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采访的“难题”及其对策

2015-02-28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难题对象

李 娟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论新闻采访的“难题”及其对策

李 娟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前提。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的变化,新闻采访这一新闻传播的核心环节,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也日益增大。要想突破这一“难题”,不仅要知晓新闻采访活动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还需要从记者的专业素养、人际交往、心理学等角度多方面剖析这些难题出现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

新闻采访;采访技巧;人际关系;心理学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其中“你幸福吗”“您家的家训是什么”“回家过年”等街头采访备受百姓关注。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所提问题“你幸福吗”使得“幸福”一词一时成为媒体热门词汇之一。节目中一位焦先生面对记者的提问,先是推托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但记者却未放弃,继续追问:“您幸福吗?”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记者后答道:“我姓曾。”此采访活动引起网友热议。不少人表示,找到一个路人就问“你幸福吗”总觉得很怪异。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10月3日也在微博上发帖说:“假如,我是说假如,某天你走在路上,一个记者突然拿着话筒上来问你:‘你幸福吗?’你会如何回答?我想听一听网上的答案。”这条微博被转发超过两万次,评论更是接近4万次。孙焕英在《声屏世界》发文章说,“你幸福吗”是一个无意义的民生指数推演,认为“你幸福吗”这样的提问被路人忽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1]。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幸福。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何有如此多的人排斥采访?有人不愿意正面回答,有人不愿意接受采访,这个时候新闻工作者不得不反思一下,是我们的提问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技巧?新闻要想正常播出,记者提问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环,而采访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能否得到真实有效的答案,则依赖于记者能否熟练地把握提问技巧,这也是记者做好新闻的必修课。

一、 新闻采访“难题”的成因

(一)人际交往的问题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新闻采访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里·英哈姆创立的人际交往模式——“约哈里窗”可以教我们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2]。记者是公众的个体,记者的职业形象、德行威望、业务能力、个性特征等均在公众视野之中,因此记者在采访时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记者采访时给采访对象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记者的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对其形象有重要影响,记者提问时的语言表达是影响记者形象的更重要的因素,语言和非语言等因素的有效融合是记者修好人际交往课的重要条件。成功地与人交往,记者需要拥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倾听态度和足够的信任。首先,记者的知识素养会在言谈举止中传递给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有与被采访者相似的认知结构,在认真准备的前提下,力争达到交流畅通,契合被采访者的理解水平。其次,认真地倾听。记者在与被采访者交流时,倾听特别重要。现代人的表达欲望都非常强烈,大多数人总是急切地想传播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去倾听。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曾说,倾听是一种态度。记者在与被采访者交谈时,要学会倾听,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交谈,而是尊重采访对象。认真地倾听,尽可能把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转换成朋友、知己或亲人的关系,只有这样,被采访者才会诚恳地向你诉说,与你交流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交流才不是冰冷机械的问答。当我们与被采访者交流时,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抑或递上一张纸巾等,都会是很好的采访润滑剂,这些都会在无形中让对方感受温暖。最后,足够的信任。交谈双方建立起信任感是友好交流的基础。记者在提问被采访者时,对方只有感受到了你的真诚,对你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任后才愿意和你交谈。采访者在倾听被采访者时,更要情感真挚,比如偶尔点点头,微笑一下,或者表示你也有相同感受。要让被采访者知道,你很重视你们之间的谈话,记者千万不要在被采访者说话时眼神游离、东张西望,否则不但会让对方感觉你不重视他,更会被人认为这是一种很不尊重人的行为。从人际关系学上分析,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学会察言观色,懂得察言观色是进行有效交流的技巧。对于新闻采访,记者向被采访者提问时也要懂得察言观色,观察被采访者的表情和他所说的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对记者所提出的问题有抵触情绪等。察言观色有助于采访者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提问内容。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内向的人不善言谈,外向的人活泼健谈,有人面对镜头会紧张不安,这些都需要采访者通过仔细观察来了解,这样才有可能为采访对象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采访前,记者要明确采访对象的心理动机——是怕媒介报道对自己不利而拒绝采访,还是想借助新闻媒体宣传个人、提高被宣传单位知名度而接受采访等。记者要根据被访者的动机,判断事实的可信度。

(二) 新闻采访中记者和被采访者不同的心理

新闻采访的本质不只是要得到事实真相,更要揭示事情的本质,这要求记者在采访提问的实践中,必须洞悉被采访者心理,拓展新闻采访的深度。用心理学的知识给新闻采访进行润色,可以减少采访时的盲目性,提高采访效率。

1.关注被采访者心理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会遇到社会各阶层的人士,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从事的职业、生活的环境、知识水平、道德素养以及个人的性格和习惯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记者要想顺利完成采访工作必须熟悉并善于调节不同采访对象的心理。首先是群体心理。其一,积极配合型的采访对象。心理学的激励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3]。记者的采访有一定的动机,即基本上都是为了获得和传播信息。但是采访对象的动机是多样的。比如,如果被采访者特别积极配合,可能是出于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或是精神世界的需要等。其二,有问必答型的采访对象。这类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还算稳定。记者在对他们进行提问时,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在安静松弛的状态下准确地叙述新闻事实以及事件过程和细节。必要的时候要给予采访对象足够的赞许,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不只是一个人在叙说。其三,有抵触情绪型的采访对象。对于这类被采访者更要充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仔细揣摩他们抵触采访的原因,尽量去消除并调节他们的负面心理,使采访有效地进行下去。

