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特点的调查报告——以合肥市四所高校为例

2015-02-27蒋文明张伟凡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大学生

蒋文明,张伟凡,裴 雯

(1.安徽大学哲学系应用心理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2.合肥六中,安徽 合肥 230061)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特点的调查报告
——以合肥市四所高校为例

蒋文明1,张伟凡2,裴雯1

(1.安徽大学哲学系应用心理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2.合肥六中,安徽 合肥 230061)

[摘要]目的 本研究调查了安徽省内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特点。方法 被试为合肥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结果 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 一半大学生普遍的手机价位区间是在1000-2000元之间;手机的功能用途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和聊天五个方面;大学生手机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开机时间过长,频繁查看手机的人数比例较高。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截止2014年5月底12.56亿,工信部统计)。其中,智能手机约占全部手机销量的比例超过70%(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统计[2])。智能手机由于其强大的功能而成为大学生群体最喜爱的随身工具之一,据“百度90后”调查显示, 90后群体中移动端的用户访问量已经大幅超越PC端[3]。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在大学课堂上可以随处看到埋头看手机的学生,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边走路边看手机,或者以及一边用餐一边看手机的学生。这反映了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的一些不良倾向。但这方面的实证调查证据并不多,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基于此,本调查通过抽样调查,选取合肥四所代表不同层次水平的高校来了解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1研究过程

1.1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709份,回收率74.63%。被试的具体构成见表1。

1.2测查工具

自编《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调查大学生群体在手机使用上的情况,如手机品牌、价位、功能偏好、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等。采用spss15统计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表1 大学生被试构成情况

2调查结果分析

1.手机使用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显示,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非常高,达到100%,部分学生甚至拥有多部手机。智能手机占据调查总人数的98.4%。数量前四位的手机品牌有Vivo、三星、小米、苹果等(见表2)。安卓系统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中所占比率最高,达到81.8% (见表3)。1000-2000之间的价位比较普遍,大约占43.2%;其次为1000元以下,占28.2%;15.2%的是在2000-3000之间;相对高端价位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 3000-4000元之间只有5.8%,4000元以上的7.6%。

2.手机的功能偏好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手机功能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和聊天等五个方面。分别为基本功能(通话、短信等)占81.7%,聊天(飞信、微信、QQ等)占84.8%,上网(浏览网页、网购等)占74.3%,玩游戏占39.9%。其它为3.4%。

表2 手机品牌频数分布表

表3 手机系统分布表

3.手机使用的时间及频率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等累计时间)普遍较长。表4显示,待机时间在16小时以上占69.4%,而在8小时以内的仅有7.8%。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一天内过半的时间都会保持手机开机状态,而较长的开机时间也意味着对手机的使用时间过长。而这一特点势必会对正常的作息规律产生影响[4],影响睡眠质量与正常学习[5]。从看手机的频率来看,也表明了这一消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表5显示,半小时内至少看一次手机的大学生占55.4%,而一个小时之内不看手机的大学生只有17.9%,而大学生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40-45分钟,因此,频繁地查看手机势必对正常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6显示,煲电话粥达到50分钟以上的大学生有21.7%,煲电话粥现象既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会对听力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6]。

表4 手机每天开机时间

表5 每次查看手机的间隔时间

表6 近一个月以来的最长一次通话的通话时间

3讨论

基于合肥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非常高,部分学生甚至拥有多部智能手机。71.4%的大学生的手机价位在2000元以内,81.8%的手机为安卓系统;Vivo/OPPO、三星、小米、苹果这四个手机品牌的数量排前四位;除基本通话功能之外,手机聊天和上网是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功能,玩游戏也占一定的比例;

本调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注意的情况。第一,开机时间过长。开机时间在16小时以上占总调查人数的69.4%,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一天内大半的时间都会保持手机开机状态。而本该休息的时间中,使用手机(浏览网页,聊天,发短信、玩游戏等累计时间),既影响睡眠[7],也会影响正常学习。即使是待机状态,也会影响人的健康[8]。第二,频繁查看手机。一个小时之内不看手机的大学生只有17.9%,半小时内至少看一次手机的大学生占55.4%,而大学生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40-45分钟,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在本该认真听讲的课堂上查看手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这些问题也对我们高校的校园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减小手机对青年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朝锋.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9):116-117.

[2]官建文,唐胜宏(主编).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6.

[3]http://tieba.baidu.com/tb/zt/baidu_world/index.html百度90后洞察报告.

[4]曹兆进,赵晓琳,陶勇,等.移动电话手机对神经衰弱症状影响的调查[J].卫生研究,2000,11(06):17-19.

[5]伏代刚,龙云芳,赵立强.手机微波辐射强度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5,20(02): 85-89.

[6]刁文雯,倪道凤.娱乐性噪声对听力影响的研究现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11):954-957.

[7]丁朝阳,吕志忠,窦兰君,等.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某些生理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6):454-456.

[8]隽武.手机:你辐射我了吗?——浅谈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科学生活,2010(08):28-31.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73(2015)06-0131-02

作者简介][第一 蒋文明(1982-),男,安徽肥东,安徽大学哲学系应用心理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发展,教育测评,工程心理。

[收稿日期]2015-06-20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