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代信息技术质管课程实训方案设计研究1

2015-02-28李乐坤杨继庆赵志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实训信息技术质量

李乐坤 杨继庆 杨 起 曲 霓 赵志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新一代信息技术质管课程实训方案设计研究1

李乐坤 杨继庆 杨 起 曲 霓 赵志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针对高校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现状,在归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岗位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该课程实训方案。明晰该课程实训方式设计原则和目标,完成了实训方式设计,并提出了高校开设质量管理实训课程全过程保障措施。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方法指导。

质量管理 实训方案 保障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面缺少方法,所谓的课程实训不等同于的课程实验,而是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具体产业设置的技能实训,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满足产业质量管理岗位需求的能力。

一、高校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现状分析

1.高校实践教学意识增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达成共识:“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应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到重要位置。”[1]实训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校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意识在增强。

2.高校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法经验不足

目前,高校开设的质量管理实训[2]是有关机械工业企业的单项仿真模拟和岗位综合模拟训练,目的是将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企业加工、制造过程实际相结合、试验设计与企业研发过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质量检验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承担质量改进、审核与认证等质量改进的创新技能,仍缺乏适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的方法,因此,本课程实训方案的设计方式研究尤为重要。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质管课程实训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式方法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事实为依据。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归纳并准确地定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特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要求与质量管理课程紧密结合,在已有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严密的逻辑设计其实训方式。

2.实用性原则

设计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式方法必须符合社会需要,为高校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质管人才提供有力的参考、指导。并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可操作性原则

开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的目的是引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产业方向选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方式,更能贴近社会的需要,满足高校的培养需求。

4.创新性原则

现行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课堂式传输,而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式,要以指导教师为牵引,学生为主体,学校资源为依托,形成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操作技能,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而言,具有创新性。创新性的实训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实训中来。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质管课程实训设计目标

1.知识理论实训目标

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理论,可认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成及各产业的科学定义和技术支撑,了解产业和人才发展现状,可明晰发展前景,提供就业方向;了解管理学相关理论,知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充分利用四大职能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合理运用统计学相关理论,可在技术管理中,将冗余的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归纳,从而提取有用信息;熟悉质量检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统计工具和品质体系等相关质量管理理论,加深对质量方针的理解,提高产品质量。

2.综合能力实训目标

3.个人特质实训目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管人才应具有心胸开阔、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特质。在实际工作当中,心胸开阔的人更容易处理自己与同事、客户之间的关系,也会取得同事的信任,客户的忠诚;实事求是的对待产品,对待技术,探寻并掌握技术的规律,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各项关键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说,均是新而又难的技术,攻克技术难关时,只有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特质,才能取得新进展。

4.专业技能实训目标

4.1 质量检验技能

质量检验要根据产品技术标准检验项目和各项目质量要求,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计量器具对光通信与互连与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进行检测,将检测的数据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判断不合格的产品,并反馈给相关部门。质量检验方法一般包括两种方式: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掌握质量检验技能,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4.2 质量改进技能

质量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利用PDCA循环法[3],明确问题,看清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对策并实施,确认效果,预防问题再次发生并标准化,最后总结遗留问题及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质量改进需要统计分析法、对比评分法、技术分析法、质量改进经济分析法等方法的支撑。

4.3 质量审核与认证技能

间断发热时要4小时测量体温1次,有发热时体温未超过38.5℃不予处理,高于38.5℃者给予物理降温,体温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并辅以药物降温,并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喂温开水,避免退热出汗多,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现象。

质量审核与认证是产品通向市场的必经之路,通过审核与认证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才能保证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所以质量审核与认证技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管人才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质管课程实训方式设计

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式,以过程方法[4]为基础,采用课堂讨论、任务导向[5]、QC小组的训练方式,通过撰写调研报告、课程实训方案的考核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程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1.知识理论实训方式设计