其次是个性心理。儿童有好奇、模仿、爱幻想的心理倾向,青年人有逻辑思维强、敏感偏激、利益当前的心理特点,老人会比较随和。不过老人一旦回忆起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无法打断他,一方面出于尊重我们不好打断,另一方面是与老人的心理特点有关。而所处地域也是新闻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出现的一个方面,比如内地的采访对象相对保守,对事件一般都持中立态度,而沿海地区的人们可能有着时效性的观念。另外,语言是否相通也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记者的心理

记者作为公关的主体,引导整个谈话过程,因此记者的心理应变能力、调节能力至关重要。首先,进行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仔细研读你将要采访的这个人的相关资料,这是采访前的一门重要功课。知识的储备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一个记者的长期坚持,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采访专业性很强的专家类人士,专家从你的几句话中就能大致了解记者的能力和专业程度高低,然后决定是否给予记者回应,或者他们会考虑根据记者的现有水平而给出部分回答。如果记者的提问不讲究技巧,很容易影响采访的进程,还可能得不到想要的事实真相。记者在权威人士面前可能会自卑,但在普通民众前则要学会谦虚,万不可盛气凌人,不顾对方的感受。与什么样的人交谈,就要调整出与之相对应的心理状态。其次,采访时要充满人情味。“你幸福吗”是一个街头探访,场景的选择多样化。尽管记者要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下进行采访,但是当向采访对象提问时,要让问题充满人性味,万不可冷冰冰地问问题,要多关心被采访对象。关心人物的命运是人性化的最高境界。最后,在心理上给予被采访者引导和支持。“你幸福吗”问题的采访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物,但不管采访对象的个体差异有多大,记者在采访时,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学会微笑,在特殊情况下要学会调整出与之相适应的表情,使被采访对象感受到你在感受他的悲喜,与他同在。在室内进行提问时,在提问前不妨放一段抒情或比较轻松的音乐来渲染气氛,让被采访者投入到采访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心理共鸣,这样,采访对象才能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讲出来。

(三)记者的职业素养

记者的采访提问有诸多问题,记者采访活动的目的性却很专一。新闻采访模式千变万化,采访对象也各不相同,情况极为复杂,因此采访中随时会有新的线索和问题出现。从专业角度来讲,面对问题时,记者首先要始终掌握采访的主动权,明确提问目标,明确提问的方向和主线,否则采访就会流于形成,得不到较多的有用信息。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良好的对话环境不是指物质环境,而是指方便记者和采访对象沟通的氛围。对话环境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人际沟通能力的高低。记者在采访中应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要确保采访紧凑有效。为了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在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事前意料不到的线索。一个富有经验的记者能够抓住这些线索并将采访引向深入,然后审时度势地提出问题。对不同阶层的人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平视强势群体,尊重弱势群体。一般而言,弱势群体不占有社会稀缺资源,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较低,或经受挫折而尚未摆脱困境。与他们沟通时,记者的提问适合直接明确,多用交流商讨的口吻。最后,采访提问要有具体的指向,要讲究引导艺术,好的提问可以促进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进行积极叙述。当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时,记者不能产生急躁情绪,相反要耐心说服,边等待,边引导,以巧妙的引导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思想顾虑。

二、解决新闻采访“难题”的对策

“你幸福吗”是记者通过发问的方式进行的采访,继“你幸福吗”之后,2014年春节前夕,重庆卫视《新闻解码》栏目推出了新年特别节目《2013,你缺什么》,一时间引发全国数百家电视台、报刊、网络、电台的热传与热评。中央电视台的“2013你缺啥”的跟进报道,将此话题再掀高潮。因此,找到正确的提问技巧是采访成功的关键。好的提问,或如刀锋剑刃直剖事实真相,或如山泉指路展露采访对象心扉;失败的提问,则可能导致记者空手而归,甚至断了与采访对象进行再沟通的路。因此,面对采访中的“难题”,记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解决[4]。

(一)掌握采访主动权

“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能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记者要带着明确的目标在街上提问老百姓,要善于在任何环境下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比如,记者在青海西宁火车站采访一位旅客,上去就问“你幸福吗”,该旅客对此提问好像有些抵触,并未正面回答记者问题,只是说了句:“这个幸福太麻烦,这个说不清楚。”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一个人刚度过一段疲惫的旅途,下车后还拎着大包小包,你上来就问幸福,总归有些不太合适。掌握采访主动权的记者应善于创造合适的谈话环境,也就是说,记者这时如果关心一下这位旅客,帮他提一下包裹,分担一下他的疲惫,或许能够触动他,然后再切入提问,他才会把心理真实的感受说出来。“2013你缺啥”也是一个开放度高、呼吁民众参与的热点话题,初衷是引发人们的快乐感和内心深处的感受,主旨在于引发一种正能量。因此,记者要明确采访宗旨,始终掌握采访的主动权,这是采访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核心力量。

