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女记者网络媒介形象
——以新浪网报道为例

2015-02-28付志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拟态新闻报道

付志燕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浅析女记者网络媒介形象
——以新浪网报道为例

付志燕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本文以近五年来女记者作为新闻报道客体的网络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女记者在新浪新闻中的网络媒介形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对于女记者的负面新闻较多,她们被八卦、被猎奇、被伤害,分析原因可能是采用男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缺失,话语权缺失。

女记者;媒介形象;网络媒介

一、研究的背景

虽然由于女记者的天然优势,她们相比男性同行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更加容易引起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所以对她们的研究就比较多,甚至近年来对民国女记者的研究都层出不穷,如《民国著名女记者李昭实卒考》。但是对于女记者的研究大多是研究个体,如《彭子冈:白色恐怖中的红色女记者》,而对于女记者群体形象研究比较少,目前只发现研究民国女记者的媒介形象。

随着女记者不断的增多,这个群体也逐渐从新闻的背后走进新闻当中,她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人们借助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了解和认知世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也参与到构建拟态环境中。人们对于女记者的形象认识也很大程度受到女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作为新闻报道客体呈现的严重影响。那么网络媒体中的女记者媒介形象究竟会是怎样的呢?这种形象呈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新浪是一家综合网站,它通常会转载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以,对新浪门户网站上关于女记者报道的选取,可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将应用新浪新闻的高级搜索,将“女记者”设为关键词,时间设为从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这5年,限定频道为“新闻频道”。限定关键词位于标题,可以提高文章与女记者的媒介形象关联度,而且能有效地减少检索的结果。搜索结果剔除重复和被删的,显示含图片的新闻75篇,含视频的89篇,剩余分析样本共164篇新闻报道。根据研究的目的,本文根据报道的立场:正面、负面、中性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和编码。

三、研究发现与分析

研究发现,女记者以负面形象居多数,负面形象报道100篇,占报道总数的60.9%,而在这些报道中以暴力、性、浅薄形象等方面为主。其中涉及暴力伤害的36篇,涉性报道的有26篇,有关衣着外貌报道的有13篇。正面形象报道34篇,占报道总数的20.7%,以中立形象出现30篇占报道总数的18.2%。从数据分析可知对于女记者的报道涉及暴力和性的有62篇,占报道总数的37.8%,超过1/3。对于女记者报道涉及暴力、性、浅薄形象的占报道总数的45.7%。

在这些报道中,因为暴力、性和外表,女记者由报道的主体变成报道的客体,她们被八卦、被猎奇、被伤害。女记者负面新闻过多,媒介构建拟态环境,会造成女记者的消极刻板成见,女记者被边缘化,女记者形象的重构变得艰难,甚至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可能导致媒介的公信力下降。

深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采用男性视角,来看待女性,关注女性的生理特征,隐藏着性别歧视。李普曼曾说“情欲和搏斗比其他的主题都更有吸引力”。因为这两种形式对激起的感情感到自在,更对得到的刺激感到热切。而媒体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大多采取迎合受众的策略,采用男性视角来报道新闻。

其次是话语权的缺失。有调查显示女性在传媒行业从业人数超三成,中层和高层所占的比例均低于10%。所以虽然女记者也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女记者的群体很庞大,很多甚至身处新闻的一线,但是传媒行业的领导者还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他们才是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使女性在传媒行业处于弱势地位。

再次是女记者自我意识的缺失。女记者虽然身为女性,但在男性霸权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导致自我主体意识的缺乏,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约翰·伯爵说,女人观看自己被观看。然而这种现实却被众多的女性所忽视,而没有察觉,甚至已经习惯了居主导地位的男性意识。

四、对策

首先,加强女性主义教育,培养女性主体意识,摆脱传统观念束缚。西蒙娜·德·波伏娃曾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由此可见,加强两性平等的观念的教育,有利于树立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实现以女性独立的视角来观察记录女记者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改变社会的男性视角主导地位。

其次,媒体端正社会性别观念,坚持客观公正理性的立场。传播媒介构建拟态环境,其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协调新闻报道面,有利于媒体呈现女记者的真实形象。过多的女记者负面新闻只能是局部的真实来迎合受众的口味,但就整体而言是失实,因为这些新闻并没有客观公正的反映女记者真实情况。保持客观公正的理性立场,这也本就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再次,让更多的女记者享受进修的机会,进入传媒行业的领导层,而不是遭遇职场玻璃天花板效应。女记者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进而进入传媒行业领导层,平衡中高层领导的男女比例。这样有利于女性掌握媒体的话语权,使媒体改变女记者的消极刻板成见,树立独立、积极、自信的女记者形象。

五、结论

作为新闻报道客体,女记者涉及暴力和性的负面新闻居多,原因是采用男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缺失,女记者话语权缺失;其影响会形成刻板成见,造成对女记者的伤害,甚至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为此,应该加强女性主义教育,培养女性主体意识;端正性别观念,坚持客观公正理性的立场;同时让更多的女记者享受成长的机会,从而进入媒体的领导层。

[1]冯剑侠.“无冕之王”还是“交际花”:民国女记者的媒介形象与自我认同[J].妇女研究论丛,2012(06).

[2]张佳.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J].新闻世界,2009(08).

[3]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

[4]安吉拉·莫克罗比.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M].张岩冰,彭薇,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G214.2

A

1674-8883(2015)24-0068-01

付志燕(1990—),女,江西东乡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拟态新闻报道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