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理论的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调查分析

2015-02-28阴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朱洁芬

新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作业数学

□阴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朱洁芬

基于“PDCA”理论的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调查分析

□阴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朱洁芬

“PDCA”是20世纪初戴明提出的管理理论。依据该理论对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过程进行调查发现,在作业的策划、执行、反馈、处理等阶段分别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作业的非强制性课程属性、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理念、传统管理中重量轻质的模式等有关。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将有利于引领小学数学教师建立科学的作业全程管理系统。

“PDCA”理论 小学数学 作业管理 调查分析

20世纪初,管理大师戴明提出了著名的质量管理四阶段循环理论:即策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反馈阶段(Check)、处理阶段(Action),简称PDCA管理系统。基于这样的管理理论,笔者对所在镇区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相关过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一些思考,现简要概述如下。

一、主要问题

1.作业策划:数量合适,但“拿来”很多,自主设计很少。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大多数学生所用时间都不是很长,也没有感到太多的压力,说明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作业量还是比较适中的。但在调查中,虽然大多教师都表示自己每次都精心设计并布置了数学作业,但这种设计绝大多数仅限于课本现有习题和统一提供的教辅资料如练习册、补充习题等的精心选择,而非自主有目的、有创造的设计,因而缺少针对性,这也难免造成作业内容的重复、与生活的脱离、类型的单一,造成作业设计的盲目、感性。

2.作业执行:教师能认真布置并提供适当指导,关注学生作业完成,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小。在作业设计之后、布置之前,半数教师能坚持试做,对作业的科学性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又有半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能帮助学生了解作业的目的和意图,并对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的前馈指导。

3.作业反馈:多量性反馈,少质性交流。对于作业批改来说,教师最常用的方式是打“√”或“×”,给分数或等级。半数以上教师还没有建立作业批改记录,不能做到在作业中用简

洁的语言指出错误,更谈不上给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此外,在作业讲评方面,虽然多数教师认为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效率较高的归类讲评,但学生对此并不认同。以上这些问题从学生提出的优化建议中也能得到印证。例如,有一些学生提出教师批改作业时最好能用语言指出错误,作业讲评时会的题目不要再讲,不要着急等。可见因为批改时未对学生作业作较为全面的记录、分析和梳理,造成讲评缺乏针对性,匆匆走过场,效率低下。总之,本阶段暴露的诸多问题都反映了这样的倾向:注重外在简单的量性反馈,忽视有针对性的个性交流。而根据戴明的质量管理过程理论,反馈是推动产品质量管理循环上升的关键环节,作业反馈的机械盲目,势必对作业管理造成致命的伤害。

4.作业处理:注重外在订正,忽略内在反思。调查表明,在作业处理阶段,有近半数教师建有作业订正登记本,说明教师对学生作业订正是非常重视的。但从学生的建议中可以看到,如果学生不能按时订正,教师常常催促,有急躁情绪等。此外,此阶段中,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撰写错误原因、编写错题集,鼓励学生在作业中留言更是鲜见。可见,此阶段中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能否按时订正,但不注重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深入的反思,忽视师生对作业错误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个性化的交流。

二、原因分析

上述作业管理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与作业的非强制性课程属性有关。作业的策划、执行、反馈、处理等阶段中所反映的诸多问题,其实都与作业的课程定位有关。数学作业实际是数学教材的补充,是一种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正式数学课程的资源之一。虽然从广义的课程角度看,数学课程资源也是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不过,相对于数学教材的正式性、强制性而言,它具有非正式性、弹性。它需要教师自主开发与管理,而教师对此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并无统一的标准。长期以来,由于大多数人包括教师乃至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都习惯于关注正式课程的实施,而忽视非正式课程的开发和管理,认为只要教完了教材,教材上的习题会做了,教学任务就圆满完成了。同时由于不可避免的惰性,教师常常懒于自主开发,疏于精致管理,热衷于选择现成的资源,如给学生征订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册等教辅资料等,从而造成作业策划的机械、单一,作业反馈的肤浅盲目和作业处理的急躁简单。

其次,与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理念有关。研究表明,调查中所反映的一系列作业管理问题,还与传统教学中根深蒂固的“重教轻学”的教学理念有关。而重教轻学的根源又来自于中国传统教学观中对教学概念理解的偏狭。传统教学论专家给教学的表述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或“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统一的活动”。由于这些定义中出现了“统一”或“结合”的字眼,就被一些人错误地理解为教学就是教与学两个主体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共在”与“同存”,即仅仅把教学的发生限定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共存之中。从而把教学窄化为一种显教显学。其实,课后作业也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此时教与学无需时空共存,是一种隐教显学,学生的学习仍需要教师的“辐射”与指导。

第三,与传统管理中“重量轻质”的模式有关。事实上,基于戴明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师作业管理应然工作模式呼唤的是一种更为深入细致的质性管理模式,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学管理工作者或教师仍然沿袭的是一种量性的管理模式,习惯于以上课的节次、所教班级数和学生人数衡量工作量。调查中发现,有近一半的教师被安排任教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数学教学,且班学额一般都比较大。有些教师已直接感受到该模式对作业管理质量的影响,建议减少所教班级数和班级学额数。也就是说过多的量性工作挤占了教师对数学作业实施更为深入的质性研究和管理。

此外,作业管理的诸多问题可能还与传统伦理倡导的“劳苦功高”的道德评价观、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重物轻人等深层因素有关。基于戴明理论的作业管理调查与分析,有利于引领教师建立一个全程的作业管理系统,并使得相关管理过程得到改进,找到有效的作业管理对策。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作业数学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