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爸爸去哪儿》

2015-02-28孙雪凡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郭涛真人秀

孙雪凡

(华中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解读《爸爸去哪儿》

孙雪凡

(华中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作为2013年收视率最高与最受好评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及其参与者成为媒体与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以《爸爸去哪儿》第九期节目为主体,解读《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特征,为当下亲子真人秀节目提供思考。

爸爸去哪儿;节目形式;真人秀

一、节目概述

去年10月,湖南卫视的一档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推出,迅速抢占了各大媒体的首页,微博、微信、空间,随处可见和节目相关的信息,参加节目的各大明星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也大幅提高,《爸爸去哪儿》的节目收视率每期都保持全国第一的好成绩,甚至是2013年度综艺节目收视率最高的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创下收视佳绩,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到目前为止来自官方或普通大众的负面评价几乎没有。这是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进步,是节目内容、形式以及价值倡导方面的改善。

(一)节目简介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智理参考自MBC电视台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及其团队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及其团队联合打造。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二)节目创新

《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购买和学习过来的,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档全新的电视娱乐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节目形式,甚至是节目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下面通过具体分析第九期来解读这档火爆的节目。

二、节目分析

(一)预热开头

《爸爸去哪儿》每期节目在最开始会有一段正式出发前的日常小片段,如第九期是安排五组爸爸孩子去湖南旅行。

节目以展现五组家长孩子出发前吃早餐的场景开头,将截取的五个孩子家长之间不同的互动串联在一起,同时每展现一组家长孩子互动时,穿插了爸爸的心路采访,爸爸们都感觉和之前几次旅行相比,自己和孩子的相处进了一步,此外照顾孩子的水平有了提高。

以这种人物内心采访开头,不仅兼顾了爸爸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之前的旅行回忆,还能传达出节目想表达的那种爸爸和孩子在旅行中共同成长的意图。这种将现在孩子的状态和之前对比的采访,能给观众一种收看连续的感觉,符合综艺节目的连贯性。

(二)节目特色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可谓是将节目定位中的“互动”这一元素表现到了极致,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孩子与孩子之间。整个节目中很多地方展现了孩子之间的互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组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刻意剪辑出每一次旅行或者做任务的时候,孩子之间都是一种相处融洽、谦逊礼让的画面,给观众制造一种孩子们彼此团结合作,迅速适应新的小伙伴的假象,相反的,最终呈现的节目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从怯于同新的孩子相处、不愿分享、对家长的过度依赖的一面,逐渐成长为善于担当、学会合作、能学着离开家长独自做任务的“小大人”。在第九期节目中,有一个任务是“捉泥鳅”,其中一个片段是,在爸爸们忙着捉泥鳅的时候,由于任务场地都是泥泞地,容易让人陷进去出不来,天天、石头、Cindy尝试用稻草铺路,一边帮忙的kimi对着镜头称这是“小孩公路”。随后有一个画面是kimi、Angela、Cindy都陷进了泥泞里,在河边清洗的时候,Cindy主动帮kimi洗去脚上的泥巴,还帮Angela整理好发箍。从这两个片段,我们不难看出,几个孩子从第一期节目一步都离不开家长,不愿和其他孩子玩耍相处,到现在逐渐培养出一种合作精神,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帮助其他小伙伴,和小伙伴们合作完成一件事。这些镜头的展示,可以给电视机前观看的小朋友和家长一定的带动启示作用。

(2)爸爸与爸爸之间。在这档节目中,我们不仅能看见孩子之间互动,还能看见爸爸之间的互动。在这些互动中,除了日常互相打趣开玩笑,我们可以看到,大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第九期中,新爸爸和孩子们午休结束后,林志颖和王岳伦同行,因为交换爸爸的任务中,林志颖和Cindy一组,王岳伦和石头一组,两人在路上交流起了育女心经,都谈到带女孩子和带男孩子完全不一样,不能用强硬的态度,要柔和。在随后的任务“做南瓜饼”中,郭涛主动提出和张亮合作,这些合作交流镜头都展现出明星父母平凡的一面,满足观众对屏幕中的人物打探的一种心理,同时拉近明星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3)爸爸与孩子之间。这一互动贯穿了整档节目,并且也是这档节目的核心——亲子互动。每一期节目中,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的画面很多,而这次选取第九期则是因为这次的主题是“交换爸爸”,将爸爸和孩子的搭配打乱重新配对,完成任务和旅行。在这次配对中,最明显的一对是郭涛和kimi的合作。一个是北方的糙汉子,一个是来自南方细腻的孩子,两个人的组合是这期最大的亮点,可以看到kimi一开始宣布和郭涛合作的时候满脸的不情愿,在车上对于郭涛的搭话也是爱理不理,到了目的地一个劲地找爸爸,不想和爸爸分开,而习惯了严厉教育的郭涛对于kimi显得手足无措,在随后的任务和相处中,可以明显看到郭涛改变以往对待石头的教育方法,选择了一种温和的相处模式。在节目最后爸爸们的采访中,郭涛也提到了这点,在和kimi的相处中,发现了自己以前对于石头过于严厉,今后的教育中,会温和一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节目组的用心,将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合作相处,中间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冲突,再为节目制造冲突矛盾元素的同时,还能对电视机前的年轻父母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自己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不是该采用另外一种教育模式。

(三)节目后期剪辑

针对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巧妙运用了画面、声音、文字,搭建了整个故事的框架。以第九期节目为例,电视后期编辑时往往会根据嘉宾的表情附上相关的文字或是表情符号。譬如:在去目的地的车上,kimi在不愿意和郭涛讲话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沉默”的文字;在泥地里捉泥鳅的时候,旁边的田间传来一声牛叫,Angela受到了惊吓,画面中出现了很能体现情绪的“感叹号”。这样的设计,突出了气氛和效果,这些阐释性符号很好地起到了补充语意、强化突出的作用,给观众一种真实感,让观众立即进入角色,从心理上参与到故事中。

此外,开头的宣传片也采用——纯漫画的形式,不同于以往娱乐节目真人开场,采用动画的形式,更加新颖,给人眼前一亮。

其次是运用音乐烘托气氛。轻音乐的运用是《爸爸去哪儿》最大的特点,在轻松的时候播放欢快的音乐,在悲伤的时候用伤感的音乐,在愤怒的时候运用恰当的音效,这些音乐的选择都强烈地体现了当时的情感,进一步烘托了节目氛围,使节目变得更加生动。特别一提的是,耳熟能详的主题曲,当由5组家庭共同演唱的主题曲播出的时候,会将受众的新鲜感与对下一期的期待程度延伸,轻松活泼的曲调更加强调了该档节目的亲近性。

G222.3

A

1674-8883(2015)14-0066-01

孙雪凡(1994—),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院传媒信息交叉培养专业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郭涛真人秀
一瓶水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动物园里真热闹
传“电报”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HYBRID AIRFOIL DESIGN FOR FULL-SCALE ICE ACCRETION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