的理论框架,又具有不拘一格的实践开放性、创新性。
由于专著体系构建的创新,使其内涵极其丰富。从回答教育经学基本问题看,《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就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教育经济学》教科书,但在深度与广度上又超过《教育经济学》教科书。从教育投资角度看,《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又是一部《教育投资学》。从教育投资评价、教育资源优化看,它又是一部《教育产业经济学》。由此看来,专著无疑开创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其理论价值重大。
《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的鲜明特点是它研究的实证性。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在借用和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从经验主义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细化和准确化的研究,从而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申亚民教授把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教育经济的研究之中,专著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如劳动简化法、生产函数法、菲德模型、DEA模型等。尤其是作者运用劳动简化法、生产函数法对陕西和西安教育投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了计量测定,这在省内属于首创,其结论比较可靠,而且引发了学界的争论,中国人民大学邱雅教授虽对申亚民教授观点提出商榷,但还是属于对申亚民教授研究方法的完善性建议。这种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方法,使教育经济的研究达到了定量化、准确化和精细化。恩格斯在收入《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的一则札记中写道:数学在一门科学中应用的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成熟的程度。因此定量方法的运用,无疑把《教育经济学》推向了成熟的程度。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了教育经学的研究方法,为教育经济学界进一步探索教育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分析工具。
专著全书篇幅不大,但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特色显明,文献充实,数据翔实,论证真实可信,文字精练规范,信息量较大。总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就其从形式来看,《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均都达到了“新思维、新体系、新方法”的境界,并将对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加之本人水平所限,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加以评价,只能蜻蜓点水式地点评。当然《教育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兹不赘述。但毕竟瑕不掩瑜,缺憾并不妨碍其学术思想与价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