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与间离——论《黄金时代》与《萧红》的异同

2015-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4期
关键词:黄金时代萧红表现形式

张 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还原与间离——论《黄金时代》与《萧红》的异同

张 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黄金时代》用三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作家萧红短暂而多舛的一生。在《黄金时代》之前,霍建起导演就拍摄过电影《萧红》,在大的情节上,两部电影在剧情上并没有太大出入,但是在表现方式上两部电影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关键词:黄金时代;萧红;表现形式

如果说《萧红》塑造的是一个生活中的萧红,那么《黄金时代》塑造的则是作家萧红,这种差异不仅是导演个人的理解不同,也与电影的表现形式等原因有关。

1 断裂的叙事结构

《黄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叙事上的断裂性。影片从萧红的自我介绍开始,之后镜头出现的是童年的萧红,声音则是萧红的自述,然后镜头又切换到萧红和与萧军在东兴旅馆的对白,而后又切回到童年,这样看来,童年的这段往事是萧红向萧军讲述的一段回忆。之后镜头中又出现了萧红的弟弟张秀珂的讲述,关于萧红离家出走与表哥的私奔事件。纵观整部影片,如果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进行的话,萧红和萧军的相识是在萧红离家出走后,所以整个故事在时间结构的安排上是错乱的,但是尽管从形式上这种讲述方式零散且没有遵循时间规律,但是不难发现,这些断裂的时间段和讲述者在本质上却是沿着一条明晰的线索进行的,这条线索就是萧红的人生历程,从童年到成年再到每段感情经历,都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形式上采取了这种零散的叙事方式。

而电影《萧红》在这方面做得就清晰多了,整个影片完全沿着萧红的成长与经历这一条线进行的,在处理萧红与萧军分手的这段也没有在史料之间挣扎,在演到萧红和萧军在西安分别后,下一个场景就是端木和萧红结婚。因此,这部电影整体十分连贯,相比之下《黄金时代》更像一篇散文。

2 多方面的叙事视角

在电影《黄金时代》中,叙事视角是多方位的。从影片开始萧红对自己一生的陈述,到后来弟弟张秀珂的讲述,再到之后萧红的作家朋友们的讲述,萧红的经历正是由这些陈述建构起来的,换句话说,《黄金时代》中的萧红的一生,是多个人眼中的她构成的。又比如萧红和萧军分手的这个情节,影片为了保证故事的真实性,采取了两种演绎手法,一种说法沿袭老年萧军的陈述,另一种沿用的是老年端木的陈述,两个版本出入很大,导演为了力求真实,索性将两种说法都搬上了银幕,至于更认同哪种说法就留给观众判断了。

无论是弟弟张秀珂还是朋友们如白朗、胡峰、聂泔弩等,他们都是与萧红有关联的人,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他们在充当讲述者的时候,都是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讲述的。

采取这种叙事方式使这些主体变为一个个异己的存在,他们似乎仅仅是充当了讲解员的作用,但正是这些真实的历史形象的讲述才使整部影片充满了真实性,而这种全知视角的讲解又使影片与观众产生了间离,所以《黄金时代》似乎始终都在给观众营造一种客观真实,又常常与观众产生间离。

3 间离的表现效果

间离效果应该是《黄金时代》最大的特点。在影片的最开始黑白色调的影像中,汤唯饰演的萧红面对镜头这样介绍:“我叫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1942年1月22日中午十一时,病逝于香港红十字会设于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医院,享年31岁。”由萧红自己来介绍自己的一生这样的方式非常独特,同时从一侧面又给观众一个暗示,这只是一部影片罢了,从影片开始导演似乎就有意与观众保持了间离。而后,影片的这种间离性也时刻存在着,最明显的就是常常面对镜头开始讲述剧情的剧中人,影片中常常出现人物正在行走的时候忽然转过身来面对镜头开始叙述之后的情节。在戏剧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两个重要的派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直提倡演员要投入到角色中,他所倡导的这种戏剧形式能使观众很容易就投入到剧情中,跟剧中人物共哭共笑。而布莱希特则恰恰相反,他提倡的是陌生化效果和间离效果,有意使观众意识到这是在看一场戏,使观众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去看待戏剧。

之后萧红的朋友——作家舒群面对镜头这样讲述:“萧红逃到哈尔滨以后的情况,因为资料匮乏很难说清,只能从她后来的散文描述中可以看出她过着居无定所、众叛亲离的生活。”像这样的叙述已然使舒群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了一个旁观者,又一次将观众拉出剧情,产生间离。而类似的处理几乎贯穿影片始终,萧红的这些作家朋友们总是在扮演事件的参与者的同时又忽然抽离出来充当了讲述者,这时观众已分不清这到底是演员还是角色。

影片的这种处理方式使整部影片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而相对于电影《萧红》流畅的叙事结构和热烈的情绪,《黄金时代》似乎更像一部冷静的叙事散文。萧红的小说被大多数人说更像散文,在这一方面《黄金时代》似乎达到了某种契合。也许正如萧红自己所说:“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所以对于《黄金时代》来说,或许可以说,有各式各样的导演,就应该有各式各样的电影。

猜你喜欢

黄金时代萧红表现形式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卷首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与萧红分手后