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甘肃省为例

2015-02-28凌富亚

关键词:甘肃医疗卫生甘肃省

凌富亚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 710061)

传统时期的中国,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医疗卫生条件,每遇灾年或战争,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进入20世纪后,西方现代化医疗卫生的理念与技术传入中国,国人要求发展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呼声日渐高涨。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卫生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医疗卫生建设的历程。甘肃偏处西北,现代医疗卫生事业进展缓慢,然而在国民政府实施“开发西北”战略之际,甘肃现代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在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根据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甘肃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制约因素进行论述。

一、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的创立与经费来源

(一)行政机构创立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起步稍晚,行政机构的创立也相对滞后。1934年2月24日,为了配合当局“开发西北”的战略计划,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了西北卫生事业调查团,先后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进行卫生状况调查,并在西安成立西北卫生组,以统筹西北四省的卫生建设工作。同年9月1日,在西北卫生组的协助下,甘肃省政府在省城兰州成立甘肃卫生实验处,为“本省最高卫生行政机关,指挥监督全省卫生医药、卫生教育机关”。[1]卫生实验处内设四科一室,即总务科、保健科、防疫科、兽医科和技术室,其附属机构主要有甘肃省立医院、助产学校、兽医防疫所、健康教育委员会、各县卫生院以及乡村卫生所等。[1]1941年春,卫生实验处更名为卫生处,继续作为甘肃省管理卫生事业的最高行政机关,指导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

(二)经费来源

卫生实验处创立之初,其经费主要由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和甘肃省政府提供。1934年,由全国经济委员会划拨40万元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作为卫生实验处的开办经费,并每年给予各省卫生实验处一定协款,协济卫生实验处的正常运转。[3]1935年,甘肃省政府开始向卫生实验处下拨卫生经费,据统计,1935至1936年,甘肃省所拨付的卫生经费分别为12 025元和44 556元,[4]这批经费主要用于卫生实验处及其附属机构的基础建设,如甘肃卫生实验处曾先后拨款9 000元、1 500元和9 000元,作为省立兰州高级助产学校、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及兽医防疫所等附属机构的场地购买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1937年秋,全国经济委员会停止协款发放,一切医疗卫生事业所需费用遂由甘肃省政府独立承担,然而在1937年和1938年,甘肃省政府所拨卫生经费仅为45 163元和35 326元,[5]123金额明显不足。

1939年6月,国民政府推行战时卫生建设计划,加大了西北地区的卫生经费投入,内政部卫生署按月协助甘肃卫生实验处经费20 000元,[2]11若按全年来算,经费总额可达240 000元。同年,甘肃省政府也拨付卫生经费41 531元,[5]二者总额达到281 531元,可见自1939年起,甘肃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开始大幅增加。这些经费除了用于添置医疗设备、培养医疗人员以及疫病防治以外,还用于甘肃省所属各县卫生院的建设,截至1948年,甘肃“全省一市七十县二设治局中,除合水、环县、肃北三县外”,[6]其他各县均已设立卫生院。

二、甘肃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就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相对恶劣,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开展之初,面临的是诸如设备简陋、药品奇缺、人才稀少等一系列困难。因此当局只能量力而行地开展工作,其成就主要有公共卫生改善、本省卫生教育、疫病检验与预防等。

(一)对公共卫生状况的改善

一是对妇婴卫生的改善。民国时期,由于受传统观念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广大城乡产妇依然沿用旧式接生方式,即由家人或私人接生婆辅助生产,因而导致母婴死亡事件时有发生。1931年,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在年度报告中称:“我国每年因病枉死之六百万人中,婴儿和产妇占有三百万,较比欧美各国大三到四倍。”[7]1934年7月,在甘肃统计死亡的1 489人中,“不满一岁之小儿达276人,占全数18.1%”,[8]可见当时甘肃地区的妇婴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甘肃省卫生实验处成立以后,为了有效改善当地的妇婴卫生状况,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广新法助产;举办接生婆训练班;进行产前产后健康检查;灌输妇婴卫生常识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1947年卫生处共办理产前检查4 945次,产后检查1 576次,接生人数2 241人。[6]在现在看来,卫生处所采取措施已不算新鲜,但对于当时卫生条件落后、医疗技术匮乏、民众思想保守的甘肃省来说,可谓前所未有,具有开创之功。