指导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由4-5人组成的QC小组,选择一名具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采取任务导向的方法将课程要求进行分工,组内成员分别负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学定义及技术构成、管理学、统计学、质量管理学的理论学习。在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求QC小组各成员自己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查阅最新理论成果和学术论文,并做好相应记录。组长联系主讲教师,定期召开学习成果交流会,在会上,指导教师和组内其他成员均可对发言者提出相应问题,形成互动环节,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得组内成员将一个知识面扩充到多个知识面,从而达到全组人员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学定义及技术构成、管理学、统计学、质量管理学精辟理论的目的。

2.综合能力实训方式设计

首先,指导教师要求责任组长拟定一份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分工,完成时间,定期检查项目实施进度,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其次,组长组织全体成员制作问卷调查表,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调研,通过与企业相关领导人的介绍,了解企业实施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状况和质量管理岗位的需求能力,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与合作能力。最后,QC小组成员根据问卷调查表的相关内容及发放状况进行归纳总结,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岗位所需能力,形成调研报告,并向指导教师汇报调研成果,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归纳与整合能力,为毕业后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作奠定基础。

3.个人特质实训方式设计

形成个人特质,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习惯养成,但是在工作当中,很容易体现出一个人的特质,也容易改变一个人的特质。在假期中,可以选择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实习,学习领导、同事以及客户为人处世的技巧,用心对待领导布置的任务,脚踏实地地去完成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请教老员工,学习更多的工作经验。作为新人,多为公司付出努力,要定位目标,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它,不许半途而废。这些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心想开阔的心态、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个人特质。

4.专业技能实训方式设计

4.1 质量检验技能实训方式设计

QC小组责任组长可以对其他QC小组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检查工作实施进度,收集各个小组的相关数据以及实施方式。记录各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成果交流会上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质量检验技能的目的。

4.2 质量改进技能实训方式设计

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可要求QC小组撰写调研报告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的方案,组长可召集组员,采用PDCA循环法,通过查找调研报告和实训方案的撰写规范,拟出调研报告和实训方案的大纲。由于最初的大纲不全面,QC小组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指导教师满意为止。在进行大纲和方案改进的过程中,结合质量改进相关方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形成一份完美的大纲和方案。

4.3 质量审核与认证技能实训方式设计

对于QC小组而言,调研报告和实训方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终成果,教学后期,指导教师与各QC小组组长可组成专家评审团一一评审各组的调研报告、实训方案及相关材料。专家评审团在评审过程中,保持严谨、意见独立的态度,审核小组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以及是否达到计划实施的进度。同时要审核实训方案是否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原则,选择最优实训方案作为下一届学生实训的教学参考方案。

五、高校质管课程实训全过程保障措施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引导,加深对新兴产业的认知,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保证该实训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高校组织的软硬件各个方面:

(1)高校组织硬件设施的保障,如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学生可利用校园网查询中国知网最新理论和学术成果,为开展质量管理课程实训方案奠定了基础。

(2)随着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广泛应用,各高校已开设质量管理课程,具备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为实训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障。

(3)高校实践制度的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文件化、程序制度化。

结语

质量管理课程实训的广泛应用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的必然趋势。高校质量管理过程方法原理为高校质量管理提供了实训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得到质量管理的技能实训,锻炼其动手与分析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高校质量管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推动了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乃至全国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李怀宇,郭磊,朱娴.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08,9:73-74

[2]郝红军,綦良群,孙凯.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 育装备,2010,21(3):186-188

[3]孙静.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叶琦.基于过程方法的高职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229-230

[5]吕超,刘爽,张丽珍,王世明,李军涛.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PBL的本科实践教改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90-92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course training scheme design research

Li Lekun,Yang Jiqing,Yang Qi,Qu Ni,Zhao Zhiwei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llege of Management,Hei longjiang,harbin)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training in the indu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quality management job,on the basis of design form a complete set of the course training program.Clear the course training mode design principle and target,to complete the training mode design,and put forward the whole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training courses on safeguard measur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quality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to provide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quality management;training program;safeguard measures

哈尔滨理工大学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

李乐坤(1992,5-),男,汉族,贵州省兴义市,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杨继庆(1993,3-),男,汉族,甘肃省张掖市,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实训信息技术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