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自媒体时代校园媒的发展

2015-02-28仰宗尧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集团化干事师生

张 烨 仰宗尧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试论自媒体时代校园媒的发展

张 烨 仰宗尧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从小处着眼,先师生之忧而忧,后师生之乐而乐。将校媒的各单位进行集团化整合,根据各自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合作成果。让干事们不仅能在校媒单位里学到知识、锻炼才能,还能获得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在紧凑的工作状态和轻松的氛围中,发挥创新思维,为校媒单位加入新的“企业”文化。

校媒;竞争;管理;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对于信息是越来越敏感同时也越来越不敏感。这话听起来有点矛盾,实则不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说绝大多数起码有一部分中国人是本着这个处事原则的。而大学生,知识程度不低,对于哪些信息与自己切身相关,更是“狗鼻子”一个灵。而如今的校媒单位,广播站还好点,包括报纸、杂志,基本上周期都是上十天半月甚至更久的。这就导致了当平面刊物发到同学们手中时,信息已经过期了。长此以往,师生对于校媒的关注程度,自然会越来越降低。那么,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何管理校媒单位,又如何发展校媒单位呢?

一、攘外必先安内

在信息爆炸式产生的今天,广播、影视、互联网,每一样都能让师生迅速地了解或搜索到其需要的资讯,那校媒,如何在这残酷的局面下求发展呢?

(一)从小处着眼,先师生之忧而忧,后师生之乐而乐

然而,同学们不知晓怎么办。此时此刻,广播站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及时广播活动时间和举办地点,简单介绍一下活动流程或内容,吸引师生去关注。很快要考研考四六级了,对去年考研高手和四六级高分获得者进行采访,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从小处着眼,先师生之忧而忧,后师生之乐而乐。校媒一心为师生,自然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和支持。

(二)校媒单位集团化,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合作成果

西方发达国家在100多年前就走上了“集团化”之路——报业托拉斯。作为一个大学,基本上不止一个校媒单位,报社、杂志社、广播站、甚至有的大学还有电视台。如果校媒单位各自为政,甚至因为抢新闻或其他资源产生恶性竞争,不但不利于校媒单位的整体发展,甚至会给师生留下不良印象,失去对所有校媒单位的信任,委实得不偿失。在这里,就必须协调好各校媒单位的职责和范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以大学校报而言,每期报道院内重大新闻、学生活动,而广播站则利用其实效优势,紧凑安排节目。报道最近的国内外新闻、趣闻及校园新闻,以及与师生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的信息和资讯,都在校媒的报道里面,让他们的视觉、听觉,都在校媒的覆盖范围之内。将校媒的各单位进行集团化整合,根据各自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合作成果。

(三)于公,做企业;于私,做家庭

大学生选择了校媒这个单位作为他(她)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校媒能给他们什么?这,想必是所有校媒负责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于公,要让新干事尽可能得到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机会。那如何让新干事得到锻炼、提高能力?首先,想要让干事们在学校就领悟到工作的精髓或者说是养成上班时的工作状态,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严谨的规章制度。然而,无论校媒单位成立时间长短,都不能说其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已尽善尽美,让新干事们熟悉校媒单位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新建部门,使得其管理素质和责任心得到提高。再者,校媒单位还可以定期提供各种与校媒业务相关的培训,让干事们走出校媒,就可以很自信地告诉别人:我是一名校媒人,我可以采写,懂得排版,能编辑报纸,播音也不错……

于私,将校媒单位打造成一个学生在大学里的家。首先,要在平时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气氛,花时间去了解干事,这里就体现在部长们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干事们的名字。其次,要平等地与干事们交流,用实际行动来传递部长的思想。努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培养积极分子。然后,要在生活和学习等与工作无关的方面主动关心干事,比如说在QQ邮箱上设置一个好友生日提醒,在干事生日前发一张贺卡。即环保实用,又温暖人心。再者,要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提前给干事们打预防针,在其受到委屈和挫折时耐心开导。最后,要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让干事们不仅能在校媒单位里学到知识、锻炼才能,还能获得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在紧凑的工作状态和轻松的氛围中,发挥创新思维,为校媒单位加入新的“企业”文化。

二、发展是硬道理

了解了自己的职责和特点以后,就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为自己定好位后,就要按照自己的特点出击了。

其一,作为校媒,大多数由团委甚至党总支直接管理,咱们中国的传媒业模式为:政党倡导、政策调控、经济扶持、内部整合。校媒报纸也同样受到诸多限制,没办法按照商业报纸的运作方法来安排日常和对外工作。但是,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学会变通,及时进行适当的结构性调整和体制的重构,认真仔细学习其他校媒单位和商业报纸的优点,在满足党总支和团委的要求的前提下,发展校媒。

其二,所有的校媒单位都面临着差不多相同的窘境,但各自又有各自的解决方法,那加强各校校媒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互相取经,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通过沟通交流,是绝对有所收获的。

其三,当校媒的业务相对成熟后,尝试做真正的企业。或许有人会疑问,校媒能做什么企业?国家对报纸杂志这些宣传管理可是极其严格的。要知道,现在的校媒单位随着发展组织结构越来越全面,有负责文字工作的、有负责摄影摄像工作的、有负责排版工作的、有负责网站管理的、有负责后勤管理工作的……这样具有各种类型人才的团队,能组建什么企业?显而易见!其次,这里所说的组建企业并非要极其庞大、极其复杂的公司,只要有一个小工作室,先承接一些小业务,慢慢摸索,多与真实的社会打交道,多多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规则,就是为未来自主创业积累经验……

[1] 昝廷全.中国传媒经济[M].科学出版社.

[2] 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M].南方日报出版社.

G206

A

1674-8883(2015)14-0036-0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成果,项目编号:SGH140796

张烨,西安文理学院校报编辑部助理编辑。仰宗尧,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

猜你喜欢

集团化干事师生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麻辣师生
对标“三严三实”忠诚廉洁干事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