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

2015-02-27彭孝军李永超

文化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坐姿礼仪规范

彭孝军 李永超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论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

彭孝军 李永超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每个人的身体作为客观存在,不仅指生理层面的肉体,还包括历史、文化、思想等社会、精神层面的因素。身体是自我认知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沟通的起点和基础,在任何时代,身体问题都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作为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全面、系统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修身理念,本文将以古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坐立行走礼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古人如何在举手投足之间践行举止礼仪,实现以礼正身的目标,进而挖掘古代举止礼仪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功能。

举止礼仪;坐立行走礼;价值和功能

起源于商周时代的古礼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概括。礼仪制度自古以来就是“立国经常之大法”“揖让周旋之节文”,具有社会政治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双重作用,举止礼仪则是古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举止礼仪就是指古代礼典所规定的,人们在人际交往的各种场合中的身体行为规范。与融合了西方元素的现代礼仪大不相同,流传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举止礼仪于揖让进退之间无不展现着底蕴深厚的华夏品格和伦理道德观念。随着先秦两汉时期礼学的重构与不断完善,《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和官方礼典对举止礼仪做出了明晰的分类和阐发,使举止礼仪不断系统化、精细化。后世礼制规范则多有流变,尤其是魏晋以降“胡风”传入后,举止礼仪以及称谓、服饰穿戴等礼俗为之一变。因此本文主要以先秦两汉时期的经典以及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作为主要参考内容,通过这些中华元典更能真切地解读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

一、“坐”的礼仪

“举止”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所记载的“举止高,心不固矣。”颜师古注:“止,足也。”[1]止的本义就是脚趾,这里的“举止”就是“举足”的意思,后来“举止”引申为行动、举动之意。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身体举动不外乎坐立行走,然而古代对坐立行走的定义和礼仪规范与现代大相径庭。首先来看“坐”的礼仪,中国古代的坐姿经历了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先秦两汉时期,“跪坐”于席上为正式坐姿,这种坐姿臀部坐在脚跟上,腰背挺直,男子的手平行放于两膝之上,女子的手交叉放于身前,这种传统坐姿给人一种端庄优雅、安适和谐的美感,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身方式。魏晋以降,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椅子等坐具传入中原,至唐宋以后这些新式坐具得到普遍使用,垂足而坐的坐姿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跪坐”,本文要介绍的坐姿正是传统的“跪坐”及其变体。

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在其著作《新书》中细致地描述了古代的坐姿规范。书中把坐姿分为四类,分别为经坐、共(恭)坐、肃坐和卑坐。四种坐姿的基本要求大体相同:臀部坐于脚跟之上,身体重心落于脚面、脚踝和小腿上。“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2]这四种坐姿的差别在于头部姿势和视线落点,经坐(图一)即正襟危坐,水平目视前方,姿态端庄,时刻关注对方的举动,以便与之交流;共(恭)(图二)时头微俯,大致目视对方膝盖,以示恭敬。卑坐(图三)时则需低头垂肘,更显谦卑;肃坐虽然是仰首而视,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限度。

图一:陜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坐俑(经坐)

图二:秦代坐俑(共坐)

图三:卑坐

图四:汉代坐俑(跽坐)

除以上四种常规坐姿外,古代还有许多变体坐姿,如跽坐、箕踞、趺坐等。如图四所示,跽坐与经坐类似,但与之不同的是,跽坐时臀部要离开双足,挺直上身,两膝着地,亦称“长跪”。由坐而跽的坐姿变化,多表示对对方的敬意或情感上受到震动,如鸿门宴上,樊哙得知沛公有难,带剑拥盾闯入军门,瞋目而视项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3]显然对于樊哙突然闯入帐中,项羽颇为震惊,心生警惕,所以才“按剑而跽”,坐姿由放松而紧张,描述颇为形象。又如战国时期著名政论家范雎由魏入秦,期望得到秦昭王的赏识,然而他起初并未像苏秦、张仪那样锋芒毕露,而是对秦昭王谨言慎行,三缄其口。“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4]秦王向范雎赐教,范雎不置可否,唯唯再三,在“宫中虚无人”的情况下,秦王以帝王之尊“跪”“跽”而与范雎言,充分表现了他对范雎求教心切的心情。现代社会中如有尊长、客人驾临,我们都要由座位上起身以示敬意,也缘于“由坐而跽”的传统礼仪观念。

