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要建起自己的材料"仓库"

2015-02-28焦义宾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下锅仓库课外阅读

焦义宾

(河北省无极县张段固镇学区 河北石家庄 052460)

学生要建起自己的材料"仓库"

焦义宾

(河北省无极县张段固镇学区 河北石家庄 052460)

学生要想解决"腹中无物"之问题,首要任务是要建起自己的材料"仓库",充实"米源"。一、觅"米"下锅,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和事要时时刻刻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以此充实"仓库",丰富"米源",以备"下锅"时所需。二、借"米"下锅,阅读是智慧之源,阅读对我们的写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教科书上的课文是模仿训练的极好范例,其二、课外阅读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书本上学不到、身边看不到的知识。

学生 建起 材料 仓库

正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说“难”,对老师来说不外乎是虽大讲特练,精批细改,可学生写作总是兴趣索然,“佳作”难觅。对学生来说,作文更是头痛之事。每到写作课上,许多同学便是“横眉冷对”,虽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但佳词妙句很难流于笔端,即便完成一篇,也是言之无物,枯燥无味。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缺少“生活发现”,不注意素材的观察积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是此理。所以说学生要想解决“腹中无物”之问题,首要任务是要建起自己的材料“仓库”,充实“米源”。

一、觅“米”下锅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那么,如何进行生活积累呢?

1.多观察。观察,顾名思义,“观”为看之意;“察”是体察,即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观察之意。观察决不仅仅是“用眼看”,还要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等。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的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

我们每天都和许多人人打交道,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对于这些人,我们能否用几句话就说出他们的特征呢?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能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四季之景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细致的观察。正如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多参与。艾青说过:“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所以,主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为此,同学们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宣传、劳动、比赛等等,从中体验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各种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使人印象深刻,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3.多思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就没有新发现。观察不仅要留心,而且还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观察,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用心去体悟。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便看出它的亮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与思考,就会一闪而过。只要善于观察、精心选择、深入挖掘,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大主题来。朱自清的《背影》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语文大师刘国正多次强调:“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所需的“米”就在生活中,生活是写作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著名作家茅盾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所示记下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和事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能作生活的旁观者,要时时刻刻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以此充实“仓库”,丰富“米源”,以备“下锅”时所需。

在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文学前辈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唐代大诗人李贺惯用诗囊;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深入民间,广采博闻,终于以《聊斋志异》闻名天下;当代作家姚雪垠为准备《李自成》的创作写下了几万张卡片。俗话说“留心处处皆文章”,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静观默察”,勤积累,“下锅”之米何尝没有呢?

二、借“米”下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强调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学习成千上万成功的写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拓展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读是写的基础。”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智慧之源,阅读对我们的写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是我们进行模仿训练的极好范例,我们可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写作方法。如魏巍笔下的蔡老师,冰心笔下的小姑娘,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朱德笔下的母亲,鲁迅笔下的车夫形象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凡人,所叙之事都是生活小事,却无不“于小中见真情”。这就是说写作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经过“精雕细琢”,都能写进文章,因为“平凡之处”更能见真情。其二、课外阅读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书本上学不到、身边看不到的知识,因为我们的阅历毕竟有限,而通过博览群书则可弥补之不足。语文大师吕淑湘说过:“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著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里琴棋书画、医卜星象、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不涉及,试想如果他不注意读书,不借“米”下锅,他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写成千古名著。其他的如郭沫若、鲁迅、茅盾等前辈的写作经验也都告诉我们,借“米”下锅也是充实自己的“仓库”,丰富写作素材的一条捷径。

古人云:“其水积之不高,则其舟也不深”,可见要想写出好文章,素材不积累甚至少了都不行。正所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只要我们平时做有心之人,善观察,勤积累,充盈“仓库”,到我们写作时就不会腹中空空,无话可写,再加上多多练习,我相信,一定能写出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的“佳作”来的!

猜你喜欢

下锅仓库课外阅读
填满仓库的方法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张家界的三下锅
小猫看仓库
为什么事情没办好叫“砸锅”
如何煮出一锅好粥
消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