二是对学校卫生状况的改善。甘肃地处边陲,学校卫生状况一直十分落后,以省城兰州为例,卫生实验处成立之前,兰州市有“中等学校八处,共有学生1 850人,小学校19,共有学生3 972人,各校均无卫生设备。”[9]卫生实验处成立后,先是于1935年春季开办学校卫生讲习班,对在职教师进行卫生培训,以便辅助改善学校卫生工作的推行。1935年10月,卫生实验处创立健康教育委员会,直接负责改善学校卫生的工作,其工作范围主要有疾病诊治、保健工作、学校卫生讨论以及卫生宣传等方面。[1]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甘肃省学校卫生状况的改善,据统计,1935年甘肃全省参与改善学校卫生工作的仅有“中学5校,小学15校,共计20校,学生总数5 500人”,[1]然而到了1947年,参与改善学校卫生工作的学校已达184所,学生人数达52 892人。[6]虽然不是全省所有学校都参与其中,但这是甘肃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地推行学校卫生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学校卫生状况的改善。

三是对工厂卫生状况的改善。1935年1月,卫生实验处在省城兰州仅有的两所工厂——甘肃省制造局和甘肃省政府印刷局设立卫生室,开展工厂卫生状况的改善工作,主要内容有健康检查、疾病诊治、缺点矫正等。卫生室在工作中发现了大量问题,如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时,发现受检的405名工人中约有18.1%的工人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患有沙眼疾病的工人比例则高达30.5%,其他诸如皮肤病、耳病等疾病在工人群体中也较为普遍。[10]可见当时兰州市的工厂卫生状况并不理想。卫生室及时对相关疾病进行了医治,1935年共“矫治沙眼986例,皮肤病296例,耳病111例,其他眼病272例,完全矫正者316例”。[10]1939年,卫生实验处将改善工厂卫生状况的工作向全省推广,到了1947年,全省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工厂已达17所,涉及工人1 906名。[6]改善工厂卫生工作的推行,不仅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而且对于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积极作用。

四是环境卫生的改善。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在省城兰州进行,其内容有商店检查、水质调查、垃圾管理等。1935年3月至6月间,卫生实验处开展对兰州市各商店的卫生检查,共“检查3 247家,改良480家,警告355 家”;[10]水质调查方面,对全市 686 口水井进行调查,得出“矿物质过多,不宜饮用”[10]的结论;垃圾管理方面,自1935年11月开始,将兰州市“各大街垃圾桶一律取消,由人民自备,再由清洁队摇铃挨户收集,统一处理”。[10]现在看来,尽管“取消街道垃圾桶”的决策似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是诸如商店检查、水质调查、垃圾管理等措施,在改善兰州城市环境、保障市民饮食安全和提升市民卫生质量等方面的确功不可没。

(二)构建本省医疗卫生人才教育系统

民国时期,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凋敝等因素,甘肃省的医护人员极其缺乏。20世纪30年代之前,甘肃省政府每年选派本省学生赴东南各大城市学习,然而所派学生学成之后“大多数从未回省工作”。[3]有鉴于此,甘肃卫生实验处采取了开设培训班的措施,以培养本省医疗卫生人员。如在1935年1月5日,成立助产学校,由卫生实验处工作人员担任教员,在1935年至1936年间先后招生3次,培养专业助产士共计28名;1935年1月21日,与省会公安局合作办理卫生训练班,学员31名,进行对屠宰场、肉品、饮食商店等方面的检疫培训;同年,举办看护人员训练班,招收学员30人;1936年春季,开办种痘人员训练班,培训人员22人;同年6月,卫生实验处在其下属机关的职员、学生和练习生中,挑选合格人员,组编成救护团,施以特种培训,其内容包括止血、包扎、人工呼吸、军队卫生等,以应付非常时期的医疗需要。[11]卫生实验处更名为卫生处以后,继续扩大本土卫生人才培养的范畴。如在省立医院开办护士学校,进行专职护士培养;1948年,卫生处与兰州大学联合设立医学院,专门培训医师人才;同年,又联合兰州市西药公会举办药剂人员训练班,培养药剂师人才。[6]截至1948年,甘肃省逐渐形成了一套集助产士、医护人员、疫苗接种、食品检疫、特种医疗以及医师、药剂师等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卫生教育系统,初步改善了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不利局面。

这些培训措施为甘肃本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医疗卫生人员,充实了甘肃医疗卫生建设的人才队伍,客观上促进了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他们为甘肃民众提供现代化的医疗卫生保障,如肉类食品检疫、疾病医治等,对当时甘肃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来说具有积极作用。在肉类食品检疫方面,1936年2月,卫生实验处开展兰州市食品检疫工作,共“办理兰州全市屠宰场8处,牲体检查及肉品勘验,计牛331 头,羊 198 头,猪1 122头”;[12]疾病医治方面,1934年之前,甘肃省立医院“仅有医师8人,住院者平均日仅3人,门诊部就诊人数平均每日仅30人”,[13]到了1936年,甘肃“省立医院门诊部就诊病人,每月增至2 000人左右,住院病人,每月增至70人以上”。[11]如此繁重的检疫及医疗工作,在没有足够的专业医疗卫生人员的情况下是绝不可能完成的。可见,当局推行本土卫生教育的决策确有先见之明,其效果也可谓立竿见影。

