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研究

2015-02-27刘金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青少年

刘金宝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研究

刘金宝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训练进程、身体状态甚至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预防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在开展青少年田径运动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造成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科学性不高、教练员和教师防范田径运动损伤意识和知识储备不足、运动员缺少运动损伤防治知识和技能。以河北省保定市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情况为例,调查分析我国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防范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开展稍尽绵薄之力。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

田径运动损伤会影响运动员正常的训练安排和比赛,甚至可能造成运动员运动生命的缩短和毁灭。很多声名显赫的运动员正是由于伤病的影响只能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而更多的是处于上升期的具有优秀潜质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由于受到运动损伤最后只能终止田径训练。毋庸置疑,田径运动损伤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分析造成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对于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做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范工作能够充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对未来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有基础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田径训练缺乏科学性,奉行“严师出高徒”的中国传统田径教练员在给运动员施加超量的运动负荷的同时也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埋下了隐患。教练员急功近利的训练思想与我国当前的竞技体育发展体制有关。为了更快出成绩、更多拿奖金,教练员忽视运动员的身体承受能力,长期大负荷的运动量让运动损伤逐年增加,青少年的成长由此蒙上一层阴影。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保定市194名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保定市内中学学生和业余体校在训学生,其中男生93人,女生101人,平均年龄为16.4岁,平均参训年限为1.7年。分析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成因及损伤程度,提出防止运动损伤的策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大量田径运动损伤、青少年身心发育、田径训练规律等方面的书籍;利用网络平台,查阅了近五年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研究资料30余篇(节),掌握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2.2 调查问卷法

制定关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的调查问卷,向研究对象进行发放,回收问卷187份,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90.9%,符合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1.2.4 访谈法

走访约谈保定市业余体校田径教练和中学体育教师,掌握教师和教练对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看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运动员损伤程度调查

194名青少年参训田径运动员中有170人表示自己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田径运动损伤,主要为轻微损伤和一般损伤,二者相加共占95.1%的绝对比例,此外有8人次4.9%的比例遭受过严重损伤。

由表1可知,从具体的田径项目来看损伤情况发现,跑、跨栏类项目的受伤比重最大,这与练习跑、跨栏类项目的人数众多不无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严重损伤的调查结果中,有3人是在跳跃类项目中受伤的,而跑、跨栏类和投掷类这一人数人别是3人和2人,说明跳跃类项目的风险系数较高。从轻微损伤和一般损伤的受损几率对比来看,轻微损伤有75人次,占44.5%的比例;一般损伤有86人次,占50.6%的比例。一般损伤受损几率略大于轻微损伤,说明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现状不容乐观。

表1 河北省保定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程度调查结果(N=170)

2.2 田径运动员损伤原因调查

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身体状态不好、过度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掌握不熟练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会造成田径运动损伤。

表2 河北省保定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直接原因调查结果

由表2可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原因是多样化的,笔者将其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由对运动员调查问卷得出的直接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间接原因则是在走访田径教练员、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的更为深层的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田径运动损伤的现状。其中首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而这一原因所占比重与身体过度疲劳所占比重基本一致,说明准备活动直接影响运动效果;身体疲劳度也会对田径运动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排名前四位的直接损伤原因在所有直接损伤原因中所占比重基本都在20%左右,说明田径运动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调查中有些学生表示,自己所经受的不同田径运动损伤在不同情况下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这说明损伤原因具有可复合性。

另外,损伤原因除了直接原因外,还有更为隐蔽的间接原因。对导致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间接原因进行调查时,既参考运动员的调查问卷结果,又引证教练员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思想意识是导致运动损伤的最大间接原因。运动员在训练中掉以轻心或者没有做到对训练足够重视以及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不集中,都会增加运动损伤的几率。此外,场地原因、器材原因、天气原因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和特定环境下成为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