图五:秦箕踞姿陶俑

图六:商代贵族箕踞白石雕

箕踞是一种轻慢不雅、不拘礼节的坐姿,如图五、图六所示,臀部着地,伸开双腿,状如簸箕;或两腿弯曲,以足底着地。这种坐姿通常表达了轻视、傲慢,甚至仇视的情感,如《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前来吊唁庄子亡妻,庄子却“箕踞鼓盆而歌”,既不近人情,又不合礼数,由此展现了庄子超脱的生死观。又如《史记》中记载:“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5]众所周知,刘邦是一个玩世不恭、不拘礼节的人,谋士郦生请见刘邦,刘邦却踞坐洗脚而与之言,很失礼,被郦生驳斥后方以礼相待。刘邦在做了皇帝之后,甚至由于“箕踞”招来杀身之祸,《史记·田叔列传》记载:“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6]由于汉高祖箕踞而骂赵王,因此赵王的臣下们认为主公受辱,怒不可遏,意欲犯上作乱,遭到赵王驳斥后,以贯高为首的大臣们决定私自行刺高祖,幸而阴谋提前败露,高祖才幸免于难。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举止礼仪十分看重,而箕踞的坐姿显然是对他人的不敬甚至是侮辱,由于箕踞失礼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矛盾冲突。

此外,还有一种坐姿称为“趺坐”,姿势为两足交叉,盘腿而坐,类似于佛教参禅打坐的姿势,所以又称“跏趺坐”。从史料记载来看,此种坐姿的称呼出现较晚,大体在隋唐以后,“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7]隋文帝认为倭王风俗信仰怪异,听政时居然“跏趺坐”,“此太无义理”,勒令其改正,可见“跏趺坐”也是一种轻慢、不合礼数的坐姿。

以上介绍了几种基本坐姿,然而在古代具体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还有更为细致的“坐”的礼仪规范,成书于先秦两汉时期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其中《礼记》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阐发,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礼记》中所记载的不同社交场合中的坐立行走礼非常全面、丰富,不仅涉及到举止规范,还包括与之相配合的言语、仪容规范。

《礼记》中“坐”的礼仪强调“庄重”“敬让”,主要体现在“侍坐于长者”时,如“侍坐于所尊敬,无余席。……上客起”[8]“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9]“虚坐尽后,食坐尽前。”[10]侍坐于尊长,要就近而坐,“狎而敬之”,表现出对长者的亲近和尊敬。尊者有其他客人前来拜访,侍坐者也要起身表示敬意。作为晚辈,坐时不能选择室中西南隅和中席,因为那是尊者的位置。吃饭进食要尽量往前坐,避免饭菜掉落,玷污坐席,非进食时要尽量靠后坐,以示谦恭。侍坐于长者时,除了要注意以上身体规范外,与之相应的言语、仪容规范也同样重要,“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11]坐时要镇定自若,长者未提及的话题不要东拉西扯地说。聆听老师教诲时要虔诚,表情要端庄,要等老师把话讲完再回答,插嘴或随声附和都是不可取的。向老师请教书本知识要起立,请老师进一步详细讲解也要起立,以示对老师的尊重。除了“侍坐于长者”,在公共场合与人同坐也要表现得庄重,并且不妨碍他人。“若夫坐如尸”[12]“并坐不横肱”[13]坐时要像代死者受祭的人那样矜庄,与人同坐不要横起胳膊,以免妨碍他人。

以上介绍了古代几种主要的坐姿以及不同社交场合中“坐”的礼仪,从容端庄的坐姿展示了雍容、优雅、包容的华夏品格,举手投足间也诠释了“尊亲”“尊师”“敬长”“礼让”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图七:秦陵立将军俑

图八:汉初陶立俑(共立)

