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美学特征的再思考
2015-02-28杨朦
杨 朦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美学特征的再思考
杨 朦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电影、微小说、微博等文化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逐渐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新型欣赏需求,产生了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式——微电影。本文以美学为视角,结合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分析当下艺术现象对传统美学的影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影视传媒;新媒体;微电影;美学特征;理论思考
众所周知,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烧草的妇女们》等一系列短片被后世认定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作品。于是,历史记载这电影诞生于1895年。但有趣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很难找到一部作品来确定其是第一部微电影。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微电影是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形式,是后现代美学的代表者。微电影和经典电影的差异表现在艺术和非艺术界线的消失。同时,微电影在文化上,高雅和通俗、精英和大众也相互融合。微电影是应运市场形势和大众需求而生的,它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学意蕴。本文以美学为视角,结合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分析当下艺术现象对传统美学的影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艺术终结观念
美学家黑格尔于1817年提出“艺术终结”的观点。美国艺术评论家丹托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并于1984年发表了《艺术的终结》。丹托还在1993年发表名为《艺术终结之后》的专著。从艺术发展的历程来看,本文作者并不完全赞同“艺术终结”的看法。艺术还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进。人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艺术并没有终结。笔者认为“艺术终结”终结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传统的艺术观念。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艺术涵盖多种层面。作者认为艺术终结体现在以微电影为代表的“后现代美学”有别于“传统美学”。微电影是长片电影的进化,电影艺术并未终结,而是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如今,电影影视界没有对微电影给出明确定义,本文作者认为微电影是有电影属性在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影视短片。
二、微电影的类型
由于制作团体的不同,赋予微电影的属性也不同。人们对于传统电影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这些方法都可以对微电影进行分类。像按照题材分类、拍摄方式分类、行业特点分类等。本文主要依据行业特点,把微电影分为艺术微电影、商业微电影、商业艺术微电影。艺术微电影有较强的原创色彩,主要体现拍摄者的情感,没有商业性质。例如,《天堂午餐》《红领巾》《李献计历险记》等都是优秀的艺术微电影作品。商业微电影具有营销性、广告性。它主要用于商品促销,和企业品牌理念的塑造,带动消费者消费。例如,《把乐带回家2013》《66号公路》《18岁的勇气》等都是典型的商业微电影。商业艺术微电影,它以表现艺术为主,在电影中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原创的前提下,少量展现商业诉求。如《老男孩》《父亲》《指甲刀人魔》等微电影,在故事情节设计上并没有加入商业元素,充分展现原创性,只是在片头或片尾引入赞助商或冠名者。
三、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审美主体
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既是微电影的审美主体,也是微电影的消费主体。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观众的审美心理与诉求直接影响着微电影的创作内容,这使得观众在审美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微电影传播的途径较多,尤其是网络传播方式被观众广泛采用。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使观众摆脱了传统荧幕观看作品的被动状态。在互联网上,观众拥有观看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权,主体能动性被充分体现。新媒体平台突破了传统的观影模式,观众可以自主选片、自主定时、自主排序,甚至观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拍摄微电影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二)镜像美学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自由性和平民化特征明显。当前,许多微电影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某个名导电影或者主流新闻媒体的调侃和搞怪。创作者通过用诙谐、幽默、直观的表现方式来反映社会现实和国民思想。通常来说,微电影的创作者往往用微电影来表明自己某个立场或者观点,且该立场和观点能和大众产生共鸣,否则其将淹没在新媒体的丰富内容中。譬如,《画皮》恶搞版微电影,故事情节改为对毒奶粉凶手的抓捕,恶搞内容风趣幽默,在舒缓观众时候压力的同时,也反映当前社会食品安全堪忧的现实。如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已经被当作反映社会现状的镜子,且其站在大众的视角评论时事,因而能与大众共鸣,使大众能接受微电影、认同微电影、发展微电影。
(三)梦幻美学
微电影较之传统电影播放时间短,很多微电影只是创作者的灵感片段。创作者在微电影中加入数字技术,会带给观众梦幻感,使观众产生错觉印象。例如,郭思文导演的动画微电影《溶》,全片采用喷墨式的方法,结合音乐进行构建画面,体现水墨画的中国气质,全片短而精,梦幻色彩浓郁。再如《裂变》采用多重复手法,阐释人与世界的裂变,视角单一,但画面内容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变化。便携式高科技产品进入大众生活,使观众从微电影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创作者。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也给观众提供了便利条件,观众在看完微电影后还可以进行直接评论或用转发等形式和他人交流,进而也为微电影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艺术终结”终结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传统的艺术观念。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艺术形式将涵盖多种层面。本文将微电影定义为有电影属性的,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影视短片,其是电影艺术进步的产物,电影艺术并未终结。文章把微电影分为三大类别,具体包括艺术微电影、商业微电影、商业艺术微电影,结合艺术终结的语境,从审美主体、镜像美学、梦幻美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1] 黄静.商业微电影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15(01).
[2] 杨晓林.微电影的特征、分类及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5(02).
[3] 刘静,郭学文.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营销研究[J].电影评介,2014(15).
J901
A
1674-8883(2015)14-0090-01
杨朦(199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