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5-02-28张海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小学生

张海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学区花盛小学 甘肃武威 733000)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张海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学区花盛小学 甘肃武威 733000)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1.注重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3.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4.讲述故事,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5.注重观察,防微杜渐;6.适时表扬,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行为习惯 细节 以身作则 培养

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他们这片沃土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获得丰硕的果实。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斯蒂芬.柯维有一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渐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品格决定命运。习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变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格,可以培养,可以树立,可以锻造。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注重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做起。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生活细节抓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见到老师、客人主动行礼问好,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放学排队有序不乱。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意义很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小事日积月累的话,就可小中见大,小事情中体现高品质,小事情中成就大事业。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观念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注意自身修养,处处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就可以塑造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行为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常有反复,教师要“抓反复,反复抓”。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所以,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时,也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注意教育的重复性和反复性,不要抱着一蹴而就和急于求成的心理。

四、讲述故事,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

对于小学生而言,你费尽口舌地给他讲大道理,诸如什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即使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在日常生活照样违反。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触及他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常说:“小故事,大道理”。与其让他们厌倦枯燥的说教,不如换一种形式:讲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动,让他们在故事中感悟,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逐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观察,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学生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引起教师、家长的足够重视并及时纠正,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

六、适时表扬,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有喜欢受到表扬的心理,他们敬佩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先进典型,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注意树立典型。还可以找一些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知道典型就在我们身边,先进和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努力也可以做得到,以达到用榜样来激发和带领学生前进的目的。

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未来,比如有好的阅读习惯,或许能成就一个作家;有好的锻炼习惯,或许能成为体育健儿等等。习惯在学生的成长中非常的重要,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有着优秀品格的学生,进而让这种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1]蒋宗尧编著.好习惯伴你成功[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孙云晓著.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2004

[3]刘春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3年26期

[4]李艳玲.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5]李学权,杨长玲.让良好行为习惯伴随孩子健康成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8期

[6]张凤艳.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9期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小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