2.3 田径运动损伤发生时间调查

接受调查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基本在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表演比赛三个时间段,其中发生在课余活动时间的损伤人数为203人,占总体比重的56.1%;而在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的人数为45人,占12.4%。课余活动和体育课上运动损伤人数的截然不同说明学生自发组织的课余体育活动由于缺少严格的组织形式、运动指导和充分的准备活动,与教师参与的有严格组织形式、恰当运动指导和充分准备活动的体育课相比有更大的受伤风险。 (表2)

表3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发生时间调查结果(N=170)

由表3可知,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并不单一,各种情况下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都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为了集中表现运动损伤发生时间的特点,笔者集中调查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体育课上、课余活动时和体育表演比赛时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学生参加体育表演和比赛时的运动强度一般来说大于课余活动,但是由于体育表演比赛有较好的组织秩序和相关指导,其运动损伤发生率低于课余活动也在情理之中了。

2.4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类型调查

不合理的田径运动可能会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损伤,而不同的损伤类型和损伤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损伤结果。本研究调查了青少年学生、田径教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得出我国当前青少年参加田径运动时最容易出现的损伤类型。

表4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类型调查结果(N=170)

不合理的田径运动可能会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损伤,而不同的损伤类型和损伤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损伤结果。由表4可知,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在当前青少年的田径运动损伤中占据前两位,共有135名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曾受到过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的困扰,这一数据在全部362名学生中占37.3%的比重;皮肤擦伤在受伤人数中占14.9%的比例,排在第三位,接下来分别是挫伤(14.1%)、韧带拉伤(10.8%)、裂伤(9.9)、慢性劳损(9.1)、骨折(2.8)。

3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预防策略

前文中对我国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以上提出的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预防。

3.1 加强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教育

加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前提。中学体育教师和业余体校田径教练在训练中应适当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安全意识和运动损伤防范知识,提高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组织纪律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2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科学训练

科学训练不仅是指训练方法科学,同时也强调合理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负荷。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符合运动员发展规律和青少年承受能力的训练负荷才能真正促进运动员成绩的提升,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应合理安排具体训练程序,处理好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3.3 加强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前更好热身,调动全身组织器官投入训练比赛中。准备活动要注意全面性、针对性与渐进性、多样性的结合。

3.4 加强医务监督

训练中应加强医务监督,为运动员建立体质档案,开展定期体检,严禁运动员带伤训练,保障运动员的饮食睡眠,根据医生建议和学生体质档案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造成的运动损伤。

3.5 加强场地器材管理

训练场地和运动器材在特定情况下会成为造成运动损伤的"杀手",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场地和器材的定期检查保养,完善场地器材管理制度,提高场地器材的安全防护水平,防患于未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预防。当前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和参加体育表演比赛时,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小。田径运动损伤程度以轻微损伤和一般损伤为主,严重损伤时有发生,但是会对运动员造成极端恶劣的影响。造成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损伤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身体状态不好、身体过度疲劳、技能掌握不熟练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此外运动员心理重视程度不足、场地、器材、天气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间接原因。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是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擦伤、挫伤、韧带拉伤、裂伤、慢性损伤和骨折等,其中以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所占比重最大。

4.2 建议

(1)加强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提高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和能力,防患于未然。(2)健全青少年田径训练体制建设,根据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开展因人而异的训练,增强训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3)开展更为充分的准备活动,为更好地进行田径训练和比赛打好基础加强医疗监督,减少运动员田径损伤的可能性。

[1]冯国敏.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1(2):179-180.

[2]何景周.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3(2):100-103.

[3]谢玉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44-145.

[4]李仕达.中学生运动损伤调查研究[J].现代体育教学·中学教师,2013(3):85-91.

[5]白非.中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研究[J].理论研究,2013(4):30-31.

2014-12-15

刘金宝(1987- ),男,吉林梨树人,吉林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G82

A

2095-7602(2015)04-0069-04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员青少年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青少年发明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