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依存症在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15-02-28王亚平
王亚平
(重庆工商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67)
媒介依存症在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王亚平
(重庆工商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67)
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媒介依存症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这些新特征往往与新的平台的特征相关联,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优势使得它成为大学生依赖的本体。
微时代;媒介依赖症;大学生
媒介依存症作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和中野牧的“容器人”就对现代人行为方式和思维进行了探究。“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容器人的概念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他们只愿意沉迷于媒介中而拒绝把自身的内心世界告知他人,也不愿意了解他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
日本的电视文化和动漫文化造就了一大批的电视人和容器人,也促使日本学者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研究,从而使得媒介依存症引起广泛关注。根据日本学者媒介依存症的定义: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它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可自拔。二是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行为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三是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四是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一、微时代的特征与大学生媒介依赖
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媒介依存症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这些新特征往往与新的平台的特征相关联,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优势使得它成为大学生依赖的本体。
(1)“碎片化”的传播契合了情感表达的需求。微博要求用户在140以内的文字发布一段信息或心情感想,短小的篇幅使得其内容的表达更加碎片化。微信延续了QQ的即时通讯的特点,微信中独创的语音信息功能将即时通讯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微信平台的朋友圈功能,比之微博更加方便,完全实现了随时播随地播。
(2)即时性传播节省了沟通的时间成本。沟通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微博和微信的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极大地降低了沟通中的时间成本。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这两个免费软件只需消耗流量,比之电话、短信等其他付费方式也往往经济得多。
(3)开放化的平台、多元化的思想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自媒体”的共享性、开放性为青年人最大限度地传递各种情感信息提供了有效载体。微博作为新兴SNS媒体的代表,被认为是民主的,非权威的;是多样化的,非同质的;是参与的,非被动的。除了只言片语、即时表述的“微博体”之外,上传照片、分享视频、发起投票、举办活动、群组讨论等多元开放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微博人际传播的信息表达手段。
(4)“微关系”帮助疏解心灵、认识自我。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和反馈有助于其更好地获得自我认同和评价。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大学生可以把日常学习、生活中难以消解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并得到“粉丝”、“朋友圈”的开导、理解和劝慰;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和平等的交流氛围,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均等机会,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被人尊重和需要的心态,构造了一个以“我”为核心的传播与接受空间。
二、大学生媒介依存症患者的表现以及危害
(1)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可自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朱菲菲等人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76%的学生基本上每天都使用手机,手机上网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3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为0~2个小时,24%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2~4个小时,25%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多人几乎手机不离身,就连上课时只要手机稍有动态,立马就会分神。
(2)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很多微博控往往在微博上极其活跃,每日直播各种生活娱乐活动。很多人十分在意微博粉丝数的涨跌,为了维持粉丝数不惜花钱买粉。一些学生依赖微信与朋友进行联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人际关系淡漠,很多社交场合表现得冷漠呆板,不善言辞。在社交媒体交往上占用过多的时间,无疑会消耗课业学习的精力和文化技能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导致在现实人际交往时间的减少,将自己禁锢于“画皮”般的网络“自我”中,丧失了面对面真实情感交流的能力,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淡漠和疏离。
(3)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这一点表现在宅文化的盛行。通过微博了解外部世界的变迁,而不是通过亲身经历,重视所知而忽视所感。在社交方面也是,依赖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却很少和亲人朋友见面,即使见面,大多也各自盯着手机屏幕,大家一起自拍,发微博,然后就各自沉浸在各自的网络社交圈子中去了。
(4)信息过载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失语”。“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互联网上海量级、碎片化的信息要求大学生用户必须不断地获取、更新和解读,若不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泥沼。大学生处于求知欲较强、甄别能力较弱的阶段,热衷于追随所谓的网络“公知”,容易被网络谣言所迷惑。他们害怕自己被边缘化,很少深入思考。
三、反思
媒介接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媒介一方面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一方面在享受全媒体化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要有所节制地接触和使用媒介,不能成为媒介的奴隶。
[1]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梁培培.从“网络依赖症”看人的异化[J].探索思考,2014(6).
[5] 伍媚.“微博控”: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今传媒,2011(10).
G206.2
A
1674-8883(2015)14-0274-01
王亚平(1991—),女,湖北洪湖人,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