(二)真正关心人物的命运

央视“你幸福吗”有不少画面让人心酸。在云南昆明的商业街,记者采访一位擦鞋工。被采访者抱着一个小孩,说:“幸福啥子,你看一天擦鞋子的,还幸福!”一个高水平的新闻采访,是将采访与人物系在一起的。记者要学会关心被采访对象,如一个帮大姐看孩子或擦鞋子的行为,就能让大姐感受到你的关怀。再如记者在浙江海宁采访一位捡瓶子的73岁老人,老人说:“我耳朵不好。”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有着深层的含义。73岁,本该是享乐之年,而老人却在街上捡瓶子。老人的生活起居是怎样的,国家政府是怎样给予老人关怀的,这些肯定会引起老人深刻的思考。记者是否可以给老人一些关怀呢?如帮助他拎瓶子,扶着老人来聊家常,这比一句冰冷的“你幸福吗”更温暖,使记者更容易得到真实的新闻价值。一个“2013你缺啥”道尽了中国市井的百态,在现代新闻媒体的镜头下,类似于这样面向基层、深入群众的访问很少。因此,记者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真正关心镜头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

(三)开启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

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南门附近,记者采访一位退休女职工,大妈只是说:“别拍了,我头发这么乱!”如果我们稍微观察一下,大妈坐着择菜,头发也不是像大妈自己说的那样乱,这么看来大妈是一个对于自己外在形象特别注重的人。这时记者先可以和大妈“套近乎”,夸赞大妈几句,然后坐下来帮着择菜,像唠嗑一样,不必僵硬地只想着提问。也许在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就可以得到大妈内心对于幸福真实的感受。再如在网络上走红的“我姓曾”的这段采访,采访对象是山西太原清徐县北营村的一个务工人员。记者直接提问,采访对象当然会有一些戒备和顾虑,本能地拒绝采访。这个时候,记者应该给予正确引导,讲清楚采访的内容和目的,例如在开口前先和被采访对象握个手,这样的小动作就可以消除采访对象的顾虑。被采访者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不善于表达,记者这时可以降低姿态像村里人一样去和被采访者进行交谈,态度一定要诚恳。

1.观察时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器官

对于记者而言,采访时要用的不仅是嘴巴和耳朵,眼睛也是重要的采访工具,眼睛要做的就是观察。除此之外,记者还可调动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广义的观察。比如同样是在山西太原清徐县北营村,采访一位生菜种植户,同样也是被采访者不回答记者所提问的问题。这位大叔正在菜棚中干活,记者可以首先说明来历,然后递上一瓶水,和大叔谈谈他所忙的菜棚,找到采访对象的聊天兴趣,再提问“你幸福吗”,循循诱导。再如记者在宁夏银川的兴庆区信义市场采访一位肉铺老板,老板说:“幸福就是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有保障。”随后就忘了刚才称的肉是多少钱,于是又称了一遍。记者在老板忙碌的时候进行提问,如果可以帮老板留心一下手上的生意,记住刚才称的肉是多少钱,老板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帮助他。

2.留意每一个细节

记者在天津采访一个节日礼品货摊,摊主是一位在整理货物的大姐。通过观察大姐的体型、说话的声调以及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大姐是一位性格爽朗的人,很热爱目前所干的工作。记者可以边帮大姐整理货物边进行交谈,相信大姐会视记者如朋友的。再如记者在山西壶口瀑布采访一位游客,游客说:“我应该信那个什么,那个网上的。”如此随意的回答不禁让人怀疑记者所得到的答案是否真实。幸福是每个人特有的心理感受,一个人幸福不代表整个国家。记者应引导该游客,让他明白我们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而不是随意敷衍一个答案。

三、结论

无论是之前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电视新闻采访还是现今的以新兴媒体为主导的新闻采访,采访过程中的“难题”是一直存在的。上述几个实例,尤其是“2013你缺啥”和“你幸福吗”两个街头访问,反映出电视新闻的采访的弊端。新闻记者除了要吸取前辈新闻工作者的经验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认清每个事件的实际环境,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素养,努力创新,使新闻采访愈加顺利,愈加有价值。

[1]孙焕英.“你幸福吗?”:无意义的民生指数推演[J].声屏世界,2012(10):68.

[2]尹敬媛.采访,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约哈里窗”对新闻采访的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06(4):91-94.

[3]牛丽红.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74-75.

[4]傅了.《新闻解码》即时互动性增强的设想:以新年特别策划《2013你缺什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3(3):55-58.

【责任编辑 张慧娟】

2015-04-12

李娟(1978—),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学。

G212.1

A

2095-7726(2015)10-0069-04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难题对象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狗之难题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