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定好人生的格”
2015-02-28周晓曦
文/周晓曦
领导干部要“定好人生的格”
文/周晓曦
不久前,我在与朋友聊天中了解到一个情况,说是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对当前的越来越风清气正的好景象,反倒有点不大习惯和适应,认为自己昔日的那种风光不在,比如过去在迎来送往中的得意,下基层前呼后拥的气派,节假日应接不暇的礼品等等,差不多都不复存在,大有失落和寂寞之感。
没有了这种“得意”,没有了这种“气派”,没有了这种“荣耀”,则是党中央坚决惩治腐败、整治“四风”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重大成果,笔者为其打心眼儿里高兴,当然老百姓更是为其欢呼雀跃,更希望党所倡导的廉洁之风、勤政之风、务实之风、亲民之风如春风拂面。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存在的个别领导干部的这种寂寞感,甚至留恋过往,很是值得深思。因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那些人还在怀恋过去的那种一些不大符合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生活作风、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比如,有的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作风上不实在等等。如果让这些现象任其发展下去甚至蔓延,那么整治“四风”等所取得的战果,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巩固。
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倘若把吃喝玩乐和个人获得的多寡,索取的多寡,享乐的多寡,作为人生的定格,甚至作为人生成功的尺度,气派的尺度,甚至幸福的尺度,不仅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更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的要求相去甚远,而且领导干部个人也将在成天的吃喝玩乐和无原则的索取之中,消磨一个共产党人的意志,腐蚀一个共产党人的心灵,败坏一个共产党人的作风。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譬如我党早先的张子善,不久的成克杰,如今的刘铁男等等,莫不如此。
出现上述不良弊端的缘由,在于这些领导干部不但没有定好人生的格,反而跳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之格。因此,欲破除不当之格,做一个“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民、心中有戒”的为党的事业所需要和人民群众所崇敬的领导干部,就要自觉地 “定好人生的格”,“把好人生的向”。
领导干部要“定好人生的格”,最核心的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没理想、没信念,人生就如水上浮萍随风漂移,任污水涤荡。我们的理想信念,说大点说远点,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说小点说近点,就是心中要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置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做党章的忠实践行者为乐,以做人民的儒子牛为荣,以做甘于寂寞与奉献的守望者为耀。领导干部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这里面,把人生奋斗的方向指向这里面,就不会被浮云遮住眼,也就是不会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迷失方向,就不会在权利面前争大争小,就不会在利益面前患得患失,就不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束脚,就不会在灯红酒绿面前醉眼朦朦,就不会在亲朋好友的不良游说面前失去大义。
领导干部要“定好人生的格”,最关键的是要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办好实事。坚持把人生的格定在这里面,把人生的努力方向指向这里面,才可能自觉地静下心,去浮躁,多务实,勤为民。否则,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就。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常常告诫自己:“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上跳舞”。也就是不在空中飘浮,要深深地把根扎在土壤里,做好每一件于国、于党、于民有利的事,哪怕是小事,并着力做成每一件事,把脚印深深地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精力奉献到党的事业中,把满腔热血倾注到群众的心窝里。这样的天长日久,才会在群众的心目中铸造起一座公仆之碑、奉献之碑、敬仰之碑。领导干部在这种拥戴与信任的氛围之中,便自然不会寂寞不会空虚,而感受到的却是人生的充实与美好。就像焦裕禄、杨善州获得了人民群众给予的满满幸福感一样。
领导干部要“定好人生的格”,最重要的是要多读经典,读好经典,读透经典。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这里面,把获取力量的方向确立在这里面,就不会成天无所事事,慵慵无为,也不会感到寂寞难熬,更不会不该想的问题偏要去想,不该说的话偏要去说,不该做的事偏要去做,甚至为一时之利、一己之利、一方之利,去违背政策法规,去损害群众利益,而不遗余力地动歪脑筋搞变通打斜洞。杨降先生曾给困惑中的学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克服人性的诸多弱点,就是读破万卷书,行走万里路。通过频繁地与书中的智者对话,与书中的故事交流,与书中的山水融合,与书中的哲理共鸣,便会更好地丰富人生的阅历,开启智慧的窗户,净化情感的元素,筑牢成功的基石,步入幸福的天梯。
(作者单位:中石油川庆物探公司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