图九:石磬

二、站立和行走的礼仪

贾谊在其著作《新书》中将站姿分为四类,分别为经立、共(恭)立、肃立和卑立,“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14]经立时目视前方,腰部挺直,肩部放平,两臂环抱,自然下垂,犹如抱鼓。双脚站立时相隔二寸,衣帽整齐,头和身体不能乱动。如图七所示,秦兵马俑就是标准的经立姿势,此种站姿给人一种庄重、从容之感。石磬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与编钟配套出现,“微磬曰共立”,共(恭)立(如图八)时稍稍弯腰,比图九所示石磬的弯曲程度稍减。而肃立则与石磬的弯曲程度相当,大致为135度,显然所表达的礼数也更重,一般古代大臣觐见国君和诸侯时才采用这种站立姿势。最为谦卑的站立方式是“卑立”,古人腰间常戴玉佩,“卑立”时要让腰间玉佩垂直落下才算合乎标准,身体大致要弯曲呈90度。

上述不同站姿主要通过身体弯曲程度加以划分,不同的身体语言所传达的尊崇、敬让也有轻重等差。《礼记》中对站立的礼仪有更为具体的规定,如“立如齐”[15]“立毋跛”[16]“立必正方,不倾听”[17]“立不中门”。[18]站立时要像参加祭祀或典礼一般恭敬,双脚并立,不要将重心偏于一足之上。与人站立交谈,身体要端正,不要斜着身子听人讲话,那样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站立时不要立于当中的门口,因为那是尊者所过之处,晚辈当避让。可见,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庄重得体的站姿表现着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和对对方的尊重,因此古人十分看重。

得体的举止礼仪是为了表达庄重、敬让的内心情感,如果并非发自内心而只是程式化地遵守站立的礼仪规定,则会变成“僵立”,会给对方一种不自然、不真诚的感觉。不能践行礼义的举止规范只可称为“仪”,只有在具体举止仪节中真诚贯彻礼义,才能传递给对方真情实感,并实现身心整体的修养与升华。

古代的行和走与现代的行走含义不同,“步,行也,趋,走也……步徐,趋疾”“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说文解字》)可见古代在不同场合的行和走有着严格的缓急之分。古代的行走礼仪规范包括脚步的轻重快慢、体态仪容等,如古籍中对人物行走的描述经常出现“趋”“翔”两个字,“趋”为快步行走之意,书中人物往往是因为身处庄重场合,要表达自己敬畏、谨慎的内心情感,因此才“趋进”“趋退”“趋走”,而“翔”是指行走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张开双臂,通常是为了表达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礼记》中对于“与长者同行”以及于祭祀场所、朝堂之上等庄重场合的行走礼仪多有规定,首先是与长辈同行时的行走礼仪,“为人子者……行不中道”[19]“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20]“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21]道分左中右,作为晚辈,不要于中道行走,因为中道是尊者行走之处,晚辈当避让。路遇同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长者,应礼让对方先行;遇到与兄长年龄相仿者,并行稍后,按辈分次序排列而行;即使是同辈朋友,行走时也不可争先。与老师同行,不能私自跑到路的另一边与人交谈,那样会显得冷落、不尊重老师。路遇老师,要快步上前,拱手正立,这样才显得恭敬、庄重。此外,在不同的正式场合中,对行走的姿态、步频等也有要求,“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22]由于堂上空间狭小,玉器贵重,在堂上或手执玉器时都不宜行走过快,在堂上应当细步而行,堂下正步而行。室内空间狭小,不宜张开手臂大摇大摆地行走,以免妨碍他人。此外,在婚丧嫁娶、庆典仪式等场合也有具体的行走礼仪规范,如举行祭祀仪式时,“仲尼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悫,其行也趋趋以数。”[23]举行秋尝之祭时,孔子端着祭品献于亲人的灵位时,走路很快,步子急促,体现了祭祀仪式上的孔子庄重、敬谨的体态和内心情感。以上主要介绍了与长者同行、路遇长者以及祭祀仪式上的行走礼仪,这些行走礼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宗法制等级观念,但其中所蕴含的尊亲、敬长、尊师等良好道德品质仍有很大借鉴价值。