(三)疫病检验与预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甘肃的传染病以白喉最为普遍,其传染范围波及甘肃数十个县,由于白喉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甘肃各地几乎每年都有白喉病的相关记述。如1935年5月,皋兰县青城乡白喉症传染甚烈;1939年临泽县西峰镇白喉肆虐,仅十天时间就死亡200余人;1940年张掖、玉门、安西等地白喉盛行,仅玉门一地就死亡300余人。[14]除了白喉病以外,甘肃地区盛行的疫病还有鼠疫、霍乱、天花、伤寒、赤痢、猩红热、黑热病等。据统计,仅在1935年5月至12月的7个月间,甘肃省感染以上疾病者就达20 134人,其中死亡3 175人,死亡率高达16%。[11]对此,甘肃卫生实验处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各类疾病的传播。如推行白喉抗生素注射,研制霍乱疫苗,开展牛痘疫苗接种工作,饬令各县按月呈报传染病报表,定期进行病理检验等。[11]1936年春季,卫生实验处在兰州市推行牛痘及白喉病疫苗注射工作,“凡学校军队,一律施种牛痘,民众方面,由保甲长定期召集市民于指定地点一律免费施种牛痘,其他如白喉抗毒素注射,凡小学校学生取得家长同意,一律免费试行预防注射”。[11]

积极的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48年,全国经济委员会西北卫生组主任姚寻源对1947年度甘肃省传染病及感染死亡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1947年甘肃省各县患有各类传染病的人口总数有3 445 人,死亡43 人,死亡率仅有 1.25%。[6]从数据上看,无论是染病总人数还是死亡人数均比1935年有较大幅度下降,患者死亡率更是从1935年的16%骤降为1947年的1.2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肆虐甘肃全省的白喉病,在1947年仅有127人感染,死亡10人,而感染霍乱、黑热病、猩红热等疫病的患者则分别为2人、351人和162人,且均无人因病死亡。[6]可见在12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甘肃省的疫病预防已经卓有成效,就连甘肃省政府也认为“经历年来之预防,发现例数,逐渐减少,确收预防之效果”。[2]

三、影响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从上述史实不难发现,在民国开发西北运动的浪潮中,甘肃的医疗卫生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逐步现代化的转变过程。在行政机构方面,甘肃卫生实验处的成立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供了行政依托;在改善公共卫生方面,逐步改善了妇婴、学生、工人等群体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同时渐次实现了省城兰州的城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在医疗卫生教育方面,各式培训班培养的专业医疗卫生人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甘肃医疗卫生建设的人才缺口,并逐步构建起甘肃本土的医疗卫生教育体系;在疫病防治方面,疫病诊治及疫苗接种的普及有效遏制了各类传染病的扩散,减少了人口的死亡,可谓硕果累累。然而不可否认,在整个民国时期,甘肃的医疗卫生事业无论是在发展速度还是建设水平上都明显滞后,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缺失制约了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尽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甘肃省政府就开办了各式培训班培养本省医疗卫生人员,然而培训班所培养的大都是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医护人员,如1935年卫生实验处下属助产学校招收学员,对其学历要求只需“高级小学毕业即可”。[10]可见甘肃省曾一度面临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缺失的问题,因而在解决相对复杂的医疗问题时只能滥竽充数,“正式医师不易聘到,乃以护士代,而护士职务以助理补充,如此层层低降,事事迁就,则工作效力,自然减低”。[15]

(二)战争破坏导致甘肃医疗卫生事业举步维艰

民国时期,甘肃军阀割据,战争不断,严重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甘肃省城兰州的空袭给城内医院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如1939年11月29日,日军战机夜袭兰州,对河北医院、山陕会馆、贡院巷等地进行轰炸,“投弹约40枚,炸毁及震塌之房屋共约300余间,炸死平民 10人,伤 10人”;[16]1941年 8月 31日,日军战机在卫生处投弹3枚、公教医院投弹2枚、在省立医院所在地翠英门内投弹8枚,炸毁翠英门内房屋300余间。[16]残酷的战争对医疗设备以及医护人员都造成了巨大伤害,其结果必然会影响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推进。

