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燕麦白燕2号产量的影响

2015-02-27向达兵吴宪志李蔚传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燕麦施用量栽培

赵 彬, 向达兵, 吴宪志, 余 娟, 夏 燕, 李蔚传

(1.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 毕节 551700; 2.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3.大方县植物保护站; 贵州 大方 551600)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燕麦白燕2号产量的影响

赵 彬1, 向达兵2, 吴宪志1, 余 娟1, 夏 燕1, 李蔚传3

(1.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 毕节 551700; 2.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3.大方县植物保护站; 贵州 大方 551600)

为使外引燕麦品种白燕2号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黔西北高海拔地区及时应用推广,以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组合设计对其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氮、磷和钾取值水平分别为0.845~1.248、1.000~1.377、1.109~1.495和0.707~1.180时,产量可达2 250 kg/hm2。结论:在黔西北地区,白燕2号产量获得2 250 kg/hm2以上的栽培措施为密度544.4万~610.9万粒/hm2,纯N 150.0~168.85 kg/hm2,P2O5155.45~174.75 kg/hm2,K2O 135.35~159.0 kg/hm2;四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N肥>密度>K肥>P肥;N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白燕2号籽粒产量的关键因子。

燕麦; 白燕2号; 产量; 栽培措施; 种植密度; 施肥量; 黔西北

燕麦(Avenasativa)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良的粮饲兼用作物。燕麦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AvenanudaL.)两大类,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燕麦中的含量是小麦和大米的2倍以上[1],燕麦还具有预防和治疗高血脂、控制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功效[2]。由于燕麦特殊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近年来虽然全球燕麦总产量显著下降,但作为食物消费的绝对量却持续稳定上升[3]。我国生产上以裸燕麦为主,2006年种植面积50万hm2左右[4],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黔西北高海拔冷凉地区是西南地区燕麦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生产上以地方品种为主,并以收获种子为主要目的,产量在1 200 kg/hm2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受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环境条件恶劣的影响,燕麦产量低于其他大宗粮食作物[5]。在黔西北地区粮食生产上燕麦属于小季作物,基本采用撒播的种植方式,管理粗放,品种退化、混杂、病害感染严重,导致燕麦种植产量较低。白燕2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燕麦高产优良品种,2012年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种植,在黔西北海拔1 400~2 200 m的不同生态区域多点试验,白燕2号均较本地品种大幅度增产,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目前国内关于燕麦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促进黔西北地区燕麦产业的发展,实现燕麦高产稳产,笔者以栽培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为研究对象,以燕麦种植产量为研究目的,对白燕2号高产栽培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品种在黔西北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白燕2号品种由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提供。试验肥源为尿素(N 46.4%)、普通过磷酸钙(P2O512%)和氯化钾(K2O 60%)。

1.2 试验设计

以栽培密度和氮、磷、钾的施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组合设计(表1),共31个小区。N肥全部作追肥,其中,幼苗期和拔节期分别按60%和40%施入,磷、钾肥全部作基肥。小区面积10.0 m2,每小区种植6行。播种前根据试验材料的发芽率、千粒重估算田间出苗率,数粒称种到行以利匀播。试验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表1 试验因素处理水平及变化间距

Table 1 Treatment levels and variation interval of test factors

因素水平Level(x1)密度/(万苗/hm2)Density施肥量/(kg/hm2)Fertilizingamount(x2)N(x3)P2O5(x4)K2O273520020020015701501501500405100100100-1240505050-275000△i165505050

1.3 试验概况

试验在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内进行,试验地处东经105°19′,北纬27°18′,海拔1 465 m,土地平整,地力均匀,前作玉米。经播前土壤取样分析:全氮0.09%,全磷0.066%,全钾2.18%,速效氮47.9 mg/kg,速效磷27.0 mg/kg,速效钾102.0 mg/kg,有机质1.05%,pH 6.2。

2013年3月14日播种,播种前有一定降雨,土壤墒情适中,出苗整齐均匀。出苗后(3月下旬)连续降水,幼苗长势较好。4月9日苗期追施60%的氮肥,另外40%于拔节期追施。分蘖-抽穗期间气温、降雨适中,但日照时数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燕麦的生长发育。灌浆-成熟期间低温阴雨天气偏多,导致生育期延长。7月26日各处理陆续成熟,7月28日统一全区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因素与产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表2 试验设计矩阵及各处理白燕2号的产量

2.2 各因素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程度

模型偏导数方程组:

dy/dx1=95.42-134.82x1+14.912x2+35.13x3+11.31x4

dy/dx2=180.13+14.91x1-160.64x2-11.70x3+14.69x4

dy/dx3=54.45+35.13x1-11.70x2-36.39x3+18.20x4

dy/dx4=31.13+11.31x1+14.69x2+18.20x3-58.01x4

分析模型的偏导数方程组可以看出,密度及N、P、K肥施用量各因素编码值每增减1个单位,对白燕2号产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密度134.82 kg/hm2、N肥160.64 kg/hm2、P肥36.39 kg/hm2、K肥58.01 kg/hm2,即各因素编码值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N肥>密度>K肥>P肥。说明,氮肥施用量和密度是引起产量变化的关键因素。

2.3 单因子主效应对产量的影响

回归模型降维后得以下方程:

从回归模型可看出,密度、N肥、P肥和K肥二次项系数均为负值,说明,4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曲线是一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图示),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都有最大值。各因素在其他3个因素为0水平时产量获得最大值(y1=2 190.84,y2=2 258.06,y3=2 197.82,y4=2 165.44)的因素编码值为密度0.707、N肥1.12、P肥1.50、K肥0.54,对应各因素用量分别为密度521.65万/hm2,N肥156.0 kg/hm2,P肥175.0 kg/hm2,K肥127.0 kg/hm2。

图示 各因素不同水平值白燕2号的产量

结合回归模型和各因素变化对白燕2号产量影响(图示)看出:当密度在-2至0.707水平、N肥在-2至1.12水平、P肥在-2至1.50水平及K肥在-2至0.54水平时,产量随因子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因子水平超过最大产量值对应水平后产量呈下降趋势。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白燕2号有效种子播种量和N、P、K肥施用量要控制在一定水平,一旦过度,将增加成本并浪费资源,产量还有下降的风险。

2.4 白燕2号高产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方案

经模拟分析,当各因素理论取值水平分别为密度1.28、N肥1.28、P肥2.0、K肥1.78时,白燕2号可获得最高产量2 479.67 kg/hm2。利用频数分析法分析得出,当产量要求在2 250 kg/hm2以上时,各因子的取值水平范围分别为密度0.845~1.248,N 1.000~1.377,P 1.109~1.495,K 0.707~1.180,即有效种子544.4万~610.9万粒/hm2,施纯N 150.0~168.85 kg/hm2,P2O5155.45~174.75 kg/hm2,K2O 135.35~159.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1) 在黔西北地区燕麦大田生产中,栽培密度及N、P、K肥施用量4个因素对白燕2号产量的影响程度为N肥>密度>K肥>P肥,因此,白燕2号栽培措施制定上应首先考虑播种密度和氮肥的合理用量,同时也不能忽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只有氮磷钾三者配合施用,才能有效发挥增产作用。

2) 栽培密度及N、P、K肥施用量4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都有一个最大值,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量和N、P、K肥施用量要控制在一定水平,施用量过低或过高产量都有下降的风险,过度施用还会增加成本且污染环境。当土壤肥力中等,产量要求在2 250 kg/hm2以上时,各因子的取值水平范围分别为密度0.845~1.248,N 1.000~1.377,P 1.109~1.495,K 0.707~1.180;4个因素对应的农艺措施分别为播种有效种子544.4万~610.9万粒/hm2,施纯N 150.0~168.85 kg/hm2,P2O5155.45~174.75 kg/hm2,K2O 135.35~159.0 kg/hm2。磷、钾肥作基肥;氮肥(尿素)作追肥施用,一般把握在苗齐后和拔节期分2次施用。

3)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在燕麦各生长发育阶段,氮素需求量不一样,分蘖到抽穗时期是氮素的需求高峰,分蘖前和抽穗后对氮的需求量相对较少。磷素对形成壮苗、后期籽粒饱满、早熟有促进作用,其相对积累速度以分蘖至越冬时期最为旺盛,磷素作基肥施用效果较好[6]。施用适量的钾素能够改善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7-8]。氮磷钾肥单施与混施对禾本科作物的产量贡献程度不同,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对种子产量无明显增产作用,须同时施用才能显著提高种子产量[9-11]。燕麦是禾本科喜氮作物,施氮量是影响燕麦产量的关键因素,施氮能大幅度提高燕麦种子产量,但过量施氮也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植株贪青晚熟,影响透气透光,滋生病害,影响产量[12]。氮肥如果全部或大部分作为基肥施用容易烧种,造成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正常生长。在总氮量相同的基础上,氮肥分次追施既可保证早期营养生长的正常进行,又能使生殖生长阶段避开氮素过量供给造成的贪青晚熟,从而提高籽粒产量[13-15]。

[1] 杨晓虹,杨 才.我国燕麦的产业化发展[J].农产品加工,2012(7):20-21.

[2] 林汝法,柴 岩,廖 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林伟静,吴广枫,李春红,等.品种与环境对我国裸燕麦营养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37(6):1087-1092.

[4] 赵世锋,田长叶,王志刚,等.我国燕麦生产和科研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杂粮作物,2007,27(6):428-431.

[5] 肖文一,陈德新,吴渠来.饲用植物栽培与利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6] 齐田峰,吕守忠,于振文.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吸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4(6):10-12.

[7] 李冬花,郭瑞林,张 毅,等.钾肥对小麦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31(4):357-361.

[8] 王旭东,于振文,王 东.钾对小麦旗叶蛋白水解酶活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3,29(2):285-289.

[9] 贺 晓,李青丰,索全义.旱作条件下施肥对老芒麦和冰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I——氮、磷、钾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5):79-83.

[10] 黄德明,安国英,刘立明.等.冬小麦矿质营养和施肥的研究——第2报 氮磷钾肥对小麦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89(4):15-18.

[11] 李志华,聂朝相,陈宝书.氮磷钾肥单施与混施对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业科学,1994,11(4):24-26.

[12] 赵德才,唐宗奎,朱风台,等.啤酒大麦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综合栽培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1988,21(6):67-73.

[13] 毛凤梧,赵会杰,段藏禄.追氮时期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1(11):19-20.

[14] 姜丽娜,邵 云,金毓翠,等.氮肥施用时期与比例对超高产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2):70-73.

[15] 李玉影,吴 英,刘双全,等.龙94-4083小麦需肥特性及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5):10-11.

(责任编辑:姜 萍)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Fertilizing Amount on Yield of Oat Baiyan 2

ZHAO Bin1, XIANG Dabing2, WU Xianzhi1, YU Juan1, XIA Yan1, LI Weichuan3

(1.Bijie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Bijie,Guizhou551700; 2.FacultyofBiotechnologyIndustry,Chengdu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106; 3.DafangPlantProtectionStation,Dafang,Guizhou551600,China)

To timely apply and generalize the introduced oath cultivar Baiyan 2 and matching high-yield culture technique in high-altitude area in northwest Guizhou, a quadratic general rotary unitized design with four factors and five levels was employed in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st. Results: The yield reached 2 250 kg/hm2when the values of density, N, P and K were respectively 0.845~1.248, 1.000~1.377, 1.109~1.495 and 0.707~1.180. Conclusion: In northwest Guizhou, the yield of Baiyan 2 could reach 2 250 kg/hm2when the cultivation measures were as follows: density 5 444~6 109 thousand kernels/hm2, pure N 150.0~168.85 kg/hm2, P2O5155.45~174.75 kg/hm2and K2O 135.35~159.0 kg/hm2; The influencing degree was N>density>K>P; N fertilizing amount and planting density we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yield of Baiyan 2.

oat; Baiyan 2; yield; cultivation measures;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ing amount; northwest Guizhou

2014-10-20; 2015-06-30修回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西南栽培岗”(CARS-08-03B);毕节市科技计划项目“燕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毕科合字(2012)37]

赵 彬(1969-),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小麦、杂粮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E-mail: 821800075@qq.com

1001-3601(2015)07-0369-0088-03

S512.6

A

猜你喜欢

燕麦施用量栽培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油麦菜栽培要点
燕麦种植技术要点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自然栽培的味道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长期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