《论语·乡党》篇记录了孔子在朝廷、宗庙、乡学等不同场所行走时的体态仪容:“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24]朝廷公门本来非常高大,而孔子却曲身进入,好像公门不能容身一样,形象地描述了孔子过公门时毕恭毕敬的身姿。走侧门而非中门,因为中门专为国君出入开放。不踩门限,因为那是失礼的举动。无论国君在与不在,路过国君所在的位置时都要正色快行,谨小慎微,以此表达对国君的敬畏和尊重。上堂时两手要提起衣服的下摆,以免脚踩摔倒,有失礼容。下堂后面色才和缓放松,轻快地行走,回到原位站立,仍然保持踧踖(恭敬)之貌。随着不同场景的的变换,孔子行走时时而谨慎庄重,时而愉悦放松,把举止礼仪演绎成了身体的艺术,颇具美感。这种外在举止仪容的变换既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反之又由外而内强化着“诚敬”的道德理念,是一种身心互动的身体修行。

三、举止礼仪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

中国是传承数千年的礼仪之邦,“礼”作为事实上的不成文法,维护着历代王朝的统治阶层和整个社会的秩序。时至今日,作为身体行为规范的举止礼仪,其政治功能已不复存在,然而其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功能则不容忽视。

首先,中国古代举止礼仪的内容之丰富,价值之巨大,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代举止礼仪“缘人情而作”,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身体”上的具体展现,每一个致力于成为“谦谦君子”的中国人都于举手投足之间践行着“文质彬彬”的举止规范,彰显着雍容典雅的礼仪风貌。举止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展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于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主张纵欲的“酒神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乐精神”,强调“发乎情,止乎礼”,要求适时地控制身体的感性欲求,“强调感性中的理性,自然性中的社会性。”[25]认为通过对人的动作、行为、言语、仪容等外在身体活动进行规训,能使人的内心情感更加成熟,更具“人性”与社会性,“无过无不及”。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既在一定程度上由外而内地塑造了华夏儿女的民族性格,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表现。正是通过举止礼仪来不断践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华夏品格的文化印记才代代相传。当前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而文化软实力则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若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彰显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构建决不能与传统割裂开来。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当本着理性、辩证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底蕴深厚的中国礼文化转化成每个人举手投足间的礼仪风度展示给全世界。

此外,作为古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止礼仪以每个具体的社会成员为载体,揖让进退之间诠释着“敬让”“忠孝”“仁义”“长幼有序”等中华传统美德,其中所蕴含的修身养性、教化民众的社会实践功能不容忽视。“从礼产生、发展的逻辑顺序看,对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完善与人性培养,以及作为群体成员的人的理性教化和社会性规范是礼最早、最基本的功能。”[26]翻阅史书,古代社会生活中循礼与失礼之间的争论和矛盾冲突屡见不鲜,可见礼仪规范在古代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风俗教化作用。当今社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道德滑坡状况严重,出现了个人价值观扭曲、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7]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28]孟子也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29]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归根到底是解决人的问题,得体的举止礼仪不仅能完善自我,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更能减少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因此,重新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重塑社会成员的举止行为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大多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然而其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中修身养性、教化民众的古礼精神则依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契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借鉴古礼精神的道德教化和社会性规范功能,重新制定符合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土壤的举止礼仪规范,事关每个社会成员精神素养的提升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文化课题。

礼文化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其发扬光大,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作为一种“形体美”“身体的艺术”,是礼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巨大,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去弘扬!

泥模艺术——落马湖

[1][东汉]班固.汉书·卷二七中之上志第七中之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1356.

[2][14][西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227-228.227.

[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七·本纪第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313.

[4][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七九·列传第一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2406.

[5][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本纪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358.

[6][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四·列传第四十四 [M].北 京:中 华 书 局 出 版 社,1963.2775-2776.

[7][唐]魏征等.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四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1826.

[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2][23][清]朱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20.11.19.19-20.3.17.3.21.13.11.11.208.13.17.704.

[24][27][28][2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12.5.135.260.

[25]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6.

[26]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94.

【责任编辑:周 丹】

K892.9

A

1673-7725(2015)03-0194-07

2014-11-20

彭孝军(1988-),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清史、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欢

坐姿礼仪规范
基于表面肌电和动态体压的办公坐姿疲劳测试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坐姿好习惯
学生作业坐姿及台灯控制器
基于坐姿感应的智能视力保护台灯设计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