(三)甘肃自身区位劣势对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影响

甘肃地处青藏、黄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先天不足。民国以来,地震、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人民死伤惨重。大量的人口伤亡必然加剧对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的需求,然而,甘肃境内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及时输送,以至于医疗机构时常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正如时人徐述组所言:“甘省交通既不便利,而运输又颇迟滞,故对于其界药品之供给,常致医师无用武之地。”[17]恶劣的生态环境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而造成人民群众的巨大伤亡,而复杂的地形和落后的交通条件又进一步延误了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等卫生用品的及时运输,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四)财政困难与经费不足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甘肃地处西陲,民生凋敝,财政异常拮据,即便是甘肃省政府对此也束手无策。1932年,《银行周报》对当时甘肃的财政状况进行调查后感叹:“一般负财政之责者,莫不焦头烂额,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其痛苦亦不减于人民之受苛捐杂税,诚所谓官民交困者矣。”[18]财政困难带来的是卫生经费投入不足,1935年,甘肃省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为12 025元,1936年投入44 556元,而1935年、1936年,甘肃省的财政总支出分别为10 197 594元和8 771 081元。[4]通过换算,得出 1935年和1936年甘肃省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经费占全年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0.118%和0.508%。与此同时,我们对同时期的南京、上海、北平等东部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1935年南京、上海、北平等城市的卫生经费分别为393 811元、355 000元和250 322元,而三地的财政支出分别为4 765 188元、10 792 813元和4 951 648元,[19]占全年支出百分比分别是8.26%、3.29%和5.06%。通过对比可知,抗战爆发前甘肃省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无论是在经费总额还是在经费所占支出比例上,都与东部地区相差悬殊,其结果自然是不利于本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大对西北地区的投入,甘肃省的经济也因此获得了长足发展。1937年至1939年三年间,甘肃省政府每年的财政总收入分别为7 580 041元、12 011 009元和12 075 408元,财政总支出分别为8 732 722元、12 044 421元和9 075 691元。[5]可见在开发西北浪潮的推动下,甘肃省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虽然在1937年和1938年依然无法改变入不敷出的状况,但是收支之间的差额却在逐年减少,到了1939年甚至出现了盈余2 999 717元的情况,彻底摆脱了“官民交困”的财政窘境。而在这三年间,甘肃省政府每年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经费分别为45 163元、35 326元和41 531元,[5]其所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0.52%、0.29% 和 0.4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财政状况逐年好转、甚至略有盈余的情况下,甘肃省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依然严重不足,这些经费根本难以满足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所需,必然造成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的滞后。

综上所述,甘肃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是在“开发西北”的浪潮中,由国民政府亲自主导,甘肃省政府配合实施的一场医疗卫生现代化运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诸如经费短缺、设备简陋、人才缺失等一系列困难,但毕竟为地处内陆的甘肃构建起了完整的医疗卫生行政体系,保证了各项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序进行。从全国范围来看,作为偏远地区的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初步发展,自然不能与南京、上海、北平等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建设相提并论。但是,甘肃医疗卫生建设开启了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历程,卫生实验处的成立和运转,使得甘肃民众享受到了现代化医疗卫生的服务,客观上改善了甘肃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健康。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人才缺失、战争破坏、区位劣势以及经费不足等因素对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在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医疗卫生建设过程中,应当引以为鉴,避免历史的重演。

[1] 甘肃省卫生建设事业概况(自筹备日起至二十四年度终止[J].公共卫生月刊,1936,(3):204-207.

[2] 姚寻源.甘肃卫生概况[J].新甘肃,1947,(1):11-12.

[3] 姚寻源.中央协助西北各县办理卫生医疗及兽医防治事业之经过[J].卫生月刊,1935,(4):172-178.

[4] 甘肃省财政收支实况对照表(二十四、二十五年度)[N].甘肃统计季报,1938,(4):4.

[6] 姚寻源.一年来之甘肃卫生[J].新甘肃,1948,(2):58-66.

[7] 俞焕文.中国妇婴卫生教育之重要[J].卫生月刊,1936,(2):57 -59.

[8] 西北卫生事项之继续办理[J].中国国民党指导下之政治成绩统计,1934,(7):180 -182.

[9] 甘肃省卫生实验处工作概况[J].卫生半月刊,1935,(12):5-9.

[10] 甘肃省卫生实验处二十三四年度工作概况[J].公共卫生月刊,1937,(9):720 -724.

[11] 甘肃省二十五年卫生建设事业概况[J].公共卫生月刊,1937,(10):776 -778.

[12] 西北卫生事项之继续办理[J].中国国民党指导下之政治成绩统计,1936,(2):150.

[13] 姚寻源.西北卫生事业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35,(10):1188.

[14] 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医药卫生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123.

[15] 刘锡霖.甘肃卫生八年来的检讨及今后工作的动向[J].新甘肃,1947,(2):43 -46.

[16] 王禄明,陈乐道.日军轰炸兰州及甘肃各地实录[J].档案,2005,(4):10 -11.

[17] 徐述祖.略谈甘肃的医药卫生行政[J].陇铎,1940,(4):16-19.

[18] 甘肃之财政状况[N].银行周报,1932,(38):3.

[19] 李延安.我国重要都市卫生经费预算总额百分数比较表[J].中华医学杂志,1935,(1):87-89.

猜你喜欢

甘肃医疗卫生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