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5-02-28徐敏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试管趣味创设

徐敏辉

(兰溪市柏社中学 浙江兰溪 321116)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徐敏辉

(兰溪市柏社中学 浙江兰溪 321116)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呢?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科学实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刺激的高强度性的特点,很多科学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实验有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通过亲自操作或亲自设计小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在实验中验证了所学知识或发现了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从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初中的学生的理性认识还比较弱,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声、像、情、文、图并茂。如,通过多媒体播放许多奇妙的自然现象,演示“白纸现花”“滴水生火”等趣味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让每个学生自己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寓教于乐”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三、培养问题意识,致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提问模式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都学了那些内容?或者是直接问:请说说“什么是┉?”或者“┉都包含了那些内容?”这样的问法,都是教师主动发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答案死板教条。这样的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也感到乏味,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1)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下面,以我在组织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教学为例:我让学生往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内吹气。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根据这个实验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学生回答“溶液变浑浊”。老师追问:“溶液为什么会变浑浊?”“吹入的主要是什么气体?”“还能用其它方法让石灰水变浑浊么?”……学生开始积极提问起来。其中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观察到吹入气体时间久了沉淀会溶解,提出“为什么沉淀还会溶解?”。对此,我特意表扬了这位学生,鼓励其多动脑,多提问,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2)通过揭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前已有了一些非科学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妨碍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化学变化时,说道“生米做成熟饭”是什么变化?我并没有直接说出原因,而是先让学生回忆米与饭的特征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解决。通过这些概念和说法的并列提出,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再引导他们去解决产生的问题。

(3)通过谚语、民俗、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一些当地的谚语、民俗、典故学生耳熟能详,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五九六九、沿河插柳”“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把这些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粹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一定这样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对科学学习有兴趣,我们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极大的热情。这就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积累教学素材,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在平常的学习化学时,我就开始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就收集了很多有关化学的趣味知识,在教学中就可以随找随用。比如在新课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谜语、故事、趣味实验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讨论、探究式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好学难记”,因此我多采用趣味记忆,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例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化学式的读写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量筒读数:“两点一线,仰小俯大”;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左物右码,先大后小”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尽量将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化、趣味化,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激起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的学习的乐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

总之,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就是把说话的权利,畅想的自由还给学生,而这仍然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作为老师,也要有更多、更广的源头“活水”注入教学之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敢说敢问,才会微笑学习,才会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培养出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试管趣味创设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午睡的趣味